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洺
(佳木斯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高校新媒体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并产生了重度依赖。与此同时,在网络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一些负面的、不健康的内容也随之进入到了高校学生的视野中。因此,加强思政教育,阻断谣言传播,做好舆情引导是每一个高校团组织新媒体面临的严峻挑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团组织新媒体如何建设,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是近阶段较为紧迫的任务。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舆论环境越发复杂,高校只有及时抢占网络阵地,准确把握舆论战场,才能实现对青年人的有效引领,才能让每一个青年人都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以“两微一抖”为主要渠道的宣传形式逐渐突出,紧随其后的还有如哔哩哔哩等青少年喜爱的视频平台异军突起。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涌入,网络环境发生变革,完成了从网页单一的推荐式到中期的用户与用户信息交互式再到如今网页与用户交互式的转换。
早期的高校信息传播形式主要以校报和校园广播站为主。如今,“两微一抖”的出现为师生之间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信息传播也更加通畅,基本实现了跨地区的全国性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原有门户网站的局限性,通过微信推送和网站接入可以让青年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与学校的互动之中,后台留言也可以让青年学生更好地发表自己对于学校的建议,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这是之前门户网站所不具备的优势。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推送及时传播给每一个关注用户,不仅限于学校师生、毕业校友,还包括其他有关人员,利用图文结合、音效接入的方式更好地加强了传播能力。抖音则更适合现代青年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青年学生可以利用课间、课后的碎片时间,及时迅速地获取信息。自疫情以来,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居家生活成为常态,这也让新媒体融入了更多人的生活之中,网民群体变得更加广泛。由于手机操作方便快捷,许多人逐渐习惯通过手机查看疫情信息和新闻报道。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在媒体传播中的地位逐渐升高。
随着新媒体地位的提高,众多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甚至会故意散播一些虚假消息,让网络环境更加复杂,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当代高校学生涉世未深,正处于三观重塑阶段,对于国家大事、国际局势、种族歧视等热点问题更加有自己的看法,也更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这就更需要高校团组织新媒体在面临重大问题时进行舆论引导。由于新时代的融媒体平台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高校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的意见、情绪和态度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表达,使高校舆论客体呈现多元化和集中化特征,高校舆论环境异常活跃和复杂。
高校新媒体是由校园新媒体团队负责,校团委进行最终审核推送的校园运营新形式。新媒体行业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校园里往往还没有成熟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多数是由传统校园团队组合而来,如校园报纸、广播站、记者团等。少数新成立的团队不专业,缺少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体系,负责教师也大多非新媒体或传播专业方面的人才,对新媒体工作知之甚少,多是完成任务式推送,并不了解青年学生所喜爱的推送形式。因运营团队的原因,如今,团属新媒体大多不能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难以做出青年学生真正喜闻乐见的作品。
不仅要面对团队建设困难和青年学生喜爱度缺失的问题,高校团组织新媒体还面临着如今网络形势多元化的困境。全球化网络时代,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不断对我国原有理念进行冲击,在带来新思潮、新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释放自我和过于追求刺激等不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毒瘤,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引导,就会使青年学生迷失自我、过于偏激,同时,舆论的冲击也容易导致青年学生难以辨别真假。有些网络信息一味追求流量,“标题党”吸引眼球,但通篇都是无意义的内容,这种垃圾内容大量占用了青年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一些媒体甚至为了利益进行造谣,发出一些反主流的言论。如何让青年学生相信平台发送内容的权威性,如何进行辟谣,如何向学生传达主流思想,这都是如今高校团属新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
新媒体有力地拓宽了共青团社会动员工作范围,使共青团工作不再是浮于表面,不再是象征性意义。要遵守新媒体道德,绝不为了流量而取悦用户,阻碍反主流、不健康的内容,做青年学生的守卫军。全平台全面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舆论阵地,努力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形成“组织强化+线上线下交互”新形式,动员每一位团员青年参与到共青团事业中来。
积极建立高校新媒体体系,为学生谋取更好的发展前途。一是帮助学生调节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时间,比如通过高校与传媒类企业合作,给予团队学生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二是建立完整的干事储备机制,防止出现断层现象,充分利用共青团号召力,从二级学院推荐优秀学生,开展技能培训,补足后备军。
坚持以传递主流声音为目标,以做出青年学生喜爱的作品为导向,强化团属媒体在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青年学生愿意观看、愿意了解、愿意参与。深入把握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发展新趋势,努力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团的威信力,让团的光辉时刻照耀在每一位团员青年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