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任怡霖
(1.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2.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是党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复杂严峻形势的综合考量,为有效应对纷杂的风险挑战,以求“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我国经济实现“内行稳、外致远”的高质量发展所做的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引导,以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素养为重要抓手,持续增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动力。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应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带动力强、后劲足、具有较高创新素养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加之“新冠肺炎”的冲击,全球治理体系遭受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发展虽然进入换挡提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不是权宜之计,是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应对经济中长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战略选择,而创新就是打通内外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够打通国内经济发展堵点、连接断点,畅通国内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国内,内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但当前国内供求结构失衡,内需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传统经济供给产品的种类、质量、服务,跟不上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多元化、个性化、高层次需求。同时,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突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压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逐步畅通国内循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创新。一方面通过创新激活新的消费需求,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国内供求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新的全面平衡。另一方面,以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资源环境压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2]
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国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市场为重点,但绝非放弃国际市场。国际分工已经把世界连接成为相互依赖、密集交织的整体。我们唯有以创新提升发展水平,增强自身国际合作优势,实现更高水平、更为全面、更深层次开放,才能引领与畅通国际循环,与各国协同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华为、字节跳动等高科技公司是典型例证。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双循环新格局下,大学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这是回应时代呼唤的重大选择,必将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创新素养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特征。研究证明,“以创造性实践为主的工作团队比以标准化实践为主的团队有更好的绩效。2016年,IBM 商业价值研究所资助的一项研究对全球19个不同行业的5 000多名CEO进行了采访,在调查中发现,财务最成功的公司的 CEO 都树立了鼓励员工创新的文化(World Economic Forum,2016)。”[3]尽管创新素养的提升是人终身奋斗的目标,但大学阶段是提升创新素养的关键阶段,“钱学森之问”也说明了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中的责任和使命。
为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建设者,高校应把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增强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前沿性,更应注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知识的应用,另外,还要通过人文学科知识来培育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前瞻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为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充满爱国情怀、拥有较高创新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致使部分大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兴趣不足、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意志不坚定、创新思维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创新素养不够高,不能满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素养培育和提升的基础,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相近学科知识、学科理论前沿知识以及在运用知识的实践中主动地总结经验教训升华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重理论、轻实践,即使理论知识也是以本学科知识为主,基础知识、相近学科的知识匮乏,交叉学科的知识几乎没有,且具有碎片化、孤立性特征,不能按内在逻辑构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学业培养计划中实践课不少,但很多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传递效能,达不到实践知识的螺旋式发展、提升能力、升华为素养的要求。知识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直线式,即使在特定时点产生创新灵感,但由于知识有限,使其不具备全方位思考的能力,限制了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最终灵感只能是昙花一现;知识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还阻碍大学生对创新技能的掌握,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意识包括好奇心、意志力、社会责任感,是创新素养的关键,是创新的内驱力,它能够改变人的思想、素养及行为。作为未来创新主体的大学生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确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创新过程中满怀强烈的自信,且攻坚克难、不畏艰辛、不计代价、不念回报、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但现实中,不少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内在驱动力不足:一些大学生没有长远目标和长期规划,求知欲和好奇心不强,只是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简单地停留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不能积极获取专业知识以外的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不少大学生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信心不足,不敢打破常规去大胆思考与尝试;有的大学生虽然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有很多创新的思路与想法,但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一旦在创新活动中遇挫,就心灰意冷,放弃追求;有的大学生比较功利化地认识创新,不是基于兴趣和责任而仅仅是为取得创新学分而参与相应的创新活动,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究其原因,单从学校方面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知识结构有待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大的,高校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来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储备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接受创新性学习和训练,缺乏到基层、到工厂车间工作的历练,部分教师基本是以讲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到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联系行业、社会的真实案例较少。
2.部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尽管许多地方高校进行了教学改革,不少教师虽然点缀有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其他教学方法,但教师依然主宰课堂,缺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聚合性思维,不能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实施教学,缺乏对学生观察力、意志力、价值观、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创新品格的培育,不能有效进行知识间的迁移并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部分高校创新实践平台搭建不足。高校的创新平台建设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与提升的重要因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催化剂。然而许多地方高校创新实践平台搭建不足,创新资源狭窄,创新实践形式单一。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多以校园活动为主,且许多校园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新大赛,覆盖面窄,只有少数有强烈创新意愿的学生参加,大部分学生置身事外,而且创新技能实训、创新项目孵化缺少相关平台,难以落地,这些都不利于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在新发展阶段,很多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为契机,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学生构建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校外创新实践平台是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但不少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状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用人单位与高校看待大学生实践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致,用人单位基于自身业务安全考虑,关键的、核心的岗位也不会让学生去做,许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是看、听、了解,并没有直接参与,即使参与,也是一些辅助性岗位,不能开展实质性创新实践活动,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性实践的需要。
