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
摘 要 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可广泛用于造纸、建筑、家具、板材、工艺品和食品领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毛竹还可用于绿化、造林、固土,是优良的绿化和用材树种。安徽省潜山市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竹业发展迅速。主要介绍了毛竹实生苗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和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毛竹产业发展。
关键词 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安徽省潜山市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06
毛竹造林通常有移竹造林、实生苗造林、移鞭造林、鞭节育苗造林等方法。目前,移竹造林和实生苗造林应用较为广泛,但移竹造林的运输成本高、毛竹大苗成活率不稳定,而实生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对种竹的消耗少,且3~5年就可郁闭成林,这种造林方法应用面积正逐步扩大。因此,主要介绍使用毛竹实生苗造林的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1 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
1.1 造林地选择
毛竹喜温暖、湿润气候,需要充分的水分条件而又不耐水淹;根系稠密,鞭根多水平生长,其他根系随毛竹生长逐渐向下生长;幼竹因根系浅,不耐风吹,因此,毛竹造林应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的山麓、山腰、山谷地带,土层深度在50 cm以上,以酸性砂质土壤或砂壤土为佳。如果选择郁闭度低的疏林地造林,则应在整地前伐除部分树木,为毛竹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2 整地
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冬季进行。先全面清理林地,把造林地上的杂草杂灌全部割除,全面整地的林地把杂草杂灌清除出去;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的可把杂草杂灌铺放在保留带上任其腐烂;如果造林地上五节芒等杂草过于茂盛,可使用化学除草剂灭除。使用药剂为30%草甘磷异丙胺盐水剂,助剂为盐、洗衣粉和水,比例为300∶15∶6∶20 000,每667 m2使用原药1.2 L并添加增效剂4袋[1]。因草甘磷是灭生性除草剂,在喷药时要降低喷头高度且避免对其他作物造成药害。劈山砍杂后要挖出杂灌残留根系,铺在林地上任其自然腐烂。
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对坡度<15°的造林地进行全面整地,深翻25~30 cm,把表土翻入底层,去除土壤中的石块等杂物,再挖栽植穴。全面整地后要挖好排水沟、建保水土埂,以控制林地水分条件。对于坡度>15°的造林地,可视情况进行水平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带状整地的宽度为3 m,间隔2~3 m,翻垦带应深翻40 cm左右,植株残留物可铺放到不翻垦带上,以增加土壤腐殖质。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规划的栽植点,清除栽植点周围2 m的杂草、杂物,再挖栽植穴。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应做低埂以截留地表雨水径流。整地后挖栽植穴,穴的规格为50 cm×50 cm×60 cm,株行距为2 m×3 m或3 m×3 m,每667 m2栽植110丛左右[2]。
1.3 栽植
造林可选择冬末春初季节进行。使用1年生实生苗造林,苗圃中自然丛生的竹苗应整丛起苗,避免把自然丛分成单株或小丛造林,以保证造林成活率。起苗时,先剪去竹苗1/3的枝叶,竹苗根部应带足够的宿土,并用锋利的剪刀剪断来鞭和去鞭,保留10~15 cm长的鞭根即可。竹苗应尽量从离造林地较近的苗圃购进,减少运输过程可能造成的伤害。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应把竹苗码放整齐,覆盖湿稻草并定时喷水保湿。
栽植时,先回填15 cm深的表土,把竹苗放进栽植穴中央,先回填表土再填心土。填土至穴深一半时轻提竹苗,使根系舒展,再轻踏土壤;接着回填心土,使土壤在竹苗周围呈漏斗状,浇一遍透水后,回填土壤至竹苗原土痕以上3 cm,踏实。在竹苗基部覆盖一层杂草,以保温保湿。栽植时要注意竹苗应轻拿轻放,避免使宿土散落;栽植不宜过深,避免鞭根无法透气而造成竹苗死亡。
2 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第1~3年为毛竹幼林期,要做好抚育管理工作,及时施肥、除草、排涝,使竹苗健壮生长,为丰产打好基础。
