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品一标”下常德市农产品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

2021-01-14 00:43杜云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

杜云

摘 要 湖南省常德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自然环境适宜发展农业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现有“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约377个,需通过加强农产品监管,做好农产品认证的基础保障工作。论述“两品一标”下农产品监管过程与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相关主体质量安全意识、明确监管重点及夯实基础保障等解决对策,以期提升农产品监管效力。

關键词 农产品监管;“两品一标”;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2;TS207.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72

农产品监管工作的范围广、种类多,并且还存在着难以发现的质量隐患,在“两品一标”下,增加了农产品监管工作的难度。现阶段,农产品监管工作面临着监管对象与监管工作本身2个方面的问题,形成对“两品一标”下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阻碍。因此,需在“两品一标”监管工作中着重解决,以确保农产品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1 农产品监管存在的不足

1.1 质量意识不足

目前,湖南省常德市获取“两品一标”认证的企业有上百家,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认证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不足。常德市为了满足“两品一标”认证的要求,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建设,并进行了实际的执行。但是在通过认证后,部分认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使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够严谨,造成了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对农产品的绿色、有机发展形成不良的影响。

1.2 组织化程度不够

“两品一标”打造的是绿色、健康、有机农产品,赋予农产品高的附加值,但目前常德市经过“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在商超中推广较少,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团购、直营、网络销售,在传统销售渠道中没有全面铺开,影响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例如,在有机茶叶的认证方面,常德市获取“两品一标”认证的茶园基地有大约0.13万公顷,认证的茶叶品牌有石门银峰、石门绿茶、武陵红及太清云峰等,但是常德市投产茶园有大约1.60万公顷,有机认证的茶园占比较少,还有待进一步进行“两品一标”的优化,增加农产品的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1]。

1.3 标志使用不规范

在农产品监管过程中,发现部分认证企业认证标志超期使用,或者有些标志防伪、追溯性较差,消费者无法辨别真假,还有的企业未获得标志却假冒使用标志,以获取自身的经济利益。现阶段,常德市在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认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汉寿县为例,其绿色食品认证有10多个,有机食品认证超过20个,并且创建了5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5个市级标准园。在稻米方面,通过有机和绿色认证的有金尊香米、澧州贡米、玖源大米等,获取“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范围与品牌逐渐增多,提升了“两品一标”标志使用不规范、假冒使用等现象发生的概率,并增加了“两品一标”标志使用监管的范围与难度,迫切需要进行“两品一标”的优化,以确保农产品监管的成效。

1.4 缺乏专业的监管团队

农产品监管工作需要一个专业素质过硬、技术水平高的监管队伍,但由于部分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县级的基层监管机构,面临着监管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而市一级的监管机构虽然技术水平较高,但是监管人员数量有限,影响到监管机构职能的发挥。农产品监管工作要经常深入生产的最基层,由于监管人员专业性与数量不足,导致基层监管力度薄弱,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力。

1.5 突击检查制度执行不力

突击检查是指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检查,以获取企业最真实的生产经营状态。但是目前检查工作以计划检查为主,会提前告知企业检查时间,由监管机构与企业共同组织检查工作,在企业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监管农产品的作用,也无法准确及时发现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6 监管责任未落实到位

为保证“两品一标”认证与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与条例,如《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认证认可条例》等[2]。在认可条例中明确了认证的各项标准与要求,形成对认证机构的约束和有效监管,而在管理办法中要求认证机构充分行使监管职能,对认证的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但是由于监督责任未落实到位,致使跟踪监管工作执行效果较差,使假冒认证、违规使用认证标志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消费者对“两品一标”认证的信任度。

2 对策

2.1 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生产环节是质量监管的重点,而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力度决定着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在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对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有着详细的规定,只有农产品符合优质农产品标准后,才可申请“两品一标”的认证。为强化生产企业、农户及集体经济组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借助区域内的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及新媒体等,进行生产质量安全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将生产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传递给相关的从业者。此外,监管机构还应增加惩罚力度,针对违规、冒用标志的企业进行经济性的惩罚,形成对企业的威慑力,促使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2.2 明确监管重点

2.2.1 加强种植模式监管

以“两品一标”认证为标准,以绿色、健康农产品生产为导向,规范生产流程,打造有机与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并联合使用示范区、培训交流、宣传引导等各种手段,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绿色生产意识,以激发其生产与申报“两品一标”农产品的积极性。

