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抖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境遇与创新发展

2021-01-15 18:15陈国华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用户

郑 磊,陈国华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

习近平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12依托推荐算法核心技术,锚定产品受众,分发精准内容,“去中心化”的抖音成为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移动社交应用之一。其发展拓宽了大学生的情感表达空间,丰富了高校教师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式,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普及渠道的强势作用。与此同时,应当看到,抖音迅猛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教师互联网思维更新与抖音发展速度之间的脱节性、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与推荐算法机制下“信息茧房”影响之间的滞后性、主流价值观浸润与抖音反意识形态内容渗透之间的博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环境的高要求与抖音生态构建之间的延缓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和阻碍。要辩证看待抖音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两面性,变挑战为机遇,有力提高短视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抖音的特征

(一)用户标签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内容服务推荐”,推荐算法对用户点赞、评论及转发、搜索记录、作品完播率等内容进行计算分析,以不同标签刻画用户,构建大数据内容池,通过提取有效数据,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个性化视频。推荐算法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用户在不断刷新的视频中获得即时满足,大大增强了产品黏度和忠诚度。“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2]1,凭借网络行为的隐匿性和交互性、内容的海量性、信息获取的低成本性,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域。同时,在面对网络空间中良莠不齐的庞杂信息时,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无所适从,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因此,充分利用好抖音的推荐算法机制,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更精准的,符合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优质信息资源推荐”[3]75。

(二)受众年轻化

超越“80后”成为互联网社会最大部落群体的“90后”“00后”是抖音赖以发展壮大的用户基础。根据QuestMobile研究院《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代际分布中,“90后”达到31.6%,超过了“80后”30.6%的比重,成为互联网用户中的第一大代际群体。与此同时,短视频也首次超越移动社交行业,成为“00后”使用时长最多的移动应用[4]49-51。抖音浸润式界面设置、新颖的特效工具、“洗脑”音乐副歌、简单易上手的剪辑功能以及人人皆可能成“网红”的算法机制,无一不迎合“90后”“00后”用户“要玩就要玩痛快”的性格特点,成为年轻人尤其是最受高校大学生群体欢迎的移动应用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5]36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大学生成为主力用户,为利用抖音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功能差异化

魔性特效契合了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敢于表现自我、求新求异的性格特点。多种模式的视频录制功能,多样化的特效工具,简单易操作的视频剪辑模式,都大大增强了用户的可玩性。曲库全面且随时更新的音乐推荐,超过50种的滤镜选择和美颜功能,更是将抖音的工具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评论区也是抖音的一大特色,或诙谐幽默、或感性哲思的精选评论更使得部分用户发出“迟早笑死在抖音评论里”。搭乘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快车,抖音能在“风口”实现起飞,离不开其显著区别于其他竞品的优质设计、差异性功能以及用户体验。差异化产品设计为实现“抖音+思政”的耦合建构了底层支撑逻辑,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借助抖音个性化媒介技术,高校能够更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29。

二、抖音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遇

凭借娱乐性和社交性特征,抖音在大学生中日渐风靡。其思政教育资源的主题性和作为网络载体的创新性,使得抖音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育人场域,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条件。

(一)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

抖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网络交互空间,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首先,抖音成为大学生的娱乐新空间,增强了思政教育趣味性。包含了娱乐搞笑、影视剪辑、美食教程等多种类型的抖音,在15秒的短视频中,融入了美颜、音乐、滤镜、道具等多种娱乐性元素,受到了个性鲜明大学生群体的追捧。

其次,抖音成为大学生的社交新空间,提高了思政教育互动性。虚拟交往是互联网社会的重要特征,利用推荐算法和画像标签,通过一键点赞、评论、转发、关注等网络社交行为,抖音使得身处天南地北,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抖友”能够在网络中交际互动,扩大了社交圈层和社会关系维度,满足了大学生的现实社交需求。

最后,抖音成为大学生的情感表达空间,增强了思政教育亲和力。“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大学生在抖音中发布个人作品,通过分享日常生活,展示自我才艺,在与“抖友”的互动过程中获得认同和关注,建构社交形象,实现情感归属。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流量通道”,抖音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场域,助推思政教学不再拘囿于传统的课堂灌输模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支持。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互联网具有信息海量性、资源获取“零时差性”以及参与主体间的平等性特征。UGC(用户生产内容)语境下,亿万用户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海量内容的生产者。抖音的内容包括娱乐搞笑、科普宣传、红色文化、历史知识、影视剪辑等类型,其中红色文化和科普教育等充满正能量和主旋律意蕴的题材,借助多元化的表达方式、生动性的叙事呈现,碎片化的抖音教育内容得以组成集故事性和主题性于一体的“思政链条”,创新了思政教育素材展现形态。

