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竞争对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1-01-15 18:09王宁王祉霖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5期
关键词:竞争辅导员职业

王宁 王祉霖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探究

现如今,高校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竞争也愈演愈烈。辅导员成为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是高校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能力建设也是衡量高校辅导员水准的重要指标。在一些高校中,辅导员职业能力关系到学生思政教学效果,也是德育工作的保障和先行条件。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应该加大力度重视辅导员的核心业务能力提升,强化高校职业化引导,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准的辅导员团队。职业能力指的是以社会能力学为视角和出发点,组织高校辅导员从事具有一定职业性质的活动,从而养成多维能力,并获得职业价值认同感的保障。职业能力是影响工作效果的一大因素。职业规划方向不同,也会分裂职业技术能力。据了解,职业能力可以内化为对个人对职业的认可。换言之,我们深刻理解各种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学术背景。高校辅导员之间存在着内部竞争,如果不明确职业能力的范畴,很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针对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新职业管理能力发展的范畴。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须要有过硬的职业能力基本功,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高校思政队伍建设

确保高效思政教育效果良好的核心是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辅导员之间职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关乎着竞争、自身利益,也与能否培养出素质较好的学生息息相关。但现实情况中,高校对于辅导员的投入力度并不够。于辅导员岗位本身而言,所辐射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要远远比其它职位多得多,而且还包含了心理健康、就业、党建等方面的内容,十分冗杂。并且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并不是专业背景出身,这就需要更多地精力和时间以及经费去塑造合格的辅导员队伍。唯有不断提高辅导员自我认知以及知识积累,才能更有利于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竞争力的提升

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着高校教职工面临新的竞争要求,而且这种形势愈演愈烈。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相比之下,辅导员工作性质相对稳定,福利优厚,因此毕业生选择留校担任辅导员的人也在逐年增多。辅导员数量的增加,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无形之中增加了辅导员竞争的激烈程度。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辅导员唯有通过自身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辅导员是关乎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能力标准》)明确指出,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以及执行者,应该力争成为学生群体的引导者,产生正向的影响。但辅导员工作中也不乏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职业化通道,对辅导员专业发展形成一定影响。为此,打造一支高效的辅导员队伍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现状以及瓶颈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还得到了倡行和推广,专业程度有所加强,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以下瓶颈和问题: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在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认同感里需要明确角色的特征定位,做好本职工作。辅导员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学业指导等多项职责,同时还要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关心事无巨细。这种面面俱到的角色定位,辅导员在有限精力的前提下难以有效把握。长期繁杂琐碎的事务使辅导员难有更多精力提升工作内涵和进行专业性挖掘。辅导员行业标签不明显,技术性标准较低,不可替代性较弱的问题日渐显现。辅导员被认为是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咨询师、专业课教师、职业规划师和行政领导多角色的融合,但又与其有所不同。辅导员在此背景下承受超额工作任务,职业倦怠感日积月累,有待进一步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否则将不利于辅导员职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二)良性竞争平台匮乏

从现状来看,激励措施比较难以实现,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方向深入发展,还缺乏持续良性竞争的平台。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相对主观,即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也很难客观评价辅导员工作的结果。比如,当学生出现紧急情况时,辅导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不可避免地降低工作积极性。辅导员的激励制度迟迟上不去,没有获得科研机会,缺乏科学评价标准和良性有序的竞争平台。因此,必须将其当做成一项重要任务,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进程。

(三)辅导员行业体制亟待完善

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中仍有瓶颈存在,这与行业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辅导员的招聘过程中,有的专业完全不对口,专业基础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因此岗位忠诚度很难保证,很容易产生岗位员工流失的现象出现。于新晋辅导员而言,多为高校毕业生,缺乏一定社会经验和阅历,专业技能方面也有待强化,辅导员制度亟待完善和健全。《能力标准》的出台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规划出了一条可行性的方向和路径,但如何更好地有效落实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四、辅导员竞争对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要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有一个明确地认知和定位,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角色定位。明确工作重点,尤其是针对一些责任重大,有掺杂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且专业度要求极高的工作,必须对辅导员进行针对化的培训。依据《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水准进行测评,落实各项岗位细则。同时对辅导员进行统一化的培训,统一考核和编制,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在工作质量上提质增效。

(二)建立合理的良性竞争平台

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条件进行资源整合,有策略性地针对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向通过组建小组,搭建平台的形式保障顺畅运营。在学者中挖掘可培养的辅导员人才,并设立辅导员的专项研究项目,提供相应的课题支撑。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的能力进行界定。通过学术生涯的指导,培养专业类型的辅导员。比如硕士型、博士型等等。以专业资质为契机和切入点,开展相关核心课程。通过专业知识的过程来构建,提高领导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质量。在激励政策方面,要通过平台的搭建提高辅导员的资质和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基础。开通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展示平台,定期开展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和研究,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水平。

(三)构建科学化的辅导员相关机制

建立客观科学的辅导员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考核,可以建立一套适用于多方共同参与、多次修订、强调专业化特点的客观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标准。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评估学校领导的可行性和权威性。将职业化发展与标准制定相结合,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中,要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考核,建立可持续地长效机制,促进职业化发展和公平竞争。与此同时,激励制度必不可少。根据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制定合理方针政策。完善高校辅导员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路径,提供更多专业培训机会。优化工资和待遇结构,提高不同职业能力下辅导员的绩效水平和工资水平。发挥辅导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专业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并接受辅导员自身的意见和反馈。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和素养涉及到多个方面,不可或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比如角色定位不清晰,缺乏良性竞争平台、辅导员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需要对问题逐一攻克并对症下药。辅导员之间的竞争激烈已成事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核心素养是一项漫长的功课,需要高校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并保持前瞻性思维,随时更新辅导员建设的相关体制以及研究。

猜你喜欢
竞争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感谢竞争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