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月14日文章,原题:奥巴马时代的资深人士将领导拜登政府的亚洲政策拜登的过渡团队发言人13日表示,当选总统拜登已挑选奥巴马政府的资深官员库尔特·坎贝尔作为负责亚洲政策包括与中国关系的高级官员。坎贝尔2016年的《转向》一书概述了对亚洲的方针——主张面对崛起的中国,加强同盟关系。此后,他赞同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一些对华强硬做法,但也批评特朗普未能与整个地区充分接触,还破坏了与日韩等盟友的关系。他本周在《外交》杂志撰文称,美国需在亚洲“认真地重新参与”。
坎贝尔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如何调整特朗普与北京产生裂痕的关系,同时推行旨在改变中国行为的一些政策。他认为,美国须展示“乐观、开放的贸易体系”的愿景,与盟友合作,阻止中国进入有必要保持尖端优势的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或5G。他还主张华盛顿应优先考虑通过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潜艇、高速打击武器等相对廉价和不对称的能力来威慑中国。坎贝尔表示,共和党和民主党需在中国问题上合作。他说华盛顿处于与北京的“深度战略竞争期”,须打消美国在“快速衰落”的观念。
印度《印刷报》1月13日文章拜登选定美国资深外交官坎贝尔为“印太协调员”,从而打消人们对一项旨在抗衡中国崛起的重大战略政策前景的疑虑。此前,白宫解密一份新文件。文件列举了特朗普政府关于印太战略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
这是美国外交官首次拥有这个新头衔,表明拜登政府将奉行与特朗普相同甚至更强化的路线——持续关注抑制中国在地区的崛起,同时与美国一些盟友,如日韩澳印建立更具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坎贝尔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在制定“转向亚洲”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竞选期间及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拜登及其团队基本未提“印太”一词。这曾引发人们的一些怀疑。不过,拜登及其团队表示将继续关注中国在该地区日益自负的行为,但做法会有所不同。
坎贝尔与布鲁金斯学会的拉什·多希最近撰文称:“相比近邻的印太国家,遥远的欧洲领导人不会那么关注中国的强硬。相应地,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弥合欧洲和地区对中国挑战的态度。”▲
(作者纳亚尼玛·巴苏,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