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与高校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分析

2021-01-15 20:23刘海燕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非营利公益大学生

刘海燕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一、公益创业内涵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公益事业越来越重视,公益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公益事业的运作机制和人们参与公益事业的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公益主体呈多元性。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背景下,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元主体通过相互协调,实现共同行动、资源共享的协同治理,从根本上弥补政府、市场和社会单一主体治理的局限性;其次,公益组织自身发展策略的调整。非营利组织从靠“输血”转为“造血”,由单纯依靠接受社会捐赠转为以“创业导向”的策略,使非营利组织开始向公益+创业转型;最后,社会公益理念和方法的转变。社会公益转向了帮助受助者提高能力、扩大受助者经济参与的干预方法,创造就业机会,接纳困难群体就业,实现“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作为公益事业运行机制转变中产生的新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作“社会企业”“社会创业”“社会创新”“公益创新”等。与商业创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不同,公益创业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或者说,经济利益驱动的动机较弱,更关注社会效应。公益创业是运用商业化方式实现社会公益,公益创业融合了社会目标和商业手段,以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双重目标,用创新方法解决凸显的社会问题,满足民众的需求,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公益创业往往致力于回应政府无暇解决、市场又不愿参与解决的社会问题。成为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分担政府压力意义重大。

二、公益创业形成的路径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经济危机、福利国家改革和“新公共管理”理念共同影响下,随着政府的角色转变、非营利组织的转型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公益创业开始在全球大量出现。

(一)政府角色的转变

英国最早开始创新性地把公益和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它既是公益创业出现较早的国家,也是政府推动公益创业发展较早的国家。20 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政府由“划桨者”转变为“掌舵者”,政府不再对社会福利的责任大包大揽。20世纪90年代,政府更是将社会福利投入转变为社会经济投资,构建积极的福利社会。积极的福利社会主张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动力机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政府角色转变为公益创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政府为积极从事技术创新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小型企业或自主创业者提供直接的支持,通过减免企业税收的方式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英国的公益创业形式包括社区企业、社会工厂、互助组织、农业合作社等。公益创业强调的社会目的或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1.为被市场排斥的人提供就业训练,以协助他们重返就业市场;2.参与公共产品的传递链条,为社会提供服务。2002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工作报告》的序言中肯定了公益创业的作用,他认为,公益创业为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公益创业使公共部门与企业部门较好地协调起来,既拓宽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又可以让企业为部分社会公众开展服务,并主张进一步加强公益创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分量。政府的政策调整和推动,为公益创业赢得了较大发展空间。目前,公益创业在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增长,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国的公益创业模式是国家、市场、社会三元互动的结果,是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三方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公益创业创新性地解决了公共部门和市场不能回应的社会问题,“广泛的社会利益”是公益创业的组织目标。[1]

(二)非营利组织的转型

美国公益事业运作机制转变是非营利组织商业化模式,其转变是由非营利组织自身特点和政府政策调整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公益创业始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兴起,是继“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后,“志愿失灵”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比于政府和市场,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兼具了第一部门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导向和第二部门灵活高效的特点,被认为是公益创业的原生态。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削减了对非营利组织的补助。巨大的财政缺口,导致非营利组织不得不积极参与商业活动,通过获取商业利益以弥补财政的不足;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也解决了长期困扰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问题,即因为受资金捐助方地左右,可能会偏离或者是无法实现既定的援助方向和社会目标的问题。商业模式融入到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中,有效解决了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的问题,赋予非营利组织“造血机制”。公益创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使非营利组织有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和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美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和公益创业的支持,体现在降低非营利组织准入门槛,采取免税等举措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和转型;2000年美国政府实施《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实行税收抵免,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鼓励创造就业机会。政府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和公益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使公益创业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

美国的公益创业,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突破,是非营利组织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为目标,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公益创业与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的区别在于,以创新方式建立的新的组织类型,参与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兼具了市场机制与政府的角色,是“第三部门”动态发展形式。[2]它有助于更好地回应地方的需求,创造和开发社会资本,并且可以逐渐摆脱对原有的资源组合的依赖,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人们对企业的社会功能和形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企业经营者也开始认识到,企业家不只是关注企业利润或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获取合理利润的同时也应承担某些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与传统的营利性企业相比,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加注重道德和声誉,注重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确保企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推动了公益创业的发展,公益事业运行机制的转型又进一步推动了慈善事业的转型。企业由原来的捐赠者,变成对公益事业的社会投资者,把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目标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得更加紧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企业社会回应”概念,被看作是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补充和发展,它强调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20世纪90年代“公司公民”概念被广泛接纳,公司公民的核心是公司对社区的介入,通过经济和非经济的贡献改进社区的福利。[3]

