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唐云红
(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共情场域是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主阵地,也是融媒体时代多元文化思潮交汇、交融、交锋的主战场,更是引领青年群体完成对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理念“从外显性认知到内源性认同、从情感接受到信仰渐生、从客体灌输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情志转化过程的主通道”[1]11。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每天面对的网络充斥着形态各异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这样的层层包围中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让青年学生真正有获得感,还有许多难关要我们去破解,有许多提升空间等待我们去探索。作为彰显新时代育人旨归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的生成既关乎现实,又立意长远,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逻辑与现实等多方面深入研究,探寻其文化逻辑、现实困境和学理进路,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必然选择。
“获得感”是一个很有时代感和中国特色的新名词,由“获得”和“感”两部分构成。其中,“获得”意指取得或赢得,是“获得感”的基础和支撑;“感”是感觉、感知、感悟的综合,是“获得感”的重点和核心。“获得感”则是指由于取得或赢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成果而产生的满足感、愉悦感,以及此种心理体验所呈现的“获得”与“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与“感”之间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的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有时也存在非线性的反比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交流过程中,教育对象对获取到的知识、理论、智慧、价值观等产生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的积极心理和情感体验。从本质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一种思想文化上的获得。要深入理解这种文化获得感的本质和生成逻辑,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系统考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通过劳动实践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并在这种社会性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了人的意识。而人作为具有意识能动性的高级存在,在现实世界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2]504。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其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在这种社会性的活动中内含着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即其一切行为的终极意义就是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从而达到生活的美好状态。可见,需要是人的本性,但人的需要有多种,吃喝等生物学本能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最基础的。此外,人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内在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才是人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是人的本质属性最显著的体现,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会从内在需要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相应的心理预期,预期获得与现实获得会形成一定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其内在需要的满足程度就越高,获得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梳理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一方面,他们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获得感生成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这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如何有机统一的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理论实质。作为当代青年,不仅要关注自我需要的满足,还要考虑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宜、合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从青年的多重需要出发,传递出适合青年需要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从而印证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人的内在需要生成的本质要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场域的历史生成丰富多彩,充满了中国特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与新中国发展同频共振,也及时回应了时代赋予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政治、专业素质过硬、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合格接班人。循着新中国70余年的光辉历史,我们见微知著,透过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的足迹,窥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主题、不断创新发展的生成轨迹。新中国成立初期,旧的经济基础还没有被完全改造,青年的头脑中仍然残留着一些封建意识和资产阶级思想,顺应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对青年素质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肃清青年人头脑中“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又红又专”的新青年。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思想政治教育也适应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新世纪之初,为了扼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加剧的态势,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不同历史时期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从政治运动范式转向制度化常态化、全员化转向专业化职业化、静态的理论宣讲转向鲜活的理论应用、封闭式转向开放式”[3]33,基本实现了社会发展与青年个体发展的有机融合,在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颇具时代感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历史性创造,为不断满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提供了参考,为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自此,这一有温度、有质感、有思想的暖心话语就成为了当年的流行热词。“不仅社会改革领域需要关照人们的获得感,为社会建设、改革化育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关照人们的获得感。”[4]282016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全国高校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以实际行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随后,教育部党组决定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通过大调研、大提升、大格局等专项工作,推进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并派了200多名专家深入到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校思政课课堂听课且给予指导。教育部社科司与中国教育报还开设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笔谈”和“高校思政课听课记”栏目,持续全面报道了专家听课指导工作的进展情况,积极宣传各地各高校在思政课建设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好老师。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中增加了以学生获得感作为评价导向的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的新内容: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以“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为根本标准。自此,获得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导向和评价参考。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也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研究力度,为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概言之,从现实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制定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些措施业已落实到位,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们的获得感有所提升,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中仍存在一些错位和缺漏情况,导致部分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不喜欢,甚至产生了反感情绪。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大学生获得感不高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缺少关照,供需双方互相不了解,思想不在一个频道上。有的教育者不愿意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倾心交流,自然也就不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如他们追求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道德与利欲、责任与担当等人生价值问题,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否自信等。有的教育者不了解新时代青年的心理和情感困惑,不清楚他们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教育,不知道青年希望在思政课上收获什么,等等。概言之,就是部分教育者不了解新时代青年的思想状况、疑虑困惑以及期待与需求。这样的认知或导致供给不到位,或导致大水漫灌、无的放矢,或导致供需南辕北辙,教育对象自然无法产生接受、认同、内化等积极的心理情绪和体验,获得感也就无法产生。
