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司宏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回顾我们国家地勘单位的发展历史,其中既有非常辉煌的成果,同时也有低潮期带来的阵痛。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之后,地勘单位的发展情况逐步发生转变,突破原有市场的桎梏,经济快速增长。通过观察可知,当前地勘工作逐渐开始延伸,逐渐呈现出全面开花的状态,由此能够充分展现出早期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和呕心沥血。地勘单位通常是按照属地化管理的方式进行经营,在完成改革之后,所有地勘单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均积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并不断扩大服务的实际领域,促使内部的队伍不断稳定化和规范化,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然而,有些地勘单位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拨款,员工自身的市场经营观念非常淡薄、因此面对当前的新形势,不愿主动寻求改变。不但如此、部分地勘单位的技术设备十分落后,加之外债不断扩大,导致其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经济规模过小。目前,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地勘单位的整体经济规模都很小,因此其经济实力存有很大不足,经过相关调查可知,其实际勘查的项目种类十分单一,资金底子也十分薄弱。同时,财政拨款相对较少,导致许多项目的资金成本根本不足以推动整个项目的实际开展,更不能满足员工自身的基本需求。
2.难以展开分类工作。在未来,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自然将会完成深化改革。以此作为前提,地勘单位的未来发展便遇到了重要的抉择,究竟是选择事业道路还是企业道路,将会成为重要的问题。如果选择事业道路,地勘单位虽然会得到政府相应的支持,但是,在资金扩展以及人才培训方面会受到限制。而如果选择企业道路,地勘单位将会自负盈亏,从而面临更大的市场挑战。
3.管理体制的影响过大。当前,我国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仍然有诸多缺陷和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弹性不足。目前地勘单位的相关规定过于条例化,使得单位自身的生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分类机制过于严格,地勘单位很难根据自身实际特点改变当前体制,导致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生了分割。国家根据行政区域的实际划分,对实际地勘单位进行配置,直接使得地勘单位的生产工作与其基础条件相脱节。
地勘单位大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的地质勘查事业队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地质行业的低迷、财政拨款的不足,各地勘单位分别以队为单元按照产业类别成立了许多企业(公司)闯市场、搞经营,人员、资产、业务等还是属于事业单位。地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种特定历史产物,企业成立之初客观上也活跃了经济,服务了地勘事业发展,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事业职能的转变,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企业职责定位不清、事企不分、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势在必行。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是地勘单位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地勘单位的改革,为进一步推进事企分开运行、事企良性互动,解决事企不分体、管办不分离、人员不分家的问题,堵住人员、资产、项目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构建事企协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企业规范发展,研究、制定了很多工作方案。本人从地勘单位实际出发,探讨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的模式。
为了加快构建“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工作格局,推进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将企业真正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和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拓展延伸地质公益职能,促进事企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主要目的是通过内部整合,理顺投资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形成合力,确保整合工作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认清形势,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到推进事企分开,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内在需要,切实增强事企分体运行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把握方向,明确整合任务,统筹资质配置,科学规划路径,注重把握关键时点,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完成相关任务。履行主体责任,明确第一责任人。要担当作为,重点突破,确保工作平稳推进。严肃工作纪律,依法合规推进,全力确保事企分体运行工作推进期间上下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不因事企分体运行工作影响日常工作运转、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1.坚持依法合规。依法合规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企业依法推进改革、开展经营管理、保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国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和融入世界经济中面临的诸多法律风险,突出表现在依法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如何构建国有企业依法合规管理科学体系,建立和完善依法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法治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全面提升依法治企能力的新目标。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应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企业《公司法》规定,规范运作。
2.坚持改革创新。紧密结合单位实际,积极探索事企分开、事企良性互动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制度,激发活力。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革除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要地新体制、新举措,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谈到企业创新,我们必须要理解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创新。据我的理解,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前提。这需要企业具有宽阔的眼界和胸襟,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积极的学习进取,要面向全球,着眼同行,在企业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生产理念等方面都要开发都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使企业的理念能够跟得上甚至超越市场发展的脚步。第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基础。管理创新集中表现为知识在管理中更广泛的运用以及管理进一步的科学化、系统化。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充分有效的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要通过合理的人资管理,吸引一大批有能力、能思想、有干劲的人才,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第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股新潮流。