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祝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产品升级、软件技术服务等专业技术人才,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很多软件公司招不到满足公司岗位需求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大量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又找不到合适的专业对口岗位,其主要原因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软件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因此,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软件行业工作岗位的特点,在软件技术专业实施了三级递进项目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级递进项目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积累的过程,将学生学习、训练的项目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课程项目,二级专业项目,三级为校企合作项目。一级“课程项目”也称基础项目,是指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时,由专业教师以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教师以一个案例项目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而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利用课程实验、课程实训以及课余时间,完成每门课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如《java程序设计》学生完成“计算器”“随机抽奖”等项目的制作,《数据库基础》则完成“班级通信录”“学生社团管理”数据库的设计,《jsp程序设计》同完成“图书销售系统”“简单购物网站”的开发,以此类推,一级课程项目一般安排在第二、第三学期;二级“专业项目”也称为“专业综合项目”,即将本专业开设的主要核心课程进行综合开发,为了保证专业项目的质量,在软件技术专业中专门开设《专业项目》课程,由专业负责人根据目前市场流行的软件开发方向,拟定一些综合性项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开发的项目,如模拟网上购物的“时尚潮流”“农特产品销售”等网站开发,要求必须使用javaSSM框架,数据库至少10个表以上,要有登录、注册、购物车,而且页面布局要综合网站开发的技术,甚至是移动端开发等,二级专业项目,一般安排在第四、第五个学期;三级校企合作项目,即由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校企合作项目一般有几个途径,一是由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项目,由企业的员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项目的开发,二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时,直接参与企业软件项目的开发,三是由学校聘请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企业项目的开发,三级“校企合作项目”强调学习项目的真实性,实用性,学生能够融合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及工作环境中,三级“校企合作项目”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的跟岗实习及第六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中。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改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几年不同课程、不同形式的项目化教学,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主导完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扮演咨询、指导与解惑的作用,极大的激发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
2.将学校学生逐步过渡到企业员工
三级递进项目教学模式,符合人的认知规律,项目由简单一个个小的课程项目逐步过渡到综合性更强的中型专业项目,再进一步提升到具备实际应用的商业项目,学生在参与一个个项目的学习与实践中,也逐步由老师引导变成由企业员工引导,由开发模拟项目逐步过渡到参与开发商业项目,也由学校的学生逐步过渡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3.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发一个应用软件,已经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一个商品软件往往要专门成立一个项目团队,具有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架构师,前台美工、后台编程员、测试员、产品推销员、后期维护人员等,因此,一个项目团队具有分工又紧密合作。因此,在实施专业项目或校企合作项目时,往往根据软件公司的项目团队构建方法,将学生分成6~7人的项目开发小组,每个人担任一个角色,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仅了解软件项目组每个岗位的职责,也了解每个岗位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进行配合,进一步增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以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经过构思、分析、设计与运作整个项目,最后还要进行总结、汇报,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从项目的构思、信息的收集,技术的选择,项目的设计,到最后项目的完成,都需要项目团队不断探讨与沟通,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级递进项目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全体教师统一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要从课程体系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三级递进课程设计,同时,根据课程的特点,对项目进行规划与设计,保证项目逐步递进。
1.课程项目是由任课教师策划与实施。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以这些课程培养的核心能力为依据,针对性的设计项目,项目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还要安排专项实训,保证项目的质量。
2.专业项目是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策划和实施。主要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开设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开发一个涉及多门核心课程知识的综合项目,学生通过组成项目团队完成做这样的项目,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独立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3.企业项目是由二级学院领导与企业共同策划,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企业的技术人员具体组织实施。项目主要来源于企业承接与本专业相关的项目。项目一般由企业主导,按照软件公司的组队原则及开发流程,学生在其中担任某个角色,并完成企业交付的各项目工作。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学生将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过渡。
三级递进项目教学模式是项目教学法的进一步强化,需要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是当前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何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逐步过渡,是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