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昭羽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咸阳710119)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非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即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寓于专业思想政治课堂之外、在社会实践或日常工作学习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重点关注、受教育者没有明确感知被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1]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类课堂通常由各个班级甚至不同专业学生组成,专业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人,而辅导员面对的是广泛而更加精细的学生群体,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微观教育”,弥补思想政治课上的缺失,实现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对“全程育人”而言,辅导员除了抓“两头”——开学迎新教育、毕业就业指导以外,中间的教育过程更为丰富和长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业科研,给予帮助和指导;在各项服务管理中熟悉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全方位育人”更能够凸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所以辅导员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工队伍建设以及辅导员职业素养发展、学生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作为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其实践身份具有复合性、施教意识具有多重性、素质要求具有全面性。在教育实践的开展过程中,辅导员是相关实践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等,既要有“目的性”地开展活动,又要以“朋辈感”的身份参与活动;既有主体意识,同时又在施教过程中隐蔽了隐性教育意图,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感人;既能够发挥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协调作用,又能够时刻以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引导教育学生,在“不言”中开展浅隐性教育。[2]因此辅导员是开展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合适的人选。
辅导员通过各种有效的社交渠道参与到学生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学生。同时辅导员还要关注新媒体时代下的大众传播经验,能够迅速接触到大众传媒信息,将自己筛选、过滤后的内容传播出去,扭转偏差信息、改正有害信息。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舆论监督能力,也需要担当起网络空间的“把关人”或者说“守门人”的角色,将符合群体规范、有积极正向意义的内容传播弘扬出去。若辅导员能够成功地成为学生的“意见领袖”,学生对其身份的认同则会更加强烈。
1.文化活动
集体性文化活动是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如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即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开端,辅导员可以设置富有趣味性的“破冰游戏”来带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进行集体生活教育以及团队协作意识教育。
2.文体活动
辅导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在相同的活动氛围中,学生身份相同、认知相似、感知相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可通过群体间的感染、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个体形象的凸显而产生较强的感染机制。
1.学生干部沙龙
辅导员应定期开展学生干部沙龙,以游戏、团建、读书会等形式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与学生干部定期的交流、讨论,向学生干部传达积极向上的理念,助其开阔心胸、提升格局,较好发挥朋辈互助作用。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日常互动多、交流多,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辅导员通过开展小型班团沙龙,可以让学生干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其他同学。
2.立榜样、树典型
虽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相对缓慢,但其产生的效果却是长久而深刻的,教育者接受隐性思想政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无意识、延迟性的模仿。[1]206在这个机制中,模仿的对象尤为重要,辅导员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教育实践。
首先,辅导员掌握着历届学生较全面的情况,可以大力开展优秀在校生、毕业生演讲或组织小型交流沙龙等活动。抓好“优秀学生资源”,发挥优秀学生的“扶帮带”作用。同龄人、同专业背景甚至同经历的人相较于老师的教育引导更具说服力和趣味性,他们彼此间能够迅速拉近心理距离。其次,在“流量经济和粉丝文化”盛行的当代,大众传媒树立起来的明星形象纷繁复杂。作为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速生的网络偶像,可以通过学生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多媒体平台推出文章,引导学生汲取榜样力量。
高校辅导员应当科学认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显性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作为根基,培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作为“德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角色和“德育过程”中最贴近学生的人,辅导员还应当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网络意见领袖”,提升自己的“融媒体”能力,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课堂上单向传授改为线上线下可操作的全程互动式传播。网络意见领袖的态度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素质、政治态度等有着风向标式的影响。[3]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等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辅导员工作具有方式灵活、空间广阔、时间从容的特点,同时辅导员的身份也有利于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的目的,是打通隐性思想教育通道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