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以本地品种选育选配为主,选择血缘关系较远的优质种羊进行配种,防止近亲繁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杜泊、萨福克、德国美利奴等品种公羊进行经济杂交。农区舍饲条件下,一只母羊每年提供2.5 只羔羊是基本的盈利点,这就要求母羊均衡2 年3 产或3 年5 产。养殖场(户)可选择早期生长发育快、肉质好、体型好的品种作父本(如杜泊、萨福克、鲁西黑头羊、德国美利奴羊等),与多胎多羔母本(如小尾寒羊、湖羊等)进行杂交,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羔羊增重速度、饲料报酬,使杂交羔羊育肥期的日增重达300 g/d以上,羔羊5月龄体重达到50 kg出栏体重。
肉羊选种时,一般要求种公羊体格大,体质结实、健壮,腿要高,前胸要宽,身腰长,后裆有适当空隙,善于行走,爬跨时稳当,睾丸发育匀称,性欲旺盛,生殖系统无缺陷和疾病。种母羊要求体大结实,腰长腿高,善于行走,嘴宽,采食性能良好,后躯大,后裆宽,乳房发育良好,精神旺盛。为了选择好种用羊,平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如登记种羊的生产性能、外貌特征,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一岁龄体重及产毛重、净毛量、羊毛长度等,以进行对比和判断。肉羊选配时,一是按等级选配。以优配优,以优配中,以优配差,以中配中,以中配差。公羊的等级应高于母羊,最低也应与母羊相同,而不应低于母羊。二是按年龄选配。公羊年龄应大于母羊或与母羊同龄。三是按血缘选配。血缘过近(嫡亲、近亲)的公母羊不宜交配。
围产期母羊应减少水分含量较高的青贮及块根、块茎类饲料的饲喂量,每日饲喂量要控制在800 g 以下;增加优质干草及精补料饲喂量,精补料每日饲喂量达600 g以上;同时为羊只提供干燥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母羊产后应增加青贮等多汁饲料的饲喂量,每日饲喂量提高到1 000 g左右,并适当增加精补料的饲喂量达700 g左右,促进母羊产后体况快速恢复,膘情达七成以上。羔羊断奶后,母羊适时配种,尽量做到产后70 d内怀孕。如果哺乳期母羊体况差,影响发情,需催情补饲,产后40 d左右在原有日粮的基础上饲喂300~500 g 玉米等能量饲料,自由采食优质干草,起到催情作用。
羔羊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羔羊早期培育中,代乳品和开食料的使用尤为关键。羔羊出生后1~7 日龄进食母乳,7~14日龄由母乳逐步过渡为代乳品,15日龄后彻底过渡为代乳品,20日龄自由采食羔羊开食料。代乳粉的饲喂方法为:用煮沸后冷却至50 ℃的热水按“代乳粉∶水=1∶5~7”冲泡,再冷却至40℃左右饲喂。15日龄起每日饲喂3次,30~60日龄每日饲喂2 次,每次饲喂后及时用干净的毛巾将羔羊嘴边的乳液擦拭干净。羔羊20 日龄后逐步适应采食固体饲料,开食料配方为玉米70%、饼粕类20%、麸皮5%、杂粕3.5%、食盐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1%。日粮配方可根据羔羊体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羔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在60~90 日龄停止饲喂液体料,进入育肥期。
依照生理阶段和用途将羊群划分为哺乳羔羊、生长育肥羊、妊娠母羊、泌乳母羊、种用公羊。养殖场(户)应按照性别、年龄、体重、体况等分群饲养,单独配制日粮。健康无病的羔羊、淘汰公羊、淘汰母羊均可用来育肥。在制定肉用绵羊日粮配方时,要根据不同体重或生理阶段来确定干物质、能量、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关参数可参阅《中国肉用绵羊营养需要》。应选当地营养丰富且相对便宜的饲料,注重饲草、青贮饲料、农作物以及农作物副产品等多元化饲料资源的合理搭配,在不影响羊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粗饲料可选用青干草、青绿饲料、农作物秸秆等,一般情况下应高于日粮总干物质的40%,以保证肉羊的正常生理机能。精饲料应选用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较少的饲料,为肉羊提供大部分的能量、蛋白质需要,一般情况下应低于日粮总干物质的60%。添加剂一般包括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益生菌等,约占日粮干物质的1%。部分地区可根据当地可利用饲草料资源特点,选用饲料桑、杂交构树、饲用苎麻、饲用油菜等鲜喂或加工后饲喂。
