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雯
颈深部感染是颈深筋膜浅层深面的组织感染,常继发于头、面、颈部和上呼吸道感染,也继发于全身性感染,尽管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手段的应用下,颈深部感染仍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气道梗阻、肺炎、纵隔侵犯、心包炎和颈静脉栓塞等,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糖尿病患者的T细胞功能低下,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易发生感染,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与颈深部感染的发病密切相关[1]。新近研究表明,严格血糖控制(血糖水平4.4~7.8 mmol/L)有效减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炎症状态,改善预后[2-3]。本研究对2 型糖尿病并发颈深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严格血糖控制对2 型糖尿病并发颈深部脓肿的疗效价值。
1.1 一 般 资 料 2017 年1 月1 日-2018 年12 月31 日前瞻性纳入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 型糖尿病并发颈深部感染患者60 例。①入选标准:B超或CT诊断颈深部感染,经手术脓液培养明确为细菌感染;明确的2 型糖尿病病史。②排除标准:脓毒血症;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合并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严格予以糖尿病饮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严格控制血糖组30 例,手术后开始行胰岛素持续静脉微泵治疗(50U加入50 mL生理盐水中,根据血糖调整),每4 h监测末梢血糖,将血糖严格控制在4.4~7.8 mmol/L;对照组为常规控制血糖组30 例,按照患者原方案控制血糖,监测空腹+三餐后2 h血糖,当患者血糖>11.1 mmol/L 时给予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1.2.1 手术方法 本组的所有患者均在气管内麻醉下行颈深部感染切开排脓,同时给予充分的氧气后,在脓肿的低位或形成的窦道处安置颈部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进行引流。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抗感染的对症处理。
1.2.2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颈部感染的致病菌、微生物是复杂的,同时是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但绝大多数属于厌氧菌。在临床上静脉应用甲硝唑100 mg bid+头孢呋辛1.5 g bid联合治疗。
1.3 护理 ①病情观察: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及观察患者意识情况,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及体温变化,体温升高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用药。②引流管及术区切口的护理:2 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并且伤口难以愈合,做好手术区域伤口处辅料的观察及更换,注意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需妥善固定,并且位置低于切口处。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处于密封状态,有无弯曲受压、堵塞以及脱管现象,每日更换引流器,同时做好引流量的颜色、量、性质的记录,如出现短时间内引流量大量增多,颜色鲜红,可考虑出血情况及时通知医生。③呼吸情况观察:颈部感染患者气道易受脓肿压迫、引起呼吸困难,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呼吸急促 、气喘,口唇发绀,如出现张口呼吸,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④心理护理:由于颈深部感染发病急并且发展迅速,同时由于患者患有2 型糖尿病,担心血糖不稳定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和康复,产生了焦虑紧张的心理,所以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心理沟通,讲解糖尿病及颈部感染术后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术后1 周疗效。疗效评价标准:①有效:颈部压痛消失或明显好转,复查B超未见明显积液。②未愈: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患者抗感染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s,d)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s,d)
组别 n 住院时间 抗感染时间 术后发热时间实验组 30 7.267±1.4368 5.200±1.5625 2.867±1.3060对照组 30 9.967±1.2726 6.767±1.1651 4.433±1.1651 t-7.705 -4.403 -4.903 P<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1 周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周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糖尿病是公认的一种与颈深部感染发病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在高血糖状态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缺乏对细菌的作用,细胞免疫和补体激活功能紊乱,易患感染性疾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发生且更严重。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颈深部感染患者往往存在着更易加重及扩散的炎症[4],感染更易向其他间隙扩散,更容易导致气道梗阻、纵隔炎、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肺炎、颅内感染、皮肤破损、心包炎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延长。
应激状态下,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容易发生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刺激机体血糖升高[5]。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血糖升高更明显,且更难以控制。当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可以刺激蛋白激酶C通路活化,进而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机体炎性反应的发生。血糖控制对预防感染、控制感染可能起到有利作用,严格的控制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更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5]。对发生 SIRS 同时行腹部手术患者严格血糖控制,能够及早缓解病情,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生的发生,改善SIRS的预后[3]。但目前对血糖控制在颈深部感染治疗中的作用鲜有报道。考虑到低血糖不良反应,本研究参考美国感染患者治疗指南,将血糖目标控制在4.4~7.8 mmol/L。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 周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研究的样本量小有关,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来明确。从其他的预后指标看,实验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因此,术后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地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医疗负担,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对2 型糖尿病合并颈深部感染的患者,除了及时给予脓肿切开引流及定期伤口换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专业护理外[6],术后严格控制血糖(4.4~7.8 mmol/L),有助于缩短抗生素疗程及住院天数,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