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童 东南大学
应收账款因企业的赊销行为而发生,是企业主要的流动资产来源,但销售的扩大不能完全等同于该企业资金的增加。赊销的两面性体现在:虽然赊销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交易方式,给予客户资金周转的便利,和资质类似的竞争者相比,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本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财务报表上大量滞留的应收款项。赊销的初衷是帮助价值最大化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但是往往在实际中,应收账款水平的增加不仅增加了营运资本,还额外提高了持有和管理的成本,这些都会降低公司的价值。自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市场预期逐步下降。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上市企业应收账款增长提速,多数行业内呈现出应收账款总额猛增的现象。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实体经济部门现金不充裕时,应收账款膨胀意味着信用问题带来的系列风险将不断显现[1]。
国内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应收账款总额庞大。自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呈现出与市场预期下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相悖的上升趋势。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报告,我国上市公司应收款余额总规模达到了4.6万亿,和仅仅2010年底余额1.3万亿相比增加两倍多。足以见得,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总规模持续增长速度和销售增长速度并不匹配,一旦企业失去回收能力,应收款项对企业资源的长期占用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负担。第二,来自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应收账款占比大。一方面,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财务指标,例如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或者是增发股票等,企业采取与关联方交易的手段达到财务指标。这些应收账款从一开始便是为了粉饰财务报表而存在的企业的死账,虽然短期来看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结果,但是从根本上说是损害公司利益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财务紧缺问题,反而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恶性循环风险。另一方面,这是由于公司控制权我国的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时通常是从母公司中分拆出来的,而这些公司的产出往往销往母公司的其他分部,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例如,五粮液(股票代码:000858)是五粮液集团的分支机构之一,集团拥有五粮液的实际控制权。该上市公司是这一中国名酒集团的生产部门,而销售仍然由五粮液集团负责。第三,坏账计提不规范。会计从业人员应该遵守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并真实、公正地看待事实,遵循谨慎原则,确保会计报告地公正性。这意味着,在资产负债表日,预期的风险和损失都已通过准备金或会计分录调整反映在了报表上。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往往缺乏有效手段使债务人及时、足额地支付款项;或者因为利益的考虑,对赊销的后续危险视若无睹,并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和计提坏账准备,造成应收账款数额比实际虚高的情况。
针对以上管理问题,企业应主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借鉴国内外有效的信用管理方法和应收管理经验。
第一,加强企业各部门信息沟通。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财务相关信息和非财务相关信息缺一不可,财务部门人员和管理层只有充分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外部经济环境变动等信息,才能避免落入财务思维惯性,从公司整体着眼进行决策。因此,有效的财务管理需要企业内部良好、通畅的信息系统来收集客户的资料信息、分析应收账款来源和账龄、提高催收效率,并将分析结果告知销售部门,方便销售部门在销售时做好对应的控制工作。
第二,构建赊销审批体制。企业应当对销售人员设置赊销额度,在额度以内,员工可以自主销售;如果销售超过限额,员工应向更高层的管理者申请。只有上层予以批准,企业才会根据销售合同要求交货,否则不予交货。分级额度管理可以促使各级员工为自己的销售行为负责,向客户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付款期限、现金折扣等商业信用条件。
第三,参与应收账款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支持证券化(Asset-based securitizations,以下简称ABS)的一种形式,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进入债券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的方式把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原始公司的风险分开,辅助减少公司的加权资金获取成本。具体流程:卖方把应收账款卖出给专业资产证券化的机构,该机构将资金池中的应收账款根据信用评级、资金质量来进行定价,向国内外广大投资者发行发行。专业机构在完成了应收账款地回收工作后,向投资者们清偿政权的本金、利息。上市公司应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融资手段知识的更新,注重对保理业务人员的引入和培养,例如和成熟的保理商和银行开展长期的员工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为企业融资业务增加新鲜活力。
综上,应收账款回收问题历来是商业活动中长期、顽固的一大问题。公司管理层为了追求高利润、完成经营目标,通常通过赊销来扩大销售。在信用经济背景下,这种手段对于打开销路、增加销量大有好处。但应收账款数额越多,企业的风险就越大。研究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寻找实现应收账款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统一的路径,帮助企业在保证提高利润的前提下,降低风险,保障业务安全,提高存货变现速度,辅助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