将新鲜青绿饲料切段装入青贮窖或青贮袋,密闭压实后经过生物发酵作用,即可制成具有特殊芳香气味且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肉羊的效果优于不带穗的秸秆青贮(黄贮),在玉米籽实达到乳熟后期时收割,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含量最高能达30%以上。青贮季节将整株玉米切段约1 cm,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5 d以内)将青贮入窖并填满,采用履带拖拉机压实,然后及时用塑料模封闭、压土,保持窖内的厌氧环境,2个月后可以开窖取用。开窖取用青贮,应保持一种“掌子面”形态。袋装青贮随用随取,取后密封,预防青贮的二次发酵。青贮饲料应根据羊的生理阶段确定用量,羊只从40日龄开始使用,占日粮的20%~30%,当体重达到40 kg时,逐步增加用量;繁殖母羊日粮中的青贮饲料用量可以提高到30%~60%;对于泌乳母羊,青贮饲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泌乳羊及羔羊的生长发育。
羊作为反刍动物,其消化器官具有利用粗饲料的能力,粗饲料饲喂量不足容易引起黄膘病与尿结石。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有效降低饲养成本,但是营养素含量低,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有好的饲喂效果。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花生秧等都可以作为粗饲料饲喂肉羊。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的方法有很多,在此介绍两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一是铡短揉碎。将玉米秸秆揉碎或者压制成颗粒饲料,加入全混合日粮中(在日粮中占比为20%~30%),可以改善适口性,减少浪费。二是利用益生菌与酶制剂发酵干秸秆。选择适宜的益生菌如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在封闭的环境内发酵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同时添加尿素等非蛋白氮物质及麸皮等农副产品,可将粗蛋白含量提高至10%以上,发酵时水分应调节至45%左右并密封发酵。也可针对性地选择复合酶制剂喷洒到秸秆上,放置1~2 h 后饲喂,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每千克增重成本可降低1~2 元。利用铡短与粉碎的物理方法及生物发酵方法均有利于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肉羊养殖场(户)应建立科学的定期消毒、免疫接种、定期驱虫及隔离检疫制度,加强常见病防治,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损失。一是做好消毒。消毒药可用生石灰、烧碱、有机氯制剂、络合碘、季铵盐类等。场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和消毒间,定期更换消毒池中的药剂。定期对羊舍、用具等进行消毒,消毒前应清除场区内各种污物,清扫干净并洒水压尘,喷洒消毒药要不留死角。原则上不允许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养殖场区,特殊情况需进场的,人员必须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胶鞋,车辆器具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场。二是做好免疫。养殖场要根据本地区易发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口蹄疫疫苗、三联四防疫苗一年打2次,小反刍兽疫疫苗三年打1 次,布病严重地区(一类地区)布病疫苗一年打1次,羊痘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一年打1次。三是做好驱虫。一般情况下每年在春秋两季定期给羊群进行2次预防性药物驱虫。可按照每千克体重15 mg 内服丙硫咪唑,同时用0.1%伊维菌素注射液按照每千克体重0.2 mL 肌肉注射,对体内寄生虫有较好的驱杀作用。杀灭体外寄生虫可采用药浴方式,常用的药剂为0.5%敌百虫溶液、螨净溶液。四是做好检疫和无害化处理。从外地购羊时,需了解购入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羊群健康状况,必须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才可购入。新购羊要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隔离观察,确定是否健康,并根据需要完成相应免疫注射、驱虫后方可混群饲养。病羊隔离治疗痊愈后可并入大群饲养。病死羊必须查明原因后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贩卖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