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龙
(邯郸学院 太极文化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文化传承有其渊源。2000多年前,剑术家用体现着太极思想的阴阳、有无、虚实、动静等辩证关系来论证剑理剑法,把剑技推向了空灵境界,也第一次把与太极思想有关的武学理论推向了一个高峰,成为中国武术的法脉开端。明清时期的太极拳理论与其遥相呼应、一脉相承。为此,我们选择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篇剑论予以深度解读,深刻体验那个时代的武术精神与思想光芒,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绵延中国武术的法脉传承。
《庄子说剑》是借用剑理阐述治国安邦道理的一篇文章,因其剑理精辟而对后世武术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剑理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剑斗士的理论:“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1]460,另一种是“天子剑”与“诸侯剑”的理论:“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1]461。这里所解读的不是他的治国安邦的道理,而是这两种剑术理论。
第一种剑术理论讲的是假动作技术。“后发先至”是武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出手”与“命中”是否具有必然性,如果是必然的,出手就一定会命中;如果不是必然的,出手后是否命中,要看具体情况。这个命题突出了意识的能动性、思想的主体性,证明智慧可以战胜本能,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距,这也正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2]25的主旨。这种先后关系的思辨,也引发了“动与静”“快与慢”“刚与柔”等一系列辩证关系的思考,从而为“以静制动”“以慢制快”“以柔克刚”的技术形态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种剑术理论:“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这里用了四个“无”,表示在前、上、下、旁四个方向上,剑锋所指,如入无人之境。这与“后发先至”的武技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武技从“有”的思辨推向“无”的境界。对此,借助太极拳的理法加以阐释。掤、捋、挤、按是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掤上、捋旁、挤前、按下,正表达了这四个方向。在技术内涵上,《太极拳论》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2]25可见,“无”是另一层面的技术,是“有”的技术的升华。但是,“无”在剑术中怎么表达,庄子没有说明,幸运的是剑术家越女与鲁石公进行了论证。
《越女论剑》见于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其剑术理论:“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3]148其中的剑术理论依其逻辑关系可划分为六个段落。
第一段:“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要点:门户的阴阳之道。
第二段:“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要点:“以静制动”是其法要。
第三段:“布形候气,与神俱往。”要点:身心修炼的原则是形、气与精神同在。
第四段:“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要点:技巧上从“无”入手。
第五段:“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要点:技术效果显著。
第六段:“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要点:剑理剑法能够经得住检验。
经过段落划分与要点提示,不难看出六个段落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全篇以“道”立意,以“静”为法,以“内”为功,以“无”为旨,演绎出主静、主内、通无、达道的剑术理论,把武技推向空灵境界。
两层剑论实际上是关于“有”和“无”的理论,“有”的理论以假动作为特征,“无”的理论以形气为特征。庄子已经阐述了“有”的理论,同时也涉及到了“无”的命题,而越女则给出了“无”的答案。原来“无”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布形候气,与神俱往”。这就是《越女剑论》的破点,是解开“以静制动”技术秘密的一把钥匙。这样,剑术就不再是反应、速度的比拼,而是形气、意识的布局。所以,“无”的理论离不开主内、主静,“有”的理论离不开主外、主动,内、外家的概念呼之欲出。
中国武术的内、外家之说始见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为内家拳传人王征南先生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他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有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4]128如果抛开少林、武当之争,这个定义相当准确,就是外家主动、内家主静。主动的必主外,主静的必主内。从主内、主外的角度看这两种技术,自然就是内家、外家。对比这个拳论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说剑》《越女论剑》等经典剑论中内、外家的区分已禄端倪,只是没有用概念来界定。
内、外家之争,引发了武学对于阴阳与太极哲学理解的争辩。大概是外家拳以阴阳思想为指导,内家拳以太极思想为指导。对于这两种立论基础的辩论,在《庄子说剑》与《越女论剑》中已经打下了伏笔。《庄子说剑》中“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5]353突出的是“法”,而《越女论剑》中“其道甚微而易……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3]148突出的是“道”。“有”是“法”的技术,“无”是“道”的技术。显然,作为其指导思想的“阴阳”也有不同层面的表达,“法”的层面的表达是阴阳学说,“道”的层面的表达是太极学说。