4.部分高校考核评价方式滞后。在微观上,考核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宏观上,考核评价方式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我国许多高校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相应改革。但目前,许多高校专业课程包括实践创新类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客观存在着过于注重期末考试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创新精神及责任心、心理素质等过程性评价很少纳入考核范围,有的高校即使把过程性评价列入考核,但占比很小。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使文科生停留在应付期末的考试考核,而忽略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品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理科生的课程属性是作业多,考试难度大,学生一直匆忙地应对各种作业及学分制带来的考试考核压力。这样的终结性考试考核评价方式偏离了初心,失去考核的意义,使学生的视野只局限在理论知识上,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开发与培养,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创新发展。
创新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有方向性的,方向决定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与政治信仰。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应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补足他们的“精神钙质”。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和现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四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科学定位人生目标,实现价值追求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把提升创新素养由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成功时不骄不躁,失败时不气馁,永葆初心,担当使命。
其次,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新征程上进行的伟大斗争,追求的伟大事业以及伟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人们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奋斗,正确处理好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育其团队意识与合作思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集体主义思想规范自身言行,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再次,发扬求实创新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时代本质的反映与体现,创新精神是其蕴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时代精神教育可以引领大学生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开放的视野观察社会和世界,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分析思考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因,在反思中质疑、批判、创新,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教师应先行提升。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知识。教师在具备良好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的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在信息时代,知识技能迭代加速,教师要及时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前沿理论成果、世界发展新动向,以便有效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其次,高校应拓宽师资培训渠道,搭建培训平台。一方面,学校应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鼓励教师走出去。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学术交流、理论培训、企业研修、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在职脱产进修研习等,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优秀教学、科研团队,提升教师创新素养。另一方面,把专家请进来。通过“开设创意学位班和课程,邀请想象力和创造力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在创造力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方面提供指导,帮助教师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意的教学环境,开发多元的创意教案等,”[4]指导教师如何恰当综合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性思维[5]。
再次,拓宽校企合作路径,加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地锻炼,既能提升技能,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还可激发学习动力,锻造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品质。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有一定经验与阅历的教师与企业科研人员建立实力强、水平高的科研团队,使科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 “将从业者遇到的实际问题转换成研究问题”,并尽可能用科学合理的路径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以保持研究的高水平和科学性[6]。有利于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新问题、新概念、新观点,丰富和完善理论与实践体系。这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研究和解决问题与增进知识——这两个短语是通用的。”[7]
为培养符合新发展格局要求的时代新人,应遵循 “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思路进行教学改革。在调整课程结构、开发新课程的基础上,完善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必须适时调整。当前广泛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最好的回应。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资源丰富,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课程资源和其他平台资源,再辅之以老师对重点问题讲解的录播视频等;学习环境既有现实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有虚拟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与协作式学习相结合、自主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新教学模式下创新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把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等引入课堂。在大学,以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最为有效。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对任务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多种思维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各种方案,此过程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在对方案的验证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突破传统、对权威质疑的批判精神;在对科研项目深入研究中,需要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联想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有丰厚的知识储备,除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在融会贯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学以致用,对问题形成综合性思考;在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遇挫、评估失败以及来自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等多种制约,能够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耐挫力;教师作为主导者,在关键时刻的赞赏、鼓励、包容能够消除学生的焦虑、胆怯等, 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激发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培养创新素养的关键因素是实践教育,通过创新实践培育创新品格。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建立全真模拟实验室、建立教学工厂、企业见习、企业实习、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孵化实践、打造创新校园生态等。全真模拟实验室是通过沙盘、软件等全真模拟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现实市场环境,进行全真实训,在实训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操作能力,有效提升专业技能,而且通过应对预设的突发情况,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灵活性。
教学工厂是为开展实践教学而建的实体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自负盈亏,采用学徒制,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从事实际业务的操作,还参与企业管理,同时必须进行考察市场,连接社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为实现产教融合,通过校企或校地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安排学生分专业到行业企业单位见习或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校园文化生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校的创新文化生态有软、硬两个方面。就软文化来讲,包括学校的制度、学校规范、道德标准、教师和学生的治学态度、校园的学术文化环境,还涵盖各种教化启迪性的仪式、创新创意大赛、讲座、论坛等;硬文化环境主要有学校的文化景观、文化墙、文化长廊等。开放的、多维的校园文化生态,求实创新的教风、学风、校风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评价和考核方式像指挥棒一样,具有导向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使考试考核评价方式支持配合学科、课程和教学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需要,应进行学分制改革,加入创新学分,让学分具有弹性,活起来。学生的突出创新成果或创新贡献应计入创新学分,用以抵扣传统学分,以此为创新人才培育创造宽松有力的支持平台。还可以引进形成性评价方式,从学生发展角度,以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提高、个性张扬、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激发、理性创新品格塑造、创新素养提升等综合发展作为评价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促使教师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能力发展中的不足或缺失,改进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及发展状态,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