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01-15 18:15张秀芬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资本论生产力经济社会

张秀芬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协调发展”既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亦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目标。“协调发展”内涵丰富,其中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其重要内容[1]198。在生产力发展中不断提高和完善人的生存境遇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2]10。《资本论》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注重在经济发展中改善人的生存境遇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核。本文主要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与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两大维度,系统地阐述《资本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并阐发其当代价值。

一、揭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

《资本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首先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诸如经济利益至上甚至以牺牲工人生命健康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和资本家被物化为人格化资本等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现状的批判。

(一)资本主义生产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

《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即使产品成为商品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深刻剖析[3]995-997,揭发资本主义生产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的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与产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后者只强调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的目的“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而是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殖了”[4]683,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价值而已。虽然资本主义偏爱商品价值和价值的增殖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5]67-68,但由于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具有对立统一性,决定了资本家要想获得商品价值,就不得不首先生产使用价值并通过出让使用价值获得价值。因此,对资本家而言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5]67,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只是为获取经济利益。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唯经济利益发展目标的批判伴随他对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趋利与增殖本性及对剩余价值无限追逐的揭发而展开。在对货币与资本进行鉴别时,马克思指出货币天然不是资本,但货币却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4]171。同为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服务于商品交换,后者却为了实现价值增殖。为了实现价值增殖,资本“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甚至冒绞首的危险”[4]871。在资本支配下,剩余价值规律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流通、消费等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4]217-218;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3]285;这种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3]288;“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那种而且只有那种生产出来能够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3]288;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使得资本家“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4]683。资本主义的流通也只是为实现剩余价值的流通,其中货币资本的循环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5]67。资本主义的消费也只是为实现剩余价值的消费。经济利益是资本主义的唯一追求。

(二)资本主义以牺牲工人生命健康换取经济利益

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的批判,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家以牺牲工人生命健康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错误行径的揭露上。在对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进行探究时,马克思犀利地批判了资本主义机器应用在提高资本家利润时却对工人造成严重摧残。马克思认为随着机器的采用,大批妇女儿童也被卷入资本主义雇佣体系,沦为资本家的赚钱工具[4]482。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把未成年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就人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废”[4]460,也使一旦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工人的再就业成为问题。因为一切在机器上从事的劳动,都要求从小就训练工人适应自动机整齐划一的连续运动,“使工人自己从小就转化为局部机器的一部分”[4]486。资本主义的机器应用还极度地损害了工人的“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夺取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4]486-487,甚至“使社会的生命根源受到威胁”[4]470-471。机器的大量采用,也使工人失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增加。资本主义的机器应用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官方翔实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为我们呈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繁荣背后所隐匿的工人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悲惨境遇。为了获得利润和获得更多利润,资本家把掠夺维持工人生命健康的阳光、空气、空间以及保护工人生产过程人身安全和健康等设备系统作为有效手段[4]491。陶业、裁缝业、漂白业、印刷业等很多行业工人由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作与生活场所拥挤、污染严重等原因给工人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3]106-111。总之,《资本论》中马克思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发了资本主义社会以牺牲工人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金钱利益这一令人憎恶的行径,对资本主义只顾经济发展无视人的价值目标的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现状给予深刻反思与批判。

(三)资本家被资本物化为人格化资本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两极分化、充斥着阶级剥削的不平等社会。作为这个社会统治者的资产阶级,坐拥巨额社会财富应该更有实力、能力和机会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展现人的灵性与价值。然而,生活于现实中的资本家却被资本物化为人格化的资本。他们的眼界内,“满脑袋都是生意经”[5]133,他们的需求只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需求;他们的动机,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的增殖”[4]683。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4]218。他们拥有绝对的致富欲、对价值进行疯狂追求。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4]683,“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惟一的财富”[4]162。“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4]269更令人担忧的是资本家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4]179。可见,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家尽管是社会的“主人”,却是金钱的“奴隶”。

伴随着资本家物化为人格化资本的是这个社会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盛行,是对物质的无限崇尚与大肆挥霍[4]685-686。在这个社会中,对于资本家而言,挥霍是必要的,它不仅能够炫耀富有,还是取得信贷的必要手段,是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资本主义的进步“创立了一个享乐世界”[4]685。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靠金钱开道、肯定物的价值而否定人的价值的社会。当然,这不归咎于资本家个人,而是这个制度使然,因为“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竞争迫使他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4]683。资本家只有不断扩大资本,获取更多利润,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全自身。

总之,《资本论》中马克思控诉了资本主义以经济发展为最高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资本家为获取经济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工人生命健康、作为这个社会“主人”的资本家也不过是人格化资本等问题,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重物轻人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是以人的价值换取物的价值的社会,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无视人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严重失衡的社会。

