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与宗旨,决定了实践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意义重大。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对此并不是很重视,普遍存在对劳动教育认知不足的情况。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大都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教授,觉得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得学生今后能够顺利就业。这种想法其实十分的表面,支撑学生就业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劳动素养、综合素质等。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改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劳动在我国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大都比较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于劳动教育比较忽视[1]。这样便使得我国很多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劳动,严重阻碍到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劳动教育便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进而在今后走出校园后能够更快的融入工作生活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很多学校在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过程中,基本都是考虑到专业性质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在实际应用中便能和学生今后的工作相契合,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在专业课上,基于实际不断应用自身所学,这样不仅是对知识的有效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生因为长期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所以对于体力锻炼大都不是很重视,一味埋头扎进各种习题中。而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必须得有着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所以加强注重学生体质的提升与培养非常重要[2]。相比较于传统体育教学来说,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在具体落实中有着更为丰富的项目,而且劳动量并不是很大,进而可以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看重对于教育。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中,对于劳动教育的融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方面制定的相关教育方案也基本停留于表面,不能有效的落实。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对于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并不是很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层对于劳动教育比较忽视,没能结合实际合理落实,也没能在其中投入更大的激励与精力,导致实施人员积极性明显不足,最终获得的效果自然也很不理想;另一方面,学校方面在具体实施中监督不足,进而导致相关人员比较懈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施效果。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大都比较看重内部工作人员的劳动素养培养,而对于学生的则比较忽视,觉得这是今后学生所处企业的任务。同时,在劳动教育实施中,所选用的内容大都比较单一和古板,例如让学生简单的打扫等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这样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进一步的成长[3]。除此之外,很多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实施中,忽视了学习内容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导致劳动教育脱离了出来,不仅难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同时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使得劳动教育流于形式,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检测与评价是快速判断学生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实际,之后采用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就当前情况来看,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学校方面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较大的缺陷,没能制定完善的标准进行评价与判断[4]。简单来说,就是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融入中,没有良好的检测评价机制,基本就是盲目性的开展,进而使得教学效果不佳。评价指标是学校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重要方式,如果缺乏,则会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便会极大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到学生劳动观念的有效形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自然更加无从提及。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个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素质、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同时积极落实。而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合理融入劳动教育,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所以各方面也得加强关注,并且采用合适的手段有效贯彻。要想达成理想的效果,需要高职院校采用合适的手段,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方面应该加强注重自身传统认知的转变,避免过分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教授,还得关注到劳动教育的融入。具体就是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等放在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改革上,并且督促其有效的落实,以便有效提升其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转变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传统认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需要高职院校管理层转变认识,给予劳动教育充足的重视[5]。从整体角度进行设计,同时加强督促,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作为考核纳入至年终考核中,并将其与教师的福利待遇相挂钩,这样便能使劳动教育有效的落实,进而实现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中,应该构建相应的权责要求,并且对实施教师经常性的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可以清楚认识到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作用,明确自身在该课程实施中扮演的角色,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认真负责,在融入劳动教育的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专业课程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便能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提供支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就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模式存在很显著的死板这一特点,基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和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同时,教育内容还是十分的单一与滞后,没能与时俱进积极的更新,这样不仅不能推动学生有效的发展,反而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倦。劳动教育存在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学生亲自去操作和体验,才能将知识有效的转变成为能力。同时,劳动教育最为主要的目标便是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即让学生能够尊重、热爱劳动,并且主动投入到劳动中。而传统教学模式与内容显然很难达成这一目标。所以,高职院校方面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不足,之后基于本校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
具体可以重点结合专业特点,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水平等,帮助学生养成积极认真的态度。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下几种活动:一是持续性的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引导学生应用专业技能完成任务,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三是依托于专业实习实训,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服务性、生产性的劳动,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良好的劳动态度。
劳动教育其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教育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具备很大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方面的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以劳动技能、劳动观念以及劳动习惯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珍惜劳动成果、尊敬劳动者,并借助此获得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6]。为此,高职院校方面需要客观应对当前劳动教育薄弱的问题,给予其充足的重视,采用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具体可以在校园文化中合理的渗透,如在宣传栏、黑板报等各个区域设置有关劳动教育的专栏。同时在教室中,张贴有关劳动方面的标语,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成果表彰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做好表率,在校园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积极参与到各种劳动者,给学生做好榜样。这样,便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劳动教育更加有效的融入。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存在很强的计划性与组织性,这是劳动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以基于高职院校时代背景与特色,将劳动教育合理渗透进专业课程中,不论是课程标准设计还是最终的考评,都应该全程注入。在各个教学任务中,还得注重劳动教育和技能教学的有效融合,使得学生可以有效的感受到其中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等精神,并且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除此之外,还应该科学的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使得学生加强关注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并且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创造性的解决。例如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后社会实践作业,将专业技能灵活的应用在其中;在课上引入一些成功学生的创业案例,带领学生找出其中的亮点,并且进行学习;引入一些真实性的项目,让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应用自身所学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
由上可知,检测评价机制对于劳动教育的融入专业课程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助高职院校方面更好的完善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就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检测评价机制完善中,需要加强关注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切实提升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确保教师能够借助此更加客观、公平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评价指标选择确定过程中,需要确保教师方面能够从学生的劳动收获、观念养成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只看到结果;二是建立完善且明确的评价标准。在劳动教育情况评价环节上,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被服务对象等多方面一起纳入至评价主体中,然后将他们的评价合理整合。通过这种方式,便能有效提升评价公正性与全面性,避免主观意愿过多的影响。这样,便能促进检测评价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推动劳动教育更加高效的实施。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得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高超的技能,还得有着良好的劳动素养。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理应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在专业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中合理落实劳动教育,以便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与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要求,获得理想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