瑞昌市如何打好可持续扶贫这张牌

2021-01-15 13:18曾剖媛
中国商人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贫困户精准

曾剖媛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如何确保脱贫质量?如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掉队?这些都是瑞昌市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

为了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瑞昌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瑞昌市紧扣“高质量”和“全面”两个基点,拿出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脱贫成果。其中产业扶贫是瑞昌市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根本之策。

第一、扶持种养产业。瑞昌市投入专项资金2199万元,扶持发展扶贫种养产业项目280个,有效探索“百社联百村带千户”产业扶贫路子,目前已创办合作社94个,培育“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基地71个,有效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赛湖农场产业扶贫苗木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带动农户10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每年可为贫困户带来直接经济收益2.8万元,户年均增收40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和农民增收。

第二、实施光伏扶贫。瑞昌市投入1869.8万元,建成74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按照每村100KW标准,实现了“十二五”“十三五”38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了一家公司专业维护管理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的落地,一改贫困户过去依靠低保金等民政救助資金维持生活的状态,使其有了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入,脱贫有了希望。

第三、推进电商扶贫。瑞昌市投入236.24万元奖补金,扶持农村电商点193个,重点打造了40个农村淘宝和“村邮乐购”精准脱贫站,其中,横立山站网上销售翠冠梨和红薯等土特产,为贫困户打开了脱贫增收新渠道。2016年7月15日,经过精心包装的翠冠梨项目,通过“邮乐购”电商平台上线销售,当天线上下单1052单。整场活动共销售翠冠梨1万余斤,销售额近3万元,帮助15户贫困家庭户均增收1100余元。

第四、推动金融扶贫。瑞昌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金,并已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累计对2399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934.62万元,户贷比达74.5%。

探索可持续扶贫机制和模式

在坚持产业扶贫的基础上,瑞昌市也在不断探索更多可持续的扶贫机制和模式。

第一、就业扶贫扎实开展。一是摸清贫困劳动力底数。经过多次反复调查摸底,瑞昌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643人,其中外出务工1576人、自主创业53人,并全部建立健全了贫困劳动力动态管理台账。二是多渠道促进扶贫就业。瑞昌市采取送政策、送岗位下乡和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精选777个扶贫岗位,帮助367名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入职,其中入职LED企业59人。三是强化就业技能培训。瑞昌市把培训项目库送到贫困户家中,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再根据需求分类举办培训班。期间,瑞昌市共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93场,培训贫困人员5455人次。同时,积极兑现各类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发放就业扶贫补贴资金144.2万元。

第二、教育扶贫全面覆盖。一是精准教育扶贫底数。瑞昌市落实了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保障制度,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教育资助人员网络,多次组织全市性大排查和信息数据比对,核实瑞昌市现有在读贫困生2334人,并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二是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瑞昌市严格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解决了市内就读贫困生资助全覆盖问题,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生全部零收费入学。三是推出了助学新政策,通过市财政兜底保障,从2017年开始,在九江市率先推行从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含中职教育)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全部免除校服、保险和教辅资料等政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生全部零收费入学。四是社会助学亮点纷呈。洪一、黄金等乡镇慈善会成立后筹资均突破200多万元;尤其是洪一乡2018年启动全国首个免费午餐“3+1”全乡覆盖试点项目,受到了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第三、健康扶贫落实落细。一是建立健康扶贫档案。组织专业人员对瑞昌市扶贫对象进行逐一普查,并对941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其中患病2114人、患大病502人、患慢性病1610人进行分类管理,落实了“一对一”的医疗随访、慢病管理、康复指导和健康体检等签约服务。二是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卫健委牵头,扶贫办、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避免了政出多门、互不兼容的情况发生。三是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由市财政代缴为全部贫困户免费参加新农合(2018年每人220元)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2019年已从每人200元提至400元)。瑞昌市对所有贫困户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认真落实了“五道保障线”政策,2018年贫困人口住院自付费用仅为4.9%,且全年自付均控制在2000元以内。

在此基础上,瑞昌市根据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全面取消市域内住院不超过2000元和“第五道保障线”的加码标准,进一步夯实“四道保障线”,明确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90%的适度要求。同时,不再将签约率作为考核依据,对村级“闲置”卫计室和过渡医疗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

奋力书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瑞昌答卷”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瑞昌答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瑞昌市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精准识别,将瞄准器对准“靶心”。所谓“靶心”,就是需要扶持的贫困户。一是全市“再识别”精准甄别对象,瑞昌市紧扣“漏评、错退、慎删”三个重点,2017年一次性“回退”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673人,精准“再识别”清退1368户2068人、新增补录624户1357人。二是多次“回头看”补录漏评人员。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措施,坚持逢会必讲、月月紧盯,重点关注漏评因灾因病返贫户和低保“档外人士”,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档外重点对象进行深入摸排、反复核实“回头看”。三是开展“大走访”完善信息数据。结合瑞昌市实际,先后组织“三精准一提升”“五同五帮五入户·真心实意助脱贫”和“四个进村入户”等十余次全市性助贫走访活动,通过包村联户干部进村入户核实甄别,全面完善相关信息数据,确保纸质材料、系统信息和贫困户实际情况“三统一”,做到大数据平台、贫困户档案、登记证和帮扶手册等信息数据准确规范、三针对一条线。

第二、精准把脉,开好根治“穷根”的方子。瑞昌市坚持按照“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兜起来”的思路,因户施策、因人定计,综合运用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危房改造、低保兜底和金融扶贫等行业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以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初值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脱贫。一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提高农民收入比往年更难。瑞昌市在“保”上下功夫,优先保障农民工就业渠道;在“稳”上想办法,在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农家乐、农村自媒体电商、农村二手车市场、农村物流等新业态扶持;在“提”上出实招,深入挖掘农村宅基地、房屋等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做好“三篇文章”,即做好特色文章,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做好融合文章,推动工农结合、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绿色食品、休闲农业等产业,实现裂变效益;做好经营文章,招引龙头企业投资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

在这份沉甸甸的历史问卷面前,瑞昌人正用奋进的足迹与勤劳的汗水,书写同步奔小康的精彩答卷。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贫困户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