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1-15 02:07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范类钢琴专业

陈 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武汉 430205)

一、引言

自2017年10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发文字号:教师[2017]13号,到2018年1月,师范类认证工作正式部署并在全国范围全面启动,再到现如今各高等院校都如火如荼地参照着《办法》和认证标准展开了师范类认证这项重要工作。依据《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师范类专业必须严格按照认证标准来进行评估与认证,由此对师范类专业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与更高要求,参照系统且细致的各项评价指标与认证条件,《钢琴即兴伴奏》这门音乐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迫在眉睫。

二、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解读

2012年2月,为了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教师专业的标准体系,教育部研究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称《专业标准》),发文字号:教师[2012]1号。2014年8月,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发文字号:教师[2014]5号。可见,近年来,教育部在培养合格教育师资力量以及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有效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育逐步向规范化、综合化和卓越化方向发展。相比之前的改革举措,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从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的改革,是有计划地逐层推进到我国所有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现出我国师范类专业的高标准、严要求,旨在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人才的决心与意志。

所谓“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认证的核心在于确认该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达到对应行业认可的既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要求。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我国教师教育主要行政管理部门针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发展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作出的顶层政策设计。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是教育部在我国教师教育走向规范化、综合化与开放化的大背景下,基于对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整体办学现状的全面调研后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以OBE(Outcome Based on Educationg)教育理论为指导,笔者拟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以生为本”、“学践融合”与“以评促改”三方面对师范类认证进行解读。

(一)以生为本

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发展与延伸。

首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每个学生个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否受到教师的关注,成为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对象;或是否能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真正理解“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才能实现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能自主学习,实现从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转变。

其次,从学校层面上来看,我校是一所省属师范类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学校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应更加重视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以生为本”出发,以师范生能力培养要求为标准,帮扶音乐学专业改善和充实教育教学资源。

第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直接牵涉到基础教育人才的输送质量。师范类认证中聚焦的是“专业”,关注的中心是“学生”。只有充分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因此,专业课教学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服务全体学生为主要任务,为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创造尽可能良好的条件。

(二)学践融合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的级别对毕业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明确要求。目前在师范类认证的背景下,我校音乐学专业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为导向,全方位推进学践融合,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是课程教学中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都与其密切相关。基于OBE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应尤其应注重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岗位要求,是否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上符合培养预期上。可见,毕业要求直接支撑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各门课程与毕业要求相匹配,将学践融合细化落实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

实践教学不仅仅包含课内实践,还包含课外实践与校外实践。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重点完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针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师范专业技能,结合课内、课外以及校外实践,推进和完善“学践融合”机制,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围绕师范专业能力培养各个环节有效进行。

(三)以评促改

《办法》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当合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办法》还在认证理念中明确指出:“持续改进,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可见,师范类认证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才是目的。也就是说,师范类认证不是一次性的考核,更不是走过场,而是针对高校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剖析,进行改革。其认证程序为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的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的监测。第二和第三级采取专家进校现场考查的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态进行周期性的认证,认证程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为“整改提高”,这与高校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提出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十六字方针是相一致的。

由此,在师范类认证背景下,要直面音乐学专业发展中师范教育特色、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毕业要求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认真对标进行整改与调整,把师范类认证作为挑战和机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处理好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关系,将“以评促改”落到实处。

三、教学评估与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音乐学专业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与水平是检验其基础音乐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秉着“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围绕“钢琴即兴伴奏”为中心,建立具有创新价值的综合课程体系是可行且必要的。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对不同级别的师范生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上都有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要达到国家教育部的师范教育办学要求,顺利通过认证,就必须严格按照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对标进行改革。据此,在师范类认证的背景下,笔者以中学音乐基础教学为立足点,针对我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现状,主要从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学会反思与沟通合作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素养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之“学科素养”要求学生“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办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学的全部内容,即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四个方面的实践与训练,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逐层推进钢琴即兴伴奏与其他关联课程的融合,由浅入深地构成整体有序的综合教学体系,并进一步深入探究跨学科领域,关注中学音乐基础教育“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内涵,了解基础音乐教学中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够推进音乐基础在美育与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学科素养方面对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情况较好,与钢琴、声乐、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以及教学法等关联课程的融合与教改正在实施中,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推进。