2.1 及时补植
新栽植的竹苗可能因干旱、水漬、病害等原因发生死苗,因此要在竹苗渡过缓苗期后进行巡查,发现干枯或死亡竹苗要选择在雨后用造林同期竹苗补植。
2.2 松土除草
新造的毛竹林可进行带状浅锄,松土带宽3 m左右,深度为15 cm。毛竹幼林期不宜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可结合松土进行人工除草,把杂草铺放在竹苗基部。松土除草时要避免损伤竹鞭、竹蔸。第二年浅锄未锄带,2~3年内实现林地全面松土。
2.3 合理施肥
幼林期可以进行竹农间作,最好间种绿肥并翻埋土壤里,以增加土壤肥力。如果间种花生、大豆等作物以耕代抚,要与毛竹保持适当距离,耕作时避免损伤竹鞭、笋芽等。幼竹生长和行鞭孕笋需要消耗大量养分,为加快幼林生长,要做好施肥工作。造林当年秋冬季应施缓效有机肥,如厩肥、土杂肥等,以提高土温和供应养分。施肥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然后盖土。春季毛竹生长旺盛,应施速效氮肥或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每株施肥料
0.2 kg,在定植穴周围10 cm处沟施。造林第2、3年的2月、6月和9月各施肥一次,施肥量随毛竹生长而逐渐增加,2月施有机肥,6月和9月施复合肥[3]。
2.4 水分管理
毛竹幼林喜湿但怕涝,雨季要及时排除林间积水,避免烂根烂鞭而造成幼竹死亡。新栽植的毛竹因鞭根受损,吸收水分的能力弱,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则易引起失水干枯,因此当降水量少时,要及时灌溉。尤其是造林当年遇干旱无雨天气时,必须连续浇透水以保持鞭根周围土壤湿润。浇水时可加入少量粪尿,增强毛竹的抗旱能力。浇水后将毛竹基部土壤锄松再覆盖1 cm厚的细土,以利于保墒。
2.5 禁止挖笋
毛竹幼林禁止挖笋,除疏除病笋、虫笋、退笋外,保留每年生发的新笋以增加立竹度,使竹林龄级合理、分布均衡。此外,幼竹一般较为细小且枝叶疏密不匀,可在抽梢后展叶前折去新梢顶端,以促进被叶生长和竹鞭延伸。
3 用材林抚育管理措施
用材林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抚育管理上要为增加竹林立竹数量、生产粗壮毛竹营造良好环境。
3.1 护笋养竹
造林4~6年的毛竹林应及时疏除病虫笋、歪笋、退笋、路中笋,严禁挖笋。不论挖春笋、冬笋还是鞭笋,都会影响新竹的产量,而挖鞭笋更会妨碍竹鞭生长,导致竹笋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成竹质量。因此,护笋养竹是确保毛竹用才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尤其是精心管护春笋,加强对换叶的小年竹林春笋进行留养和管护,避免毛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
3.2 修山垦复
毛竹林成林后,要做好修山垦复工作。修山松土于每年7月初进行1次,砍除竹林内的杂草杂灌并铺放在林地上,使其自然腐烂,为土壤补充有机肥料。松土要浅,15 cm左右即可,能增强林地土壤通透性,改善毛竹根系生长环境。垦复宜在每年9月进行,平缓林地可全面垦复,深度为20~30 cm;坡度较大的林地可隔年深挖1次,结合垦复清除林地中的石块、树根、老竹鞭,但要注意不能损伤竹鞭和笋芽。
3.3 科学施肥
毛竹用材林生长较快,吸收的养分多,需要通过追肥来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复合肥。每年秋冬季节追施饼肥,每667 m2施肥量为100 kg,结合垦复进行沟施。夏季毛竹生长期追施复合肥,应以氮磷肥为主,每667 m2施尿素
15 kg、过磷酸钙5 kg,或毛竹专用复合肥15 kg。采用伐桩施肥的林地应先打通竹蔸内的竹节,在桩蔸内施入磷酸氢铵0.5 kg后覆土[4]。
3.4 合理采伐
毛竹造林3年后应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墨做好标记,从而全面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造林后4~6年每丛数量为10株左右,此期间可进行填空抽砍,适当去除长势较差的弱小毛竹,每667 m2保留直径超过8 cm的立竹180株左右。8~9年后除个别填空外,其余全部砍伐利用。采伐应在冬季低温时期、毛竹生理活动减弱时进行,清除病虫害为害的毛竹,其余毛竹按砍老留幼、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的原则采伐。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可在大年的冬季进行采伐,优先采伐即将落叶、颜色暗黄的竹株。采伐时应贴近地面,不留高桩。毛竹用材林的密度每667 m2保持在210~250株为宜,1年生、2~3年生、4~5年生、6~9年生的竹株比例为1∶1∶1∶1。
3.5 适度钩梢
冬季雪压严重的毛竹林,要适度钩梢,每株至少留枝15盘,高度不能超过竹冠总长的1/3。
4 笋用林抚育管理措施