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2021年1月10日是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人民日报在这天发布的庆祝视频最终获得了480多万赞,近10万的网民祝福评论。此外,在以“车祸现场,有人逃离,也有人挺身而出!”为文案的短视频中,两名热心司机在高速路上不顾危险,挺身而出救下身受重伤的侧翻货车司机,该视频在抖音上收获了数千万的播放量和200多万点赞。不难发现,此类视频的共同点———主旋律和正能量是基调。抖音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视频在内容上呈现出教育性和话题性特点,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共鸣,这为利用抖音积极向上的教育资源进行思政教学,进而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造良好条件。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相比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个性化的抖音能够以更加贴合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的教学手段进行思政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三重维度。

首先,有别于传统思政课堂多以文字、图片作为素材呈现形式,抖音的视觉图像叙事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临场感和交互性,契合学生注意力阈值特征的15秒视频时长设计,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活力值。

其次,动感应景的背景音乐选择使得沉浸式教学成为可能。抖音中包含了轻快、柔和、炫酷等类型的音乐曲库,可以根据不同的视频内容匹配多种风格背景音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逼真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代入感和沉浸性。

最后,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助推精准思政以更加高效可行的方式实现落地。通过建立抖音大学生思政画像库,借助云计算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判,可以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推送与分发。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甄别出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不当思想苗头,及时纠偏匡正。“去中心化”技术背景下,抖音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时空限制,从多维度重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验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有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传递性,实现深度教学。

三、抖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挑战

作为一款拥有强大工具性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的抖音,成了其情感寄托和满足心理需要的重要平台。同时,视觉图像叙事模式、UGC创作模式语境下,人人都可能成为话语权主体的抖音生态中潜藏着庞杂的消极内容,对运用抖音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一)教育主体:根基不牢

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活动者。凭借功能的多样性、社交的开放性、在大学生中普及的广泛性,抖音使得思政课教师能够以更加形象有趣、鲜活生动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抖音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着互联网思维不足、地位和权威性有所下降以及缺乏必要的网络素养等挑战。

首先,一些教育主体缺乏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对思政教师利用抖音进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教师对抖音的重视程度不够、运用方式单一、创新思维缺乏,在面对“抖音”时,仅仅将其与普通互联网应用等同,既没有看到抖音在弘扬主流价值观、抵制极端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也没有看到其在充实教学手段,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其次,部分教育主体权威和地位降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往往是严肃正式的课堂知识单向传递,抖音KOL(关键意见领袖)与大学生用户之间则是更为“接地气”的双向互动过程。凭借精细化的视频制作,高频化的视频产出,亲民化的视频内容,抖音KOL往往更能抓住大学生的“心”,引起其情感共鸣,部分大学生进而成为KOL的“铁粉”和其意见的无立场跟随者、维护者。同时,KOL乃至抖音舆论场中所裹挟的大量庞杂负面信息,如拜金、炫富、泛娱乐主义等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产生强烈冲击,在算法推荐的视频中陷入自我满足的“沉沦”。于是,KOL随和亲民的人格魅力和思政教师严肃空洞教育表征之间的矛盾,网络极端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和主流价值观影响的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学生沉迷于抖音“即时满足”的愉悦和传统思政课堂强调“延迟满足”追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教育主体与客体的鸿沟,对教育主体的权威和地位构成严峻挑战。

最后,部分教育主体缺乏必要的互联网媒介运营素养。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抖音在大学生中应用的广泛性要求思政教师在开发抖音时需要做到运营理念更先进、运用手段更现代、教育方法更多样。但现实往往是教师的抖音运营理念落后,仅仅将抖音视作教育内容的单一展示平台、僵硬的“任务式”量化指标以及教材理论的单向普及渠道,既没有看到抖音在特效、剪辑和背景音乐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强大工具性,也没有发挥好首页推荐机制,传播更多思政影响力。同时,一些思政教师的抖音运营方式落后,还停留在创意来源单一化、内容制作随意化、账号运作主观化的阶段,视频创新性不足,素材来源同质严重,多数还是对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很多视频内容也仅仅是对理论的“蜻蜓点水”和“流水账”式的叙事模式,呈现形式缺乏必要张力,无法对大学生形成吸引力。