企业社会责任日益主流化进一步推动了公益创业的兴起。民间资本以社会责任投资、社会价值投资、公益创投等方式注入公益创业领域,在教育、科技、环保、人口老龄化、扶贫、社区服务等领域,投资于社会创新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司作为整个社会生态大环境中的成员之一,与其他相关利益者一起相互依存,共同面对社会承担责任。

三、公益创业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分析

公益创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公益教育的发展,公益创业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有20多年的时间。1997年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使创业教育“由传统的商学院主导模式转化为学科交融模式”。[4]哈佛大学从2004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公益创业博士生。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学校都已开设了公益创业的研究中心。在我国,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公益创业和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08年,湖南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高校公益创业课程,2009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公益创业学》教材。经过几年的发展,欧美国家的公益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已经较为完善,在国内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倡导、大赛、讲座为主。

公益创业教育强调公益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走进全国高校的课堂,公益创业教育应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使高校创业教育发挥更大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创业不同于传统创业,它是有着社会使命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底线的。公益创业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弱势群体、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增进社会福祉、推广教育及保护环境,它同时能为经济和社会创造价值。对于公益创业者来说,通过创业帮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助力社会公益。这些创业领域虽然与传统创业相比,一般不会有高利润回报,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以往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常见的实践活动是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因为大学生个人的长期职业规划和服务社会的愿景不能并行,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发展。而公益创业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交叉重叠较大,都是致力于传递公益精神,在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上也完全一致,帮扶弱者、服务社会,致力公共福利是二者共同的价值目标。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5]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是以服务社会、优化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为目标,这与公益创业以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为先导不谋而合。在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社会公益意识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能力。

(二)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活动和过程,公益创业是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与传统的创业相比,公益创业是一个有着新理念的创业;在解决社会问题时,要运用新的机制,并通过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具有非功利的特点,不是以岗位职业培训为短期目标。公益创业教育要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高度出发,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以往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象。在公益创业教育中,通过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注重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在校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创新创造的活力,从而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创新精神意味着新思想的产生和新模式的创建,体现在新产品和新服务、现存产品和服务的更多社会效应的新用途、社会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等方面。[6]高校承担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相结合,从本质意义上讲,高校创业教育就是公益创业教育。

(三)拓展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领域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公益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创业的就业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10%,我国仅为0.34%,说明我国公益领域有巨大就业潜力。随着中国政府服务型管理方式的确立和社会协同治理理念的推进,预计未来有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将由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这种变化,为公益创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对社会问题的回应,不能只依靠政府或市场,解决的途径只能是创新和创业。

公益创业属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领域,对于拓展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范围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公益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从被动就业变为主动创业,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还能带动就业。公益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所需、人们生活所需寻找创业机会,既满足了大学生创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也实现了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们需求的社会价值。传统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创业领域,面临着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等问题,对于缺少竞争优势的大学生来说,已经处于后发的劣势。大学生公益创业,在市场空间中生存的选择上是蓝海领域,公益创业可以形成对大学生创业就业领域的有效补充。

(四)培养公益事业的后备力量

我国“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曾明确提出,要对就业、环保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加强社会公益服务。公益创业教育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使命,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公益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提高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推动大学生与社会的无缝链接。

从公益领域的发展角度看,高校大学生群体一般都有志愿者的经历,他们乐于参与公益活动,具有改善社会现状和推动社会变革的激情和活力,是未来公益事业、公益创业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群体成为公益创业的重要主体,为公益创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从而实现公益创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深化改革,更加强调生态创新、绿色创业等新业态新模式。[7]公益创业谋求社会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大学生通过公益创业实践使创意落地,能够间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猜你喜欢
非营利公益大学生
公益
公益
公益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美国非营利新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俄罗斯修订《非营利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