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以及服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其它行业提供了便利,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了便捷的途径。图书管理人员更应该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与时俱进打造出一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科技队伍。
不少人觉得将来高校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将会被彻底取代,传统的图书归还借取程序,是以面对面窗口借取的方式进行。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传统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麻烦,但是在与窗口老师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会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及感情交流,而这一点不是冰冷冷的网络能够取代的。
传统的流通部工作局限于面对面的借书还书沟通,虽然工作量比较繁琐,也不便于学生调整自己的时间。但是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工作反而便捷了不少。只不过考虑到读者的时间比较宝贵,所以在校园网络覆盖下,大部分的书籍通过自助借阅或预约流通,很多服务都通过网络实现,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在服务模式上将发生巨大改变。这种变化是随着网络技术、AI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而不断更替的,因此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面临着不断地创新。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在网络下影响的图书馆,可以帮助学生和图书馆之间不受时空的限制,能更高的提高获取资源的效率节约时间成本。这就能充分证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局限性也会更小,读者和管理人员的沟通更加便利。
在网络背景下,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意识到了技术更新在图书馆的重要性,也切实的作出了许多探索与改革。但是随着网络环境的推进,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有一些高校虽然开始重视图书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因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等执行中不彻底,并没有真正运用好网络环境。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支持系统运行的设备,都需要进行定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以确保网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管理书籍。
高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引进人才,特别是情报、计算机、历史等不同背景的人才。部分图书馆未能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其存在工作懈怠和态度不积极等问题。但是,由于其缺乏自我学习意识,对于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未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影响了流通效率的提升,这也是限制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
图书馆流通部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是部分高校不够重视,认为流通部工作简单,没有技术含量,对流通部员工管理及一些借阅制度都是延续多少年以来的老办法,没有新意,没有新的奖励激进措施,而流通部工作又单调乏味、繁重,这样就会使馆员工作懈怠,始终处于应付状态,对读者缺乏关心和耐心,势必会影响流通服务质量。
定期举办读者网络会议或见面会,在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中了解读者的深层需求,掌握读者的阅览趋势,为图书采购提出有效的建议和依据。深入一线读者进入书库时,除了帮助读者及时或得需要的书籍外,还应与读者交流沟通了解读者的需求及潜在需求,并记录收集汇总以指导相关人员购买书籍,从本源上提升书籍质量,提升借阅率。
高校读者可以通过来图书馆进行在线访问已购买的数据库,也可以通过校园网授权在寝室或者校外进行馆藏电子资源的访问。应加强对各类馆藏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利用,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大数据时代,在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量也逐渐丰富,应该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读者需求的深入研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推送服务,提升流通服务质量与水平。还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数据库进行不断更新,解决在流通服务中的困境。
加强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对一些专业性强,利用率高的电子文献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利用移动终端的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微服务,开展馆际互借,扩展信息交流空间,实现高校图书馆不同学科信息共享。在加强硬件设施网络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借阅室内外的空间布局环境建设,创造出一种温馨优雅的氛围,使读者在借阅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图书馆的文化气息,身心愉悦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又是造高校科研、教学的物质基础。流通阅览室内的纸质图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馆藏部分,书架上流通的图书由于时间历史的原因,读者需求变化快,及读者缺少了解,部分书籍借阅率低,有的书籍破旧不堪甚至知识落后陈旧等等。有利用价值因为读者不太了解,应该及时推介相关书籍,展现在读者面前便于借阅。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教辅单位,拥有重要的馆藏资源。每一位师生都可以免费享受图书带来的精神洗涤。在网络环境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可以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利用率,提高读者的知识储备,更好的为科研、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