(二)教育客体:“茧房”束缚

“90后”“00后”大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抖音用户结构中占比最多的用户群体,抖音已成为青春张扬的大学生展现自我才艺、扩大社交圈层、寄托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但是,抖音在大学生中广泛应用的背后,是推荐算法机制加速形成信息茧房,进而产生信息隔离、信息封闭、信息迎合,最终导致了一些大学生自身思维固化、观念极化和行为腐化的负向发展。

首先,信息茧房导致一些大学生思维固化。通过推荐算法,大学生刷新到的视频往往都是自己心属的类型和领域,在浏览视频的自我满足中,常常一刷就停不下来。由于长期处于封闭信息空间,大学生更易受到茧房中信息的影响,在缺乏对立信息佐证的情况下,受到抖音中热门榜、KOL立场以及错综复杂的舆论浪潮的冲击,缺乏独立思考的见解和辩证思维能力,扼杀了思维创新,进而导致思维固化。

其次,信息茧房导致一些大学生观念极化。抖音的视频类型涵盖多个大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在丰富娱乐生活的同时,茧房也推动产生了信息隔离。处于单一信息空间的大学生,犹如生活在信息孤岛之上,受信息来源单一、从众心理以及意见领袖权威压制等因素影响,往往更容易被极端片面的舆论观点裹挟,进而“导致群体观念极化,影响了他们独立理性地思考问题”[7]81。

最后,信息茧房导致一些大学生行为腐化。“抖音五分钟,人间三小时”,推荐算法所形成的信息迎合,使得大学生在一个个不断刷新的视频中获得“即时满足”,沉溺于自我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对未来时间的透支消费,使得抖音成为一个庞大的注意力黑洞。“魔力”抖音占据正常的学习生活时间,导致大学生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忽视现实社交,人际交往能力出现弱化现象。抖音信息迎合产生的“即时满足”愉悦和现实生活中“烟火气息”所必须体验的酸甜苦辣之间的对立抉择,迫使意志力不坚定的大学生逃避现实,蜷缩网络空间,在社交、学习等方面表现出行为堕落腐化倾向。

(三)教育介体:泥沙俱下

凭借短、小、精、碎的特点,抖音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抖音丰富的正能量教育资源的背后,也隐藏着庞杂的消极内容。

首先,泛娱乐主义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恶搞抗美援朝烈士黄继光、邱少云,诋毁抗疫英雄钟南山、张伯礼,拜金、炫富成为标配,宣扬娱乐至死精神的泛娱乐主义追求强刺激、短平快,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重塑作用。

其次,“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技术助力作为话语主体的抖音用户,能够借助抖音动态视觉图像叙事模式和信息传播模式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生动地嵌入短视频内容之中。人人都是“大喇叭”的话语权特征,使得抖音成为黄赌毒渗透乃至丑化国家形象等违法活动潜伏的温床,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一些大学生会因为抵抗不住内心的诱惑而造成行为的偏轨。

最后,碎片化的浏览模式使得极端意识形态、西方普世价值观更具隐蔽性、欺骗性。抖音视听内容呈现形式往往会给予用户更加直观形象的认同感受。敌对势力通过恶搞、调侃、讽刺、隐喻等形式,在抖音上发布隐藏性高、意识形态性强的短视频进行价值观渗透,在“高级黑”和“低级红”中诱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误读误判直至失去情感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8]40。如自媒体账号“暴走漫画”在其连载视频中,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勇事例戏谑为“人流”“汉堡”,在污言秽语中篡改叶挺烈士《囚歌》,恶意丑化、亵渎国家英雄烈士,然而就是这样的视频,在发布后竟也得到了部分用户的附和与拥趸。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9]6当大学生成为主力用户,作为新兴网络媒介,抖音成为多元价值观交锋与碰撞、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重要阵地。西方意识形态在“泛娱乐化”外衣掩盖和反华抖音话语主体的精心修饰下,大行普世价值宣扬、虚假民主传播之事,通过潜移默化地渗入,进一步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作用,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诸如道德失范、理想信念丧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

