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张建会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2]并提出一系列要求。多年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始终坚持政治高度、文化厚度、科学尺度、情感温度和创新力度,[3]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办好思政课,才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4]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高度,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强化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4]学校要构建一支以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线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思政研究管理人员及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群团工作人员、学校关工委成员等为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用政治素质过硬,即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立场正确,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本领,从而努力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育人,确保思政工作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5]以文化厚度完善三全育人,必须站在社会主义文化高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6]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使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使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注重把握校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度完善文化育人。
学校立足于区域、行业广集深挖文化资源,形成“四大特色文化”并使之融入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达到以文育人。通过系列校园文化工程达到情境育人;打造“天医星文化库”,组织编写《医者 有星在天——天医星文化研究》《“天医星”淮医文化读本》《“天医星”护理文化读本》《“天医星”恩来故事品读》《“天医星”医学教育品牌百问百答(青年读本)》等特色校本文化教材,增强师生爱党情愫、爱国情怀、爱校情结。
学校积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性与独特性,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洗礼。在思政课程改革和创新中,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丰富性,彰显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和话语亲和力,使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提升,形成全面育人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7]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好情感因素,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
坚持“用良心办教育”,提出并实施一系列举措:让思政课教材有温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精心设计与有序引导,科学编写特色文化丛书,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进教育教学;让“一瓢水教育法”有温度,要求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应像园丁侍弄花圃一样,慢功出细活,一瓢水一瓢水浇,既要浇足浇透,又要持之以恒浇出规律般的节奏,浇出文火般的慢功。这些措施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充分感受思政教学的温暖,更好地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坚持以“适度”的教育去开展“适合”的教育,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因专业、职业施教,因人才培养目标施教,抓住课堂“主阵地”,用好教学“主渠道”,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同时,将思政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把思政“基因”融入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做到为师有“道”、凡课有“观”、育人以“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因此,要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紧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趋势,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德育、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0]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协同推进“教书”与“育人”,不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更不能“重智育”轻“德育”。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主要任务,必须严格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立足于立德树人,充分利用好思政教学这个主阵地,给予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精神需求,于其它课程协同推进,共同育人。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政治高度抓落实,学校党委主要领导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党建带思政,以文化润思政,以专业承载思政、思政铸魂专业。深入学生宿舍倾听学生想法与要求,了解学生所需所盼所忧,将学生关心的实训教学、实验课程、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作为切入点,认真进行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体系搭建、价值观塑造、教育引导学生秉承“护爱生命、修身明理”,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笃学笃行的学风,自我学习教育、自我管理服务,从而培养德才兼备专业人才。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1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新形势、学生新特点而创造性的开展。因此,坚持创新力度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机制和课程思政方面协同推进、全面创新。
为促进“三全育人”的实施,还要加大创新力度,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思政教育过程创新的重要载体。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为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和发展,应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守正创新中,需要切实注重整体谋划和系统重塑与全面提升,基于系统性的互联理论认知与方法应用,将其与实践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大数据为核心的思政教育新模式。需要以系统性的理念更新路线、一致性的多元主体融合、互联互通性的全域拓展、即时高效性的互动参与、优化智慧性的创新过程、可测量性的实效提升,实现思政教育过程的创新。
只有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才能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这就需要以思政教育机制为引领,通过育人方式的创新,在思政教育机制上不断优化。切实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思政工作主导权,全面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将内部制度关系要理顺。在育人方式创新时,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既要做到全员育人,又要做到全程育人,还要做到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优势,注重知识育人和价值育人的协同推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业务能力与表率作用去熏染和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矢志不渝地跟党走、听党话,将个人价值与梦想与中国梦、民族复兴有效统一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课程思政的创新是对思政教育载体创新的有效途径,需要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这三者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创新课程思政。第一课堂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运用动画、图片、影像等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交互性、网络性较强的育人方式,切实注重课堂教学的引领、感染和熏染。在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积极有效地融入,充分彰显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完美结合;第二课堂主要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融入到实境实训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等相关育人体系,通过掌握学生成长轨迹,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成长服务,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第三课堂较多的是以网络思政教育为主的网络思政课堂,利用新媒体平台,成立新媒体办公室,推动思政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迅速抢占网络思政工作的制高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