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原始创新模式、赶超创新模式、局部创新模式、市场创新模式、标准领先创新模式等,不论哪一种创新模式归根结底需要企业开展适当的合作创新、引进一些关键技术,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采用合作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战略,目的是减少企业消耗资金和人力,获取较为先进的技术,尽早赢得市场机遇,这样做既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物力、人力、财力又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应当把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3.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即以人为本,企业即人,文化是魂。人是振兴企业的关键。组织中的人的活力,决定群体的成败。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核心;一切为了员工、一切尊重员工、一切依靠员工,努力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以人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现代企业。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肯定了,人的价值被发现了,从而人力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尊重职工意愿,听取职工意见,维护职工利益,促进职工成长和价值实现。
4.坚持稳妥推进。加强系统性和协同性,统筹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安全,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地勘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套推进。应严格按照当地政府改革方案,把握好改革原则,明确资金筹措、人员安置、资产重组等具体思路和方式,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推进改革。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勇于担当,全面排查清理所属企业的历史沿革、产权关系、资产状况,债权债务、从业人员,做到摸底准确,不重不漏。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依规操作,主动衔接,不折不扣推进落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分类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程序不乱、一个环节不错。
1.管办分开
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确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推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管办分开”是监管与举办职能的分开,实行管办分离,是为了突破原有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束缚,减少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具体业务的直接干预,给予单位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单位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进先进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单位运行的效率。地勘单位领导班子主要对企业的方向、规划、投资、监督和考核进行管理,并委派一名副职领导负责企业管理,设立日常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机构。一个强调增强监管的有效性,重在维护公平;另一个强调给予企业单位经营管理的自主权,重在提高效率。片面强调公平性或效率,都有悖于管办分离的初衷。兼顾公平和效率,是实行管办分离的目标,也是推行改革的重点。
2.人员分开
(1)地勘单位派到企业工作的事业编人员,实行扎口管理,不再新安排事业人员到企业工作。
(2)按照各省编制管理部门规定规范编外用工,按照劳动用工管理办法执行,实施人本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3)规范管理企业的员工,并对已有的合同制用工登记造册。
(4)结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和目前经济发展情况,综合分析企业员工队伍基本情况,逐步建立正常的人员流动机制,在控制人员规模的基础上,按照“面向社会、条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人才招聘等形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员工素质。
3.资产分开
事企分开前,资产的所属、所用没有严格的区分。产权主体和责任主体均不清晰。有些单位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耗材等,只是在账上有明确的所属,在保管、使用等方面往往是混在一起、不予分离;价值较小的耗材或办公用品,也往往出现一家采购多家使用的情况。事企分开后,必须明确各类资产的所有权,根据账面资产进行彻底、全面的盘点,对借用和出借在外的资产清查,对于所有权归企业的资产,事业单位在事企分离后因工作需要仍需继续使用的,应按照相关制度签订租用合同,建立租借关系;对于归国家统一所有、由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及时与企业分离,若有需要,应按规定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后,与企业订立出租出借合同,租金收人作为八项收人上缴财政。此外,在理顺所有权后,加强资产的后续管理。严格遵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的通知,运用信息平台规范资产的管理流程,对国有资产实现动态管理。资产管理制度方面应包含资产购置、验收人库、保管、出库、保养、维修、处置等一系列资产活动。对资产限制接近,专人负责保管,及时做好登账工作和国有资产建档工作,使用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若发生各部门间资产调拨,应填制调拨单,由部门领导、经办人、使用人签字确认。以财务为主的职能部门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督工作,在证购置的手续齐全和完整真实的原始单据方可付款,组织定期的资产盘点,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事企资产按照主体不同分别进行登记造册,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事企间的债权、债务每年定期对账,做到账账相符。
4.场所分开
企业经营场所要与事业单位相对分开,企业使用事业单位房产的,地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签订租赁合同及时收取租金。
5.业务分开
(1)地勘单位按照事业工作定位,进一步拓展事业职能,凡是事业单位能承担的业务,不再交由企业实施。
(2)企业坚持事业职能拓展和延伸的工作定位,按照省属企业主业管理的要求,加强企业主业管理。
(3)改变目前将企业作为事业单位内部实体管理的形式,将严格按照企业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承揽项目,做到事企分开,实现企业独立运行。
6.管理分开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
企业部分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坚决不能用管事业的方法管企业。分别建立事企两套独立的项目管理系统和合同管理台账,按照事企分开原则对企业项目承揽、合同审批、项目执行、工程款回收、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业务完全由企业管理团队进行管理。
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企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企业管理和运营各环节的法定地位、政治权责和工作方式。如在重大决策上,必须坚持“先党委会后董事会”的原则。在涉及重大问题时,必须先经党委会研究讨论,然后再由董事会、经理会作出决定。
目前,深化国企改革已从顶层设计延展到施工阶段。改革必定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战斗力。
推进事企分开,是地勘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防范化解廉洁风险的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强化政治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各省关于地勘单位改革的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将事企分开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