(二)教学能力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之“教学能力”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我校音乐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一线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后备人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音乐学专业核心课程,在一线音乐教育与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检验音乐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综合水平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也是重要检验指标之一。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学生能否依据音乐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是本门课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由此,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更多侧重于学生教学技术能力的训练,以及加入融合教学法等其他多门课程的教育实践锻炼环节是该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如运用合作课堂、混合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进行课堂内外的教育实践与体验,更好地从专业技能层面与综合能力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反思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之“学会反思”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针对音乐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基础教育教学岗位上必须具备的教学反思能力要求,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需要借助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让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组织学生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进行探论与分析,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得到解决方案并完善与整改教学思路与内容。在教学反思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探究与讨论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对于学生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主要从感知环节、理解环节、重组环节以及验证环节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找策略,最后形成新策略并进行实操检验,得到结论。由此,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断思考与创新,拓宽教学思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与完善学生的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四)沟通合作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之“沟通合作”要求学生“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中学音乐教学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为只有沟通顺畅、师生间配合默契,才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怎样参与,参与多少都会影响音乐课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音乐学专业学生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掌握沟通与合作的技能,在实际基础音乐教学中能运用沟通协作完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发展。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合作式实践作为重要的实践体验方式,按照分组原则结合模拟课堂来完成课堂内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在课程的教学创新上,结合讲台与舞台,让学生有更多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在专业技能展示与实践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式完成小组合作与多方合作,达到共同学习与进步。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建构

(一)多课程融合教学

在师范类认证的标准与要求下来反思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相关联的其他课程与之的衔接与融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以及脱节式教学,调整与优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做好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上游”与“下游”关联课程的衔接与融合,使有限的学时尽可能得到优化。

1.视唱练耳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需要基于一段旋律谱,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品的即兴创编与演奏。学生的视唱水平与视奏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琴即兴伴奏的第一环节,即熟悉音乐作品环节。

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过程中,首调概念非常重要。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在强调固定音高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首调概念与实践训练,为后期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在目前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明显存在着学生在固定音概念与首调概念的转换中很难适应,错误率较高的情况,尤其以自幼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问题最为突出。此外,五线谱的首调视唱、视奏,看谱唱词以及五线谱实时移调都是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弱势所在,自弹自唱中的音准问题也比较明显。

笔者建议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将首调概念视唱训练加强,同时更多地让学生在视唱谱上不仅能够熟悉简谱的移调,也能熟练掌握五线谱的移调,并能够结合钢琴键盘完成简单的视唱与伴奏弹唱,在视唱五线谱的首调训练中应结合简单的伴奏,同时通过带旋律伴奏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与能力。

2.和声曲式

钢琴即兴伴奏的原理简单说就是“怎么弹和声”的问题。但是,和声问题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单纯问题,怎么弹和声首先涉及到和声的选配,和声选配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能够分析作品与理解作品的基本能力,然后要将选配的和弦用相应的形式弹奏与呈现出来,也就是根据和声选配、依据作品分析结果,选择合理、合适的音型,最后还有如何弹奏音型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可见,钢琴即兴伴奏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弹什么和声,第二是怎么弹和声。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实质上应该可以理解为:用适合歌曲表现所需要的伴奏音型去弹奏歌曲旋律所提供和暗示的和声内涵。

和声知识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键盘和声方面,与实际和声课上所训练的四部和声写作是有一定区别的。键盘和声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学生除了要了解和弦的基本结构以及使用原则,还需要在具体的旋律进行中具有选择合理和弦的配置能力。因为钢琴伴奏是建立在和声建构基础之上的多声部组织形式,键盘和声要求学生掌握和弦结构与各种和弦之间排列规则的应用能力,是学生能否完成好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重要因素。

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与和声曲式课程的融合教学方面,笔者建议在和声课教学中除了完成传统和声与曲式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外,应加强学生键盘和声与理论分析实践能力的训练。首先,在了解和弦基本结构及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感受音乐的横向旋律线与纵向的空间感,音乐情绪变化与音乐色彩的差异;其次,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能够按照钢琴即兴伴奏的原理完成基本的和声配置,依据旋律发展需要而不是四部和声习题式的配置要求;第三,学生能够用耳朵和内心听觉区分和声变化,能够在编配中找到问题并加以校正与修改;最后,能够熟练掌握键盘和声编排的基本规律,熟练弹奏24个大小调上I-IV-V-V7-I的正三和弦连接,实时转换调式调性,通过视觉、听觉以及思维的协调,完成好辅助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期准备工作。

3.钢琴基础

钢琴基础课程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同步教学设想,是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体系优化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基本都是孤立单一的模式,钢琴基础主要教会学生钢琴弹奏技巧以及完成独立钢琴音乐作品,考核标准是学生弹奏钢琴作品的技术难度与作品表现等方面;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前期钢琴基础课程后面开设,针对学生钢琴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手指能力有限,与此同时学生们没有接受系统的24个大小调熟练弹奏训练,键盘和声基本处于不会的情况,课程在实践中面临着困难重重。