(四)教育环体:野蛮生长

随着大学生成为主力用户,抖音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网上阵地。与此同时,抖音的整体教育环境也面临着专门监管法律缺失、平台内容审查责任落实不到位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等一系列挑战,大大限制了抖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首先,缺乏专门的监管法律,致使抖音乱象丛生。相较于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形态发生嬗变的抖音在叙事上显然更加具有深刻性,现行监管法律对于抖音这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产物常常表现出力有不逮。抖音上如暴力色情、网络侵权、直播“翻车”、翻唱侵犯音乐版权、洗稿抄袭等现象此起彼伏,监管部门往往会依据广告法、网络安全法等通用法律和相关规定采取封禁账号、禁言及平台整改关闭等措施进行处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UGC创作模式的不可控性、抖音视觉图像内容制作的低成本化及信息传播路径的裂变性,抖音上违法乱纪的现象往往治标不治本,屡禁不止。因此,十分有必要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有效应对抖音中的乱象。

其次,抖音价值观多元,疏于内容审核,导致视频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区别于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的UGC模式,抖音生态中每一个用户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代码,而是有血有肉的视频生产者和话语传播主体,大大激发了用户的创作激情。但与此同时,为博取关注传播虚假信息、地铁热舞影响公共秩序、评论区诋毁诽谤宣扬网络暴力、曲解表达自由以及热搜话题中充斥的粉丝打榜应援、两性低俗内容等现象都严重偏离主流价值观,助长了庸俗风气的野蛮生长,进一步恶化了抖音生态,降低了用户体验,给广大用户造成不良示范。2018年,抖音广告中出现侮辱英雄邱少云的内容,《检察日报》发文对其进行强烈批评,指出“严格按照‘谁投放谁审查、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审查力度,决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搞无原则的利益输送”[10]1,抖音被勒令整改。技术的中立性与产品运营是否应该合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之间能否具有统一性,成为抖音必须回答的问题。

最后,一些高校对利用抖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阵地意识不强。应当看到,官方抖音号不仅是高校实现自身宣传目的的重要互联网工具,还是大学生在抖音甚至网络空间里寻找归宿的一块精神栖息地。关注用户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的高校抖音号,在内容传播上显然更具精准性、有效性和穿透性,利用好抖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意义。但是,环视各大高校的抖音主页,除北京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在主页内开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合集外,竟无其他高校开通专门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所用的抖音号。高校利用抖音进行校园文化传播、科研成果展示、招生工作宣传成为常态,然而,部分高校将抖音账号过度娱乐化,以紧跟网络热点为导向、制造话题为追求、取悦用户为标准,为了炮制所谓“爆款”,发布一些恶俗内容或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在粉丝群体中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随着大学生成为抖音的主力用户,面对早已成为互联网重要意识形态阵地的抖音,如何更好发挥其在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功能,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四、运用抖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大学生是抖音的主要用户,利用抖音的技术优势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画抖音思政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思政,对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从加强教师互联网思维创新、大学生树立积极网络道德观、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着手,营造风清气正的抖音空间,有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教育主体:更新网络思维,提高互联网素养

作为教育主体,在抖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互联网素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首先,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模式,在互联网社会中,学生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拥有是否接受、接受什么类型以及如何接受的自主决策权。因此,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借助抖音平台技术优势,推动实施精准思政,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布更多高质量、有内涵、易传播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坚持“内容为王”和“流量为王”思维的辩证统一。在极力避免产生信息茧房负面效应的同时,要加强内容创新,坚持以内容取胜,将更多优质思政流量输送给大学生。同时,强调“流量为王”不意味着粗制滥造,要实现高质量创作,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权威性与社会热点事件之间的话题性、课本知识的空洞性与抖音海量教育资源的生动性、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化与抖音丰富多样的可用功能之间的矛盾。

其次,要树立跨界思维。通过建立抖音思政用户画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强大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精准地分发给大学生用户,实现抖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融合发展。同时,形成互动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实现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社交对话,利用抖音实现躬身教学,有效消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鸿沟。

最后,创新抖音运营理念和方式。教师要摒弃抖音账号主观化、随意性、无目的运作模式,提高视频拍摄、剪辑功底。利用好推荐算法机制,通过追踪热点话题,引导舆论取向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夺取抖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将理论知识以更加鲜活、真实、有效的形式传播出去,占领意识形态高地。

(二)教育客体:树立远大理想,形塑积极网络道德观

触网时间越来越久,触网成本越来越低,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能会逐渐迷失自我,最终造成自身行为的偏轨。要扭转大学生在抖音中的沉迷现象,从其自身加以改变是最为有效的根本保证。