二、规划与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502破旧立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也是其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控诉的基础上,马克思探索并勾勒出一个经济发展为了人、以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和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来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经济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其首要特点就是将经济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资本论》既是对唯物史观的验证也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7]164,不仅说明了经济发展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也揭示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重要目标,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人是生活于这个世界中的独具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的高级动物[4]208、210,人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追求,由人所创造的人类社会也应有美好的发展指向。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是前提、基础和手段,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人类应有的价值取向与奋斗目标。所以,他把世界分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层级不同的王国。其中,作为能够真正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自由王国是由必然王国发展演化而来的。这一王国只有当人类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3]928。换言之,自由王国的实现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必要性规定的劳动终止,即维持人类生存的劳动终止;二是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即不以追求价值为目标的劳动终止。前者强调生存的基本保障,即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足以保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后者强调的是劳动的价值取向,即只有摒弃劳动仅仅是物质生产的异化功能,重归其自由自觉活动之本性,才能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这句话,一方面揭示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必要前提与保障;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人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但发展生产力不能离开为了人这个目标。在利润驱使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只顾经济发展无视人的价值,甚至以牺牲人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为了人的目的,致使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严重失衡。只有将人视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在经济发展中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境遇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次,马克思认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必将制约经济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必然是一种追求无限扩大再生产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生产者实现由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即商品全部售罄。这就意味着消费也要随生产的扩大而进行相应的扩张。但现实中的消费或因购买力受限或因消费本身具有有限性等,必然因不能与无限扩大的生产保持同步而带来经济危机。只是为资本增殖的趋利性生产,“只能在一定的有限以内运动”[3]278,超过这个范围经济增长就会出现停滞甚至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3]278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必然是一种有限度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新社会必须以满足人的真实需要为目的来发展经济,回归经济发展为了人的本真状态。只有以人为目的,在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才能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实现社会彻底解放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与重要保障。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4]210。马克思批判资本趋利本性带来的种种罪恶,并且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3]927-928。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作为人格化资本在对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中,“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4]683。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以及人们用以从事物质生产劳动时间的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多。马克思构想的能够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只有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3]928,其中“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3]929。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8]435,“成为一种自觉调控、锤炼身心和实现自我的过程”[9]77。

总之,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人类社会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解放,人也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三)推进制度变革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前提保障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这是马克思之前的很多空想社会主义者普遍持有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批判,并将扬弃私有制代之以公有制作为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有效路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亦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的深层根源,因此将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视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为只有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才能矫正以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为目标的畸形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发展为了人的目标实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雇佣劳动得以诞生的前提与基础。雇佣劳动的存在,为货币转变为资本创造了条件,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创造了机会,使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与之相反,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劳动者本身就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这一方面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摒弃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异化生产,回归人类生产用于满足人真实需求的本真状态。

此外,只有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才能保证经济有序健康发展。资本主义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尽管单个企业的生产是有序的,但整个社会大生产却呈现出无序状态,这不仅容易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甚至还容易引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尽管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但是它是“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3]27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不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财富的绝对形式,它反而会在一定点上和这种发展发生冲突”[3]293。所以,只有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使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马克思设想了一个能够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产者联合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3]928-929,这个社会实现了“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0]78,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美好社会。

总之,马克思从“经济发展为了人、以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和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以更好保障人的发展”等方面为我们勾勒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其对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实践指导价值。

三、启示与价值:促进当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的揭露与批判,对未来美好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构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当代经济社会协调与健康发展,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发展

《资本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首先启示我们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尽管资本主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的文明也表现为“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3]927-928,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无视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甚至以牺牲人生命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社会的发展应该以改善人的生存境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生存环境更加优美等全领域、全方位的进步。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11]132。事实表明,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人类经济获得巨大增长,但伴随经济增长的是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社会局部动荡时有发生、各种矛盾交织叠加、生态环境的全球蔓延等。正是在对经济增长等于社会发展这一片面发展观的反思中,人们逐渐提出了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新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回归发展的正确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中,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亟待提升的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的“协调”注重解决的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1]198。习近平一再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1]374,这说明我国对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有了更为清醒和更为深刻的认识。《资本论》对于我们廓清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发展、拓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维度、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更好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

(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价值取向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牺牲人的价值特别是以牺牲工人生命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批判,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目标。它启示我们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特别是应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的目标取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2]1031,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新中国的成立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提供了根本的经济基础与政治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国家与人民利益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邓小平同志始终铭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提醒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听取群众呼声”[13]229。他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重要标准[14]372。邓小平同志明确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4]373这深刻表明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到人民的立场,将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这三者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15]280。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要义[16]15,并将其内涵诠释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7]107,体现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鲜明的人本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思维[18]8,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4;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4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1。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做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9的“两步走”战略部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更好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及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在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兴起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诸多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21]13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好诠释。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并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三)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资本论》关于“发展生产力以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及“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思想,启示我们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生产力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首先,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生产力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我们必须谨记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状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掀起了工业化的浪潮,并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命题,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界定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要内容,将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并确立了解决温饱、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以增进民生福祉。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等提出的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增进民生福祉的辩证关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创造了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奇迹并于2010年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但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性矛盾日益凸显,“科学发展观”为化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性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为了人和发展依靠人这个生产力发展动力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践行并诠释了发展生产力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的真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其次,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由于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人类社会正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资本主义尽管具有优于它之前社会形态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优势,但是由于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所以具有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起点低,我们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越性尚未真正凸显。要想凸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巨大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我国几千年的绝对性贫困已经彻底解决,提前十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任务[22]。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我国以2.3%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23],这一事实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再度证明。目前,我们已经顺利开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地位及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都没有变,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主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重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4]37,以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在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分别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5]等三方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筑战略导向。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书写着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人们更加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篇章。

总之,《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进行批判及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社会的构筑中,展现出丰富深刻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其对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目标及在生产力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资本论生产力经济社会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