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霞 江苏三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逐渐提高了重视,通过出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了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规范性,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新三板在我国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申报系统朝着电子化方向发展,简化了中小型企业的申报流程。然而当前在新三板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新三板企业加强对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重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促进新三板企业在行业上的总体发展。
新三板是指全国中小型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系统的设立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是我国第三家大型证券交易所,服务的对象主要为中小型企业,为创业初期和发展中的企业提供挂牌业务,新三板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挂牌准入时不设置严格的准入条件,只需要企业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允许没有盈利的企业申请挂牌准入,申请挂牌时需要企业经过主办券商推荐。
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是当前新三板企业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足导致,中小企业通常并不具备人才优势,在财务管理中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职责落实,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不能保证具备专业学习背景。由于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现阶段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通常由其他职位人员兼职负责,既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又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导致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当前新三板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发展水平,首要任务是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财务规范意识,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1]。
①财务税务基础不一致
在对新三板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时,财务管理人员采取的手段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在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上存在差异,此外在一些无形资产的处理上,也会存在财务管理与税法之间的不同,主要包括一些内部开发资产、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摊销年限等。在交易中企业财务会将公允价值计算的变动金额计算到当期损益中,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税法上无法确认,也会产生财务与税务基础的不一致。
②成本费用支出的归集及分配不清
在账目管理中存在不规范行为,例如产品成本缺乏科学分配、费用记录存在误差、将成本与其他期间费用混为一谈等都会导致出现成本费用支出的归集和分配不清问题,此外毛利水平不稳定、成本与产品收入之间存在误差等问题也会导致财务处理的不严谨。
③大股东资金占用,侵害小股东及公司利益
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行为主要包括管理层对小股东的侵害和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侵害的途径主要包括违反法律或者规章故意拖延或者拒发股利,或是不合理向董事或者控股股东担任的高管支付高额报酬和福利,用公司的财产为控股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者高价租其财产,对于中小股东隐瞒企业的相关信息等。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行为主要包括大股东滥用其表决权,为中小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设置不合理的条件、任意罢免或者阻挠中小股东担任高管职务,或是任意决策和实施公司的重大事项、通过关联交易增加大股东的收益减少大股东的风险和损失等。
④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公司盈利水平
对公司盈利水平进行操纵主要是利用不具备联系的交易对实际业绩进行掩饰,或者利用违规行为转移利润,利润转移方之间通常具备一定联系,在购销活动中采用非公允价格能够实现利润的转移。
现阶段在拟挂牌的新三板企业中通常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问题,主要体现有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财务流程不科学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拟新三板挂牌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设重点。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内部审批流程存在问题,岗位职能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在合同条款的制定上不符合相关管理规范,降低了新三板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新三板企业进行优化的重点内容,否则会导致贪污、诈骗等违法行为的产生[2]。
新三板企业为了提高财务规范性,首先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在财务管理人员招聘过程中设置合适的门槛,落实职位管理规范,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能力,防止因为失误导致的财务问题。其次应该提高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财务意识,加强有关制度的普及,提高企业运作过程中财务管理上的整体规范性。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实现意识的转变,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作为企业经营前提,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思维的创新,积极解决公司经营上出现的问题,确保公司财务制度的与时俱进。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规范性的基础,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提高管理意识,加强对现代管理制度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使企业经营程序符合各国家管理规范和社会发展趋势。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首先应该确立明确的经营目标,根据经营目标为财务管理设立阶段性目标,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混乱。在企业运行中需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通过科学的赏罚机制提高员工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在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逐渐加强细节的完善,降低新三板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①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严控审批制度
企业内部环境影响着企业的整体运行,因此需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对岗位职责逐渐进行明确,形成权责分明的内部环境,加强权力之间的制约。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经营状况,结合先进理论知识,创建与企业经营相符的科学部门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完善企业运作流程,及时将不相容的岗位和部门进行分离,避免出现管理混乱。在部门运作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内部权限审批的控制,确保部门工作的进行符合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
②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在报表编订中坚持公开透明工作流程。企业应该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会计核算流程,并且提高岗位职工的责任意识,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严格把控。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明确相关细则,确保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③健全内部管理报告制度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需要保证内部审计独立于其他部门工作之外,对企业各阶段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与评价,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能够得到实现,企业可以加强内部报告,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提供时效性较强的管理报告,将关键信息反馈给企业管理层,确保企业各阶段工作符合相关规范,为管理层提供正确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随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了提高新三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企业自身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审核与控制,确保企业工作流程符合国家管理规范,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新三板企业应该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推动我国新三板企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