近几年,从国家到省市、高等学校都花了许多力气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以解决供需之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但一些教育者仍然习惯从主观经验出发,墨守成规,不愿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一方面,教学内容供给错位,缺少鲜活的时代感。部分教师课上还在用许多年前的案例,教育内容不但陈旧,而且没有说服力,无法让学生产生代入感;部分教师上课时所讲内容高大上,不接地气,常常沉浸在自说自话的世界里;还有部分教师缺少驾驭课程内容的能力,照本宣科,缺少总结、提炼与创新。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呆板落后,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一些教育者在教学中仍然以单向度的灌输为主,不太考虑00后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及心理诉求;还有的教育者语言表达刻板陈旧,不懂大学生们时尚新颖的网言网语,双方存在明显的“语言代沟”,自然无法以青年们喜欢的话语来表达教育内容,师生之间无法产生共鸣,大学生们的获得感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
信息化时代,00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念、情怀、素质等都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教育者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但客观地说,当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学生们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信念不坚定,理论素养不过关,教学中底气不足,理论宣讲不透彻,说服力不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上课喜欢发牢骚,无端指责或批评国家的方针、政策,甚至散布一些奇谈怪论,容易引发学生思想混乱;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缺少人文情怀,没有做到发自内心地关心、关爱、服务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不关注学生的诉求,不愿意为育人工作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仅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不够强,但已产生了职业倦怠,缺少学习的动力,思维不新,视野不广,思想不敏锐,教学中不能及时捕捉到热焦点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难以激活学生的思想。由于上述原因,学生的获得感自然也就大受影响。
毋庸讳言,大学生获得感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教育主体协同发力的机制。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协作育人机制还有待完善。一些学校在育人工作中缺少与学生家庭及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常常将重点放在校内的统筹与协调上;一些家庭缺少育人意识,不重视良好家风的建设与传承,经常将育人的责任推给学校;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政府在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上还有待加强并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同育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例如,思政课还没有完全与其他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育人者本身的责任意识和育人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校园内其他育人途径,如科研、实践、网络、心理等系统的育人作用发挥得不够到位,效果也不够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整体协调,发挥育人系统整体效能。
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新时代高校要以提高大学生的获得感为主要抓手,通过把脉需求、优化供给、强化师资、打造环体等措施,形成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路径。
第一,了解教育对象的所思所想,力求精准施策。融媒时代的大学生是网络中的原住民,眼中、手中、头脑中被各类APP应用和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占据着、影响着而不自知。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了解0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要密切联系现实,敢于面对问题。学生所思所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如抗疫中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如何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哪里等,教师要直面这些问题,要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评析,化解学生的思想疑虑,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青年思想的稳定器和航向标。另一方面,聚焦学生思想,大力拓展深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大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思路、定位认识不清,还有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信心不足。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能空洞说教,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令人信服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5]。
第二,掌握教育对象的所疑所惑,力求有效施策。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人的过程。”[6]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和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的大学生既好高骛远又急功近利;有的缺少责任担当,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明显;还有的金钱至上,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针对问题,答疑解惑,直面学生的人生困惑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和情感问题,不回避、不绕开,不空讲理论,充分运用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进行学理阐释和案例比较,给予正向有说服力的点拨和回答;另一方面要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和处世智慧,运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时空转换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利、群己、得失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内心的平衡点和幸福着力点。
第三,熟悉教育对象的期待,力求按需施策。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者如果不了解00后大学生的期待和需要,教学中就会常常出现供需之间错位、越位、不到位等各种各样供需错配的不给力现象,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么,怎样才能了解00后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期待呢?教育者可在明确各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或本校开展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问卷调查和双边互动教育活动,从而走近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所期所待;然后开发和挖掘具有直接生成或间接转化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依据学生需求转换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体系,再以显性渲染与隐性润化并育的方式,提升思政课这一教育场域的吸引力,从而达到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播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第一,思路创优,强化立德树人工作的思想引领。提升学生获得感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教学行动受思路支配,而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引领行动。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一方面,教学中要凸显出“思”与“政”。凸显“思”,要求课程要充满学理性与思想魅力,教师要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7]330。凸显“政”,即思政课的政治性不容淡化,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全力以赴开好思政课,牢牢地掌握住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另一方面,要引导思政课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态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体现在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中。教师教学是追求过得去还是过得硬,其教学课件、互动方法与案例等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面镜子。要彰显思政课教学思想和理论魅力,就要从重视教师的教学态度开始。