2.2.2 全流程监管

应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找准监管的重点与着力点,提高监管的成效。在产前监管中,监管的主要对象是农资经营单位,针对限制性农药进行严加管理,防止农产品农药超标;在产中环节,应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进行监管,详细记录使用投入品的种类与数量及在生产过程中不定期巡查,避免生产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在生产后,实行随机抽查制度,增加抽查的范围与频率,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3]。

2.2.3 做好质量溯源工作

可开发溯源App手机客户端、计算机客户端,加强农产品质量的追溯管理,打造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将其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中的重要手段,鼓励广大消费者参与,形成社会监督力量。打造“互联网+城市服务”机制,将所有农产品生产主体入网,从田间地头开始至农产品加工、质量检测及进入市场环节,采取全过程的生产记录,上传至城市服务网络,并使用农产品合格证,给予农产品标识与唯一编码,以此确保农产品质量溯源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3 夯实基础保障

2.3.1 完善基层监管机构建设

基层监管机构作为农产品监管的最前沿,应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1)以标准化为原则,完善制度、设施、设备等建设,夯实监管工作的物质基础;2)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知识、监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的专业水平;3)加强人员管理,采用绩效考评制度,激发监管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监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4)配备功能强大的快速检测仪器、移动监管终端、计算机等设备,通过农产品监管App将检查现场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反馈给上级部门,以保证“两品一标”认证企业与农产品监管的效果[4]。

2.3.2 增加扶持力度

“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对生产条件与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生产成本要高于普通农产品,增加了各农产品生产主体的资金压力。因此,根据“两品一标”下各主体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减少主体资金上的压力。帮助各主体进行“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增强“两品一标”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3.3 做强、做大农产品

只有通过“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才可实现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5]。因此,需积极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生产农产品;落实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补贴政策,发挥政府部门主导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农产品生产主体积极响应“两品一标”认证标准的要求;大力发展有机与绿色农产品,构建产业化生产模式,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2.4 加强认证后监管

针对认证后“两品一标”使用不规范问题,应落实认证后的监管责任,强化监管的效果。1)对认证企业实行严格的突击检查制度,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实行认证农产品的年度、季度检查制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地区的例行检查工作中。2)实行退出机制,加强惩罚力度,针对检查不合格的认证农产品,应收回认证,并要对该农产品进行持续跟踪管理,以防该农产品还在使用“两品一标”标志。3)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积极推广“两品一标”农产品,在商超、市场等专门设立专柜,并在其运输、存储过程中,依据“两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要求进行操作。4)针对“两品一标”农产品市场与基地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实行全链条监督管理机制,从源头杜绝认证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以树立良好的“两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认可度与信任度。

2.5 持续扩大认证总量

农产品资源丰富,通过扩大“两品一标”农产品的总量,丰富“两品一标”农产品的种类与数量,充分利用“两品一标”标志的影响力,持续提高“两品一标”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获得农业产品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目前农产品市场中,消费者对带有“两品一标”标志的农产品有着很好的认可度,应在“两品一标”优化工作中,维持“两品一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1)打造省级生产基地,扶持区域内的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将其作为“两品一标”培育的重点对象,并重点培育当地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两品一标”农产品;2)抓好农产品后续加工环节,为符合“两品一标”要求的企业,授予地理标志,以持续增加认证总量;3)建立认证服务意识,精简审核程序,尽可能缩短认证时间,提高认证效率,加快认证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

3 结语

农产品监管涉及众多主体和监管对象,如农业生产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基地、生产基地等,在优化“两品一标”的背景下,对农产品进行有机与绿色认证,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的各项要求。各生产主体要严格按照“两品一标”的要求开展实际的生产活动,进而凸显出农产品监管的重要性,从生产的源头入手,从田间地头开始管理,直至农产品流向市场,打造监管闭环管理,巩固基层监管防线,实现“两品一标”下农产品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克丽比努尔·艾尼.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7):191.

[2] 李福林.“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路径浅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86.

[3] 戴杰帆.“三品一標”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209-210.

[4] 朱炳璋,高建,朱有刚.平度市创新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J].食品安全导刊,2019(26):56-57.

[5] 熊经利,樊敏利,李江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创新思考[J].农家科技,2020(3):250.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
关于消费者对流通领域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度的研究
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