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

2021-01-15 16:03贾绍俊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组织

贾绍俊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决心要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来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党的百年历史特别是党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可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领导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经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锻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变化深刻,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要求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刻诠释并凸显了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艰巨、目标广泛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广泛参与才能完成。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1]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搭好“连心桥”、系好“纽带扣”,更好地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为了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的基础力量,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和“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2]。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 514.8万名,其中农牧渔民职业类党员有2 581.7万名,全国有491 748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3]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工作在“三农”事业的最前线,直接担负着落实党的政策、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的实际工作,成为党领导做好“三农”工作最基础、最广泛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需要通过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来保障推进,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坚持了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做好打基础的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党和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实施提供坚强领导力量。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为了给乡村振兴提供示范力量

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考察扶贫工作时曾生动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4]正所谓“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主攻手”和“带头人”,是重要的示范力量,打造一批优秀干部队伍是基础性的重要工作甚至是首要任务。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其中: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让他们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力量。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系统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党组织纵深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是,整体来看,特别是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和当前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队伍建设、教育管理、制度执行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一)农村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亟需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由于人们对物质财富更加关注,对个体利益更加看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深,高消费、攀比消费等影响了部分党员干部。面对多种利益诱惑,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容易放松自我管理,放纵个人行为,模糊了对党纪国法和坚守初心使命的要求,甚至有的抱着“山高皇帝远”的想法,要么在工作中消极应对,敷衍了事,不求作为,缺乏党员干部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么顶风作案、弄虚作假或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从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和要求来讲,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党组织在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群众、社会号召、带头示范等方面的能力显得不足,引领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方面的能力欠缺,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还亟需提高,这些都不利于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和领导乡村振兴工作中树立权威,也不利于发挥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还需要调整完善

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选配基层党员干部往往出现“无合适的人可选”问题。当前,一些农村地区老龄化也较为突出,农村留守的老党员较多,基层干部年龄结构上也是以中老年为主体,青壮年相对较少。比如:以有的学者调查某个村庄为例,该村共有党员30人,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80岁以上的有5个,“80后”和“90后”的年轻党员基本没有,并且最近8年来只发展了一名47岁的党员。[5]除了年龄结构不合理外,一些农村地区在男女比例上、学历结构上和现代化办公等能力上都存在不适应当前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要求问题,不少地区农村“两委”干部整体学历较低,初中、高中学历的占比最多,拥有大学专科、本科和以上学历的较少。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现代化办公能力不足等问题又会体现为这些党员干部在决策、咨询、监督、引领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不足,最终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的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素养、专业能力得到新的提升,由此也凸显了当前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规范化程度得到较大提升,但是有的农村地区在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步伐整体上与推进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步伐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农村党建教育在空间的拓展、时间的延展、载体的发展层面相对不足,教育主要集中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议、素质拓展活动等传统形式上,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覆盖力度不足,智慧党建的发展还显得有些缓慢。相对城市特别是发达城市,农村邀请专家对党员授课的几率和频率都较低,很多党员干部忙于自家事务主观上也不愿意主动外出参观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也主要是集中在对上级党组织通知的内容和有关文件等“规定动作”上,主动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国家法律法规等“自选动作”太少,这种情况下农村党员干部适应乡村振兴的能力就会因缺乏文化知识方面支撑而难以有效提升。

(四) 农村部分基层党建制度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6],制度一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7]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最关键也是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正是在于制度的执行上。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还不能做到懂法明规,对制度的权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尚需加强,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制度执行上存在的“宽松软”情况还没有得到消除。比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年9月28日公布的信息中,山东省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原党委书记王金、原镇长赵合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浮于表面、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对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和“自来水”安装问题不及时给以解决,对党纪法规置若罔闻,最终受到严肃处理。[8]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可知,抓住制度落实和执行就抓住了制度治党的关键,但是,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故意绕开制度、回避制度规范等问题,而制度执行不到位,最终必然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的实际效果,也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造成阻碍。

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路径来看,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为指导,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优化队伍组织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力等方面全面提高农村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的实际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领导和政治保障。

(一)提升党性修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领导力量

长期以来,农村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消极腐败等问题,与农村地区和乡村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有关,与农村地区宗法政治文化传统长期影响等也有关,但在根本上还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缺失造成的。因此,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党建工作必须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首先,加强政治修养,坚定理想理念。通过党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初心意识和宗旨意识,促进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服务“三农”事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要把全面从严治党向乡村社会延伸,压实农村建党工作的政治责任,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情感上关心、亲近群众,成为带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好干部。其次,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文化水平。通过各种学习教育方式促进农村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指导实践。再次,改进作风修养,塑造良好品格。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主动实践、积极工作、竭力贡献,不断提升政治品格和党性修养,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力量。

(二)优化组织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组织保障

针对农村党员干部中年龄结构出现中年和老年偏多、综合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等情况,除了继续加强现有党员的教育培训之外,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要的是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为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选配合格的干部人才。当前,农村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通过加强对干部的考察、考核及时清退一批消极腐败分子和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消解因这些干部造成损害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的严重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发掘优秀年轻人才,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基本要求,从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通过优化年龄和学历结构,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组织力、凝聚力和示范力都强的基层战斗堡垒。同时,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选好配强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县乡领导班子,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领导好乡村振兴打下基础。在乡村振兴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中还要重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尊重知识和创新,从制度建设保证真心服务“三农”工作并且特别能干事的年轻干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尖兵连”“突击队”,让优秀的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岗位,把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各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以来,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组织引导和带头示范作用,让各种人才和各类组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贡献力量。

(三) 改进教育管理,为乡村振兴塑造合格干部队伍

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牵涉到农村党建实效,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改进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当前,一方面,在基本教育管理上,要进行改革创新,特别是要重视消解部分农村地区长期受到宗法关系影响等而形成的官本位和家长制等不良作风,要坚持党内民主,发挥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优势,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搞“家长制”,违背党内民主原则;要积极畅通各种信息化渠道,及时听取基层群众和普通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在教育的手段上,要扩展多种渠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办网上培训、网上课堂,让党员能及时且方便地获取知识,利用手机APP、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载体和媒体,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要综合多种方式,采取分类培训与支部活动相结合,运用理论学习、典型宣传、素质扩展等形式,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在教育工作的内容上,要加强党的建设理论教育,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9]、党内法规制度等作为党的教育重要内容,利用多种资源,使农村党员在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责任意识,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克服“本领恐慌”,以坚实有力的教育管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优秀干部队伍。

(四)强化制度执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从严治党和制度治党的关键是增强制度执行力,让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作用得以彰显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违反制度的贪腐干部要“零容忍”,指出增强制度执行力要“保证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1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战略布局中,特别是结合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各地农村党建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制度执行和监督的具体办法,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增强制度执行力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增强农村党的建设制度执行力,提高制度权威,除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教育之外,重要的是结合党领导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来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有关农村党建工作的制度法规,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的权力运行机制,畅通各种监督渠道,在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形成农民群众、党员干部、媒体机构、上级党组织协同监督的体制机制,发挥制度在规范、引导党员干部作风行为方面的硬约束作用,让权力真正为民所用,让干部真正服务人民群众和乡村振兴事业,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结语

从党的建设百年历史来看,党领导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发展到哪里,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同样,从党领导“三农”工作的长期经验可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党领导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此而展开对当前农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突出问题的分析,结合这些问题思考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组织
党员干部新书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