第二,内容创优,提升思政课程所需的养料品质。首先,要以透彻的学理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提升学生的思想获得感。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学术研究,用深厚的学术素养讲清理论,同时,对各种错误观点和不良思潮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批判,以彻底的理论阐述和确凿的证据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学会甄别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其次,要用丰厚的知识滋养先进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成长获得感。思政课教师可结合自身成长发展的经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善”的人性,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悦纳自我,心态平和,人格和谐,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欲、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再次,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提升学生的行为获得感。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饰演历史人物,扮演时代英雄或楷模,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受到教育、感染和激励;课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红色文化践履、社会服务调查、公益志愿活动等,让他们在做中学,使课堂教学内容在情境体验中渐渐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及行为准则。
第三,教法创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调配工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首先,改进配方供给,增强思政课的“颜值”。思政课授课形式犹如产品和菜肴的包装,是颜值亮丽还是寡淡无味,决定着能否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因此,思政课要优化配方、改进工艺、更新包装、精心调配,做出色香味形融合、时尚亮丽又内涵丰富的精神大餐。其次,要转变话语体系,提升思政课的“信值”。要让理论走出教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走进他们的心里,实现理论讲解接地气、课堂语言家常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再次,运用网络媒体,增强思政课的“情值”。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擅长用“网言网语”“微言微语”与青年们进行无障碍互动交流,再辅之以具体生动的图片、引人深思的故事、令人感怀的视频,讲清道理、情理和现实、事实,使思政课既有意义又有趣味,既抓眼球又触灵魂。
第一,为学生成长领航,筑牢信仰。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和灵魂所在,要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教师要发挥好引领、示范和感召作用。一方面,要保持政治立场,坚定信仰。思政课教师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政治站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做好行为示范;还要主动走出书斋和校园,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亲自去体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的恢弘历史、改革开放的瞩目成绩等,在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础上,充满底气和自信地向学生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重视提升理论素养,夯实基础。打铁还须自身硬,扎实的理论功底是思政课教师的内功,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思政课教师要悟透原理,对经典运用纯熟得当,令人信服;要追求真理,批驳各种错误思潮,有理有据,令人鼓舞;要明白事理,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律动,令人佩服。总之,思政课教师要以可信、可敬、可靠的高尚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第二,为学生成长导航,升华人格。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具有独特的育人使命,国家、社会亦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首先,要心怀家国,勇担责任。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感悟,将个人兴趣爱好、奋斗发展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用情怀和担当感染、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要关爱学生,滋养其心灵。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怀,成为其良师益友,疏导其敞开心扉,走进其内心世界,在相互交流中用真心感召、感染、感化学生。再次,要严于律己,洁行示范。教师在人前人后、课上课下、网上网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博古通今的学识、深邃淳厚的素养和务实奋斗的作风,教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激发其拼搏向上的信念与毅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抵心灵,塑灵魂。
第三,为学生成长续航,主动培训。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滋有味、有己有人”[8]。首先,要主动参加由国家、各省市或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如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专题学习研讨会等理论学习与培训,进一步开拓思路和视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夯实共产主义信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其次,要积极参加高校思政课基地的教学研修,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自主研学,在不断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再次,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重视挖掘和汲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教学重难点、学生关注点和困惑点、社会热焦点等进行集体研讨,形成接点、涵扩与分汇等多种备课形式,进一步增强“人师”传道解惑的“内功”,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第一,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力量要相配合。立德树人的主体不仅指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它们都要参与进来,形成合力育人共同体。首先,社会要形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各级部门要加强各类“优秀”青年的评比和宣传工作,发挥好榜样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各类媒体要传播好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事迹;各类厂矿企业组织要主动与高校建立密切联系,合作共建思政课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营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家庭要发挥好家风、家教的润化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孝亲敬老、谦和有礼、诚实守信,努力在各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使良好的家风、家教不断内化并转化为孩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指向。再次,学校书记、校长要亲自部署、督办落实。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党,学校党委要统筹规划一体化育人工作,将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汇集在一起,“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7]331。
第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能量要相契合。众所周知,除了思政课这一育人主渠道和核心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也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和使命。一方面,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学习与培训,提升所有教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育人能力,并将其传道育人意识和授业解惑能力纳入到课程教学评价、个人绩效考评、职称评定、推优评奖活动等事关个人发展的各种考核中,促使他们真正做好育德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形成育人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引导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课教师做好育人设计工作。高校应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能,并根据各自学科的教学体系架构与课程教学特性,明确每门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侧重点,通过教学设计与课程讲授,挖掘出具有直接生成意义和间接转化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巧妙融合在一起,实现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有机结合。
第三,校内其他一体化育人渠道要相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育人渠道包括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育人系统。要发挥这些育人系统的力量,就需要协调各方面的育人元素,汇集资源,同频联动,形成立体多维、一体化育人格局和系统。一方面,要明确各育人渠道的育人功能。各育人渠道都有相对独立的育人主体和工作方式,他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学校要做好总体规划,将其贯穿于学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建立规范、落实责任,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合力育人效能。另一方面,要做好育人评价激励和保障工作。学校要将各育人渠道的工作情况纳入到个人业绩考核和部门整体考核中,细化测评、奖罚分明,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同时,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从政策、经费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匹配、鼓励和支持,保证育人主体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