尽管阴阳学说与太极学说都是关于“阴”与“阳”两个元素相互关系的学说,仔细分析一下,还是有区别的。阴阳学说呈现的是阴与阳的对立面,太极学说呈现的是阴阳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区别在内外家拳法的实践中是符合事实的。外家的攻、守转换是两个环节,是先后关系,即使是假动作的高级技术,依然是“后发先至”的先后关系。内家的攻、守是一体化的,是即攻即守、即守即攻,在太极拳中称为“化即是发,发即是化”,是“化发一体”。即使太极拳将发放过程分解为“擎、引、松、放”[2]72四个步骤,也是由动作的节奏产生的结果,是一种操作步骤,而不是四个动作的组合,它们的关系不能改变。运用时,四步骤必须一气呵成,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都不会出现技术效果。所以,这是一个程式,不是假动作衔接的组合关系。也是因为这是一个程式,武技才能通过“布形候气,与神俱往”以契合道之阴阳形态,即太极。可见,内家拳即是太极拳,它们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称谓,从主内看称之为内家拳,从学理上看就是太极拳。
无独有偶,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刘向·说苑》卷15《指武》中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剑客鲁石公的剑法,与《越女剑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仅佐证了“无”的剑术理论的事实存在,也从另一方面补充了我们对当时武学中太极哲学思想的认识。
“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昀穆无穷,变无形像。复柔委从,如影与响,如尨之守户,如轮之逐马,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阊不及鞈,呼不及吸,足举不及集。相离若蝉翼,尚在肱北眉睫之微。曾不可以大息小,以小况大。”[6]637其大意是说,鲁石公的剑法是以静制动,已经到了“随感而发,无形无象”的境界,其运剑能不即不离的控制对方,总是抓住对方的空点击刺,而且非常轻松准确,已经超凡脱俗。
如将此文与王宗岳的太极拳理论对比一下,更加惊叹它们如出一辙。
第一段:“迫则能应,感则能动,昀穆无穷,变无形像。”说明其剑法是“以静制动”,通过听劲明确、感应灵敏、周身一家等功夫的内在修炼,已经通神达化,到了“内动不令人知”的程度。《十三势歌》:“变转虚实需留意,气便身躯不稍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2]34,《太极拳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2]25,可作参照。
第二段:“复柔委从,如影与响,如尨之守户,如轮之逐马,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讲其运剑是“以柔克刚”,能够“如影随形”般的跟紧对方,让对方不敢进、追不上、逃不掉、离不开。《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沾粘连随不丢顶”[2]37,以及《太极拳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2]25,可作参照。
第三段:“阊不及鞈,呼不及吸,足举不及集。”指其出剑是打“空点”,总是能够抓住对方“手下未上、气呼未吸、脚起未落”的空点,完成击刺。《打手歌》“引进落空合即出”[2]37,可作参照。
第四段:“相离若蝉翼,尚在肱北眉睫之微。”赞扬其落剑精准,动作轻灵,力度拿捏准确,简直是随心所欲。《太极拳论》中的“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2]25,可作参照。
第五段:“曾不可以大息小,以小况大。”夸其剑术境界已经超凡脱俗,不是那种“以大欺小”或“以小搏大”的剑术可以比拟的。《太极拳论》“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2]25,可作参照。
三篇经典剑论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两汉及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个以剑为标志的太极哲学思想在武学具体应用的高峰。
三篇剑论的内涵是一致的,就是主静、主内、通无、达道的理论体系,这是我们通过分析、判断而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如果说《庄子说剑》中的“无”还有空泛之嫌,《越女论剑》仍有玄虚的存疑,那么,当《鲁石公论剑》则把“无”的技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特别是“昀穆无穷”“复柔委从”“阊不及鞈”“相离若蝉翼”的生动描述,那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场景耀然眼前,好像在为现代太极拳所做专门的按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做出定论呢?
或许我们还在迟疑,认为三篇剑论不足以表达一个时代的武学高峰,那就要看三篇剑论是不是具有代表性,有没有这么大的涵盖面。显然,三篇剑论出自那个时代不同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且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理论高度。庄子是大思想家,作为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熟知这样的理论,可见当时剑术的普及程度。越女是剑术家,以传播剑术为业,她的表达是专业的。鲁石公是剑客,在他仗剑行天涯的人生旅程中,把剑的精彩刻印在人们的记忆里。所以,这不是三个人,而是三类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昭示着一个时代的辉煌。
时光流逝,曾经的宝剑与剑士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那个时代的38篇剑论也不知了去向。试想,如果没有剑术家的思想,剑与剑士都将黯然失色。三篇剑论是巧合,还是在冥冥之中提醒我们那段昔日的光辉?
1.《庄子说剑》中蕴含了“有”和“无”两层剑术理论,“有”的理论阐释为假动作技术,“无”的理论未做阐释。
2.《越女论剑》是关于“无”的剑术理论,注重形气“内修”,主张“以静制动”。通过进一步解读,发现“有”的技术主“动”主“外”,“无”的技术主“静”主“内”,其时,中国武术内、外家之辩已现端倪。又由于两家对阴阳哲理的理解不同,外家取阴阳转化理论,内家取阴阳互化理论,故从学理上看,内家拳就是太极拳。
3.《鲁石公论剑》描述了一个“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生动场景。
4.三篇经典剑论出自三个不同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说明中国武术历史发展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个以剑为标志的太极思想武学实践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