首先,提高科学上网意识,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使得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在信息迎合中忽略时间流逝,在不断刷新的视频中获得短暂自我愉悦的同时,也浪费了大把本该用于拼搏奋斗的美好时光。大学生要科学规划上网时间,在娱乐和生活中把握平衡,既不妖魔化抖音,也不过分沉迷在抖音的虚幻世界中。

其次,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身处抖音场域中的大学生,被庞杂的消极信息腐蚀渗透,以“咸鱼”自居,以“养生”自喻,早早过上“佛系人生”,荒废学业,丧失人生目标,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大学生在虚妄的精神愉悦中丢失进取心和上进力,将抖音视为“理想国”,进而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因此,必须发挥理想信念的“精神食粮”作用,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苦练内功,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在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中书写人生华章。

最后,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交中体验精彩人生。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501。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人生阶段,青春飞扬、追逐梦想的大学生在这个时期收获了一生中最为珍贵的友谊和阅历财富。多数大学生在抖音快餐式的社交体验和多巴胺分泌中追求满足和刺激,避免或恐惧现实社会交往。作为一款社交娱乐软件,抖音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但并不能替代现实社交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必须放下手机,摆脱手机依赖症,走出宿舍,迈入社会实践活动大课堂,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同时,主动拥抱抖音,把抖音作为一款与朋友分享日常生活精彩片段的媒介,与抖友共享快乐时光,实现抖音线上线下社交的融合发展。

(三)教育介体:筑牢阵地意识,弘扬社会主旋律

不断滋生的乱象不仅阻碍了抖音自身的良性发展,也给身处其中的用户以视觉和精神污染。作为一款国民级社交应用软件,抖音必须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向用户提供更多正面积极的优质内容。

首先,要立足中华优秀文化,通过推荐算法,将优秀文化精粹以更加鲜活有趣的形式推送给广大用户。如抖音与故宫博物院在2018年合作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一经推出,就成为刷屏级存在,总播放量超过2亿,成了抖音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且热度持续不下。

其次,要发挥青年KOL的标杆作用。在抖音平台上,青年KOL凭借相仿的年纪、更具感染性的表达方式俘获海量大学生粉丝,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更直接的影响。要增强青年KOL在大学生价值引领和榜样示范上的作用,更好发挥朋辈效应,助力大学生成长。同时,要进一步挖掘社会正能量事件和模范人物事迹,进行广泛社会宣传,让正能量之风洗涤抖音空间,形成正确的社会示范效应。

最后,要实现抖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正规化,借助抖音视觉图像叙事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以动漫、微电影等形式呈现出来,使思政教学更具张力和活力。同时,实现抖音正能量教育资源的IP化,在保护创作者知识产权的同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激发创作者激情。传统官方媒体也要积极入驻抖音,借助平台功能的多样性、推荐算法技术背景下内容分发的精准性、视觉图像传播模式的生动性,将抖音官方媒体账号打造成为正能量的“发动机”和主旋律的“扩音器”。

(四)教育环体:加强生态纠治,构建治理新格局

随着抖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必将有利于提升抖音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制定颁发专门监管法规,根治抖音中的违法违规乱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通过立法,严厉打击抖音中存在的网络侵权、色情擦边球、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现象。要推动抖音实名制注册,任何用户都必须为自己在抖音上的网络行为负责,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其次,抖音公司作为运营主体要树立正确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用价值为技术赋能。“抖音的社会影响力与抖音平台的社会责任是呈正相关的,技术可以中立,但技术使用的原则应是合乎道德要求和价值标准的。”[12]88作为一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抖音要在追求商业价值与兼顾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中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内容审核力度,扩大审核队伍规模,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内容审核工作提质提效。针对用户沉迷抖音现象,要优化现有防沉迷系统和时间锁设置,在给予用户一定选择的基础上增加强制性,而非简单地将选择全权置于用户手中。以价值赋能技术,抖音才能成为主流价值观普及和意识形态传播的流量入口。

最后,高校要树立阵地意识。作为新一代“国民级”App的抖音,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及其二级学院要积极开通官方抖音号,构建高校抖音思政体系,积极推广官方账号,聚拢在校大学生,提高高校官方号的影响力和活跃度。同时,拨足经费,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硬、敢于主动担当、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抖音运营队伍,深入挖掘校园和社会正能量素材,巧妙利用热点话题,将更多思政理论知识融入社会热点中,创作出同学们感兴趣的思政题材作品,在润物无声中将思政力量传递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用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