在师范类认证的背景下,钢琴基础课程应该从应用钢琴实践的教学方向出发,而不是从培养钢琴演奏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师范认证标准中对中学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做好前后期的无缝对接,在教学上形成互补与相互渗透。

在钢琴基础与钢琴即兴伴奏同步教学上笔者建议,首先,在基本练习方面,通过调式调性的键盘练习代替传统的哈农手指练习,要求学生掌握24个大小调的音阶、I级、IV级、V级的三琶音与三和弦,熟练掌握24个大小调正三和弦连接;其次,在练习曲弹奏上,加入移调训练,以《车尔尼钢琴初步练习曲》(作品599)为例,要求学生能够完成近关系4-5个调的实时转换。最后,在钢琴作品的教学中融入基本的和声、曲式、伴奏织体以及视唱、视奏等相关联课程的综合讲解与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与钢琴基础课程的同步教学,在以培养中学教育教学人才的明确目标下是可行且必要的教学改革设想,是一种整合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同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重点从技术转换到实践,从专业人才的培养转换到师范人才的培养,从单一的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提升,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以及其他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衔接与准备。

(二)教学模式多样化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能够更好地围绕师范专业能力培养各个环节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应该打开传统教学思路,不能将教学模式单一化,而应该适应不同教学情况与需要,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并存与融合。据此理念,笔者设计了“教师精讲+配弹示范+合作课堂+混合课堂”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模式。

1.传统课堂

“教师精讲”与“配弹示范”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延续传统课堂中教师统一讲解与教学示范的必要教学环节,即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讲授钢琴即兴伴奏相关基本概念、原理、歌曲编配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等内容,并在实践环节完成包括调式调性、和弦选配、音型编配以及配弹示范等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

在保留传统课堂中的必要教学环节外,笔者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为目标,在正式上课以前布置好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一般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包括熟悉指定音乐作品的音乐旋律、风格特征、调式调性、和弦选配、音型编配以及配弹等方面的学习内容。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与主动学习,在教师讲解新课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听课,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合作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非常适用的学习方式,且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之“沟通合作”。合作课堂让学生们从大的班级环境转换到小组合作环境,人人都是主人公,人人都要起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以及沟通协作的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合作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合理分组。所谓合理分组,即按照一定的优势互补原则,将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兼顾“高、中、低”三个水平层面进行人员分配,每个小组成员为5人,至少包含“理论、舞蹈、声乐、钢琴、器乐”5个主方向中的3人,并确定好组长与组员的任务与分工,让每位学生都在本小组中有明确的任务与方向,小组成员间专业与优势互补,能顺利展开合作式学习。

合作课堂第个二环节,主要是课堂交流。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回课,时间为8-10分钟。回课完成后进入小组交流阶段,由其他小组对回课小组的回课情况、回课质量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疑问,由回课小组解答,由此来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促进生生合作。

合作课堂的最后环节为教师反馈与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小组集体学习与回课情况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促进小组成员更好地沟通与协作,提高小组凝聚力,达到让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目标。在合作课堂的评价上,笔者建议应该丰富评价手段,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把更多的评价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以小组自评、组建互评等形式来丰富评价效果,学会共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

3.混合课堂

钢琴即兴伴奏混合课堂教学,主要依托各种教学平台、各大教学BBS论坛以及优质共享经典网络教学资源等线上资源,借助QQ群、微信群、QQ课堂以及腾讯会议等网络程序,结合传统线下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的混合运用,形成具有实时性与科技性的新混合课堂教学模式。

混合课堂的优势在于可以补充传统线下课堂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整合,借助互联网优势可以更高效率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钢琴即兴伴奏课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预习任务,例如熟悉音乐作品、简单分析与编配等,提前让学生进入到学习与思考环节;课中可以通过课程群实时发布教学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更清楚知识点的脉络,使教学讲解更清晰易懂,同时还可以兼顾进度较慢的同学进行课后补习;课后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或软件平台,对学生课后练习与实践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学生通过视频连线或上传视频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审阅与答疑,能够更高效与高质量地完成教学进度。

五、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音乐学专业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与水平,是检验学生能否胜任中学音乐教育岗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认真解读《办法》,对照认证标准与要求实施课程改革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在明确我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的前提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要从“师范性”出发,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师范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与素养,与此同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锻炼学生沟通与协作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符合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岗位需求的师范人才。

猜你喜欢
师范类钢琴专业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纸钢琴
钢琴
排球选项课师资水平及场地利用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师范类院校为例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