笋用林以生产竹笋为主要经营目的,抚育管理上要为毛竹孕笋和竹笋健壮生长及商品性营造良好的环境。
4.1 科学施肥
据生产实践和研究分析,每生产1 000 kg鲜笋需消耗土壤中的养分约为氮5~7 kg、磷1.0~1.5 kg、钾2.0~2.5 kg。这就需要对林地进行肥料补充,每年施肥2次。因毛竹林地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较高,挖春笋后至竹鞭排芽前应追施氮、磷、钾比例为5∶2∶1的配方复合肥,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纯氮10 kg、纯磷4 kg、纯钾2 kg,沟施。冬季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饼肥300 kg,均匀撒在林地上翻入土壤中。如果林地土壤养分不足,还可在夏末秋初增施一次缓效有机肥作为孕笋肥,以增加出笋率。
4.2 林地管理
毛竹笋用林要加强松土垦复和劈山砍杂,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无效竞争,为竹笋和毛竹生长营造良好环境。其抚育管理措施与竹用林相同。
4.3 适时留竹
毛竹笋用林要合理挖笋、培笋,以培养健壮母竹,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谷雨节气以前的春笋要及时挖、全部挖。谷雨前后5天出土的春笋选择体型大、生长健壮的留作母竹留养,其余春笋挖除。春笋可隔一天挖一次,挖后的笋穴施入腐熟有机肥。冬笋在11—12月挖,挖掘方法有沿鞭翻土挖、土裂开穴挖、结合冬垦挖等。
4.4 合理采伐
笋用林以2~5年生的毛竹孕笋为主,因此可进行合理采伐以突出孕笋竹的优势比例。7年生以上的毛竹全部采伐,使毛竹笋用林的密度每667 m2保持在145~165株为宜,1年生、2~3年生、4~5年生和6~7年生的竹株比例为3∶3∶3∶1[5]。应在冬季进行贴地采伐,伐后进行破蔸施肥。
4.5 病虫害防治
4.5.1 毛竹枯梢病
此病害主要为害毛竹的嫩枝和侧枝,是由病原菌借风力和雨水飞散近距传播导致。带病的毛竹或产品外运也可进行远距传播,发病时间一般在每年7月,初期在毛竹植株的主梢或枝条处出现棕红色斑点,慢慢扩大成淡褐色,随病情发展,最后成深褐色,枝叶变黄萎蔫打卷,最后脱落,枝梢变枯而死。整片竹林发病后,远看如火烧状,造成大面积枯枝或整株枯死,如不能及时控制,会导致整林死掉,给竹林生产带来严重后果,这是一种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的十分危险的病害。防治此病主要从2方面着手,1)及时发现病害情况,清除病株,并集中进行销毁,同时严格控制带病毛竹及产品的运输,严禁疫区产品外出。如必须进行外运,要做好竹材及制品的消毒工作,可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仔细地喷洒,确保安全再外运。2)及早进行预防,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针对毛竹林进行药剂喷施,防患于未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每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用同样的方法喷洒新竹。
4.5.2 黄脊竹蝗
竹蝗主要为害毛竹的叶子,此虫一年发生一代,具有迁移特性,数量大而且不停进食,会导致整片竹林的竹叶被吃光,形成光秆竹,不久后即成死竹。壮竹新叶被吃光后,长势也会受到影响,新发叶变黄,生长减慢,不发笋,二次侵害后也会成为死竹,竹蝗的为害性不可忽视。竹蝗在向阳面、杂草少的山腰或斜坡上产卵,有黑色圆形盖物,在防治时,可以进行挖卵块然后消灭。竹蝗幼虫喜欢在幼竹或杂草上聚集,可以采用2.5%敌百虫粉剂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喷雾进行杀灭;针对壮竹上的竹蝗,可以采用烟剂药
殺,每667 m2用2.5%溴氰菊脂6~10 g,按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合,用喷烟机喷烟,宜在无风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喷雾杀灭。
参考文献:
[1] 查龙水,戴钦.皖西南大别山区毛竹造林与培育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4):131-132.
[2] 陆富军.毛竹用材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19(7):225-226.
[3] 龚利雅.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64-165.
[4] 张永文.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6):54-55.
[5] 朱学文,袁传生,丁颖平,等.毛竹营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2004(7):65-6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