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俏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存在叙事简单笼统,语言干枯乏味的问题。尤其是对具体场面的描写,往往无法抓住特点进行细致有序的描写,造成情境感和氛围感的缺失。这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场面聚焦法来提升叙述、描写能力。
所谓场面聚焦法,就是对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渲染和表现特定的氛围,使画面更具感染力。
名家引路
一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都德《最后一课》
●阅读心得
都德巧妙地选择了最后一节法语课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场面,通过小弗郎士这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子的视角进行描写。通过对韩麦尔先生不同往常的郑重的着装打扮这一外貌描写,以及郝叟老头等人认真庄重旁听课堂的细节描写,渲染了严肃而忧愁的气氛,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二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阅读心得
开头简单交代了歌会地点、内容和形式,运用了典型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先是从“面”上总体叙述“山野对歌”别开生面、形式多样的情况,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然后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妇女这一特写镜头进行细致描绘,勾勒出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风情,表现了云南人民纯朴自然的性格,从而凸显歌会的神韵。
三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曹雪芹《刘姥姥进大观园》
●阅读心得
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宴席场面,通过“笑”字来着力渲染特定的“喜剧”氛围。曹雪芹选用“掌”“喷”“伏”“滚”“搂”等动词,活现了契合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的各种笑态。“喷”笑的湘云直率豪爽,“伏”笑的黛玉柔弱多情,笑“滚”了的宝玉恃宠撒娇,那笑得直叫“揉揉肠子”的年纪最小的惜春天真可爱,躲出去忍着“笑”的丫鬟们含蓄忍辱……可谓神情毕现。
习作片段
别样的早自习
◎严 航
早自习的铃声已经响过,班主任还没有来。
“平时从不迟到的姜老师,今天怎么还没有来?”“该不是请假了吧?”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班长大步流星地去办公室找班主任。
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读啥书啊,大家自由活动吧!”“是啊,是啊!”不嫌事多的几个男孩子立刻应和着。大家都像松掉的橡皮筋,开始蠢蠢欲动。夏晓晨已经偷偷拿出昨天还没有看完的《鬼吹灯》,夹在语文书里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朱俊豪迫不及待地转过身,和李浩清热烈地讨论起昨天的游戏;贺志刚终于支撑不住自己昏沉沉的脑袋,趴在桌上约周公去了;杨嘉豪将手中的草稿纸揉成一个个小团,扔向一个个“目标”……教室里有人开始走动,渐渐地,说话声越来越响亮。
“姜老师来啦!”不知哪一位好汉叫了一声,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浙江杭州市康桥中学)
点评
开头简单交代了背景,为下文的场面描写做了铺垫。小作者重点描写了班主任不在班级的早自习,同学们喧闹无序的场面。既有面的描写,渲染了吵闹的氛围;又有点的刻画,对典型人物的言行进行了描绘。美中不足的是,对人物特写镜头的刻画稍显单薄,人物的个性和神韵未能明显表现出来。
写作借鉴
上面的几组经典场面,作者无不通过点面结合和细节描写来渲染特定背景下的氛围,或轻松愉悦,或严肃庄重。有的文段选择一个中心人物进行重点阐述,有的文段则通过场景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状态来表现主题。总的来说,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整个场景的总体面貌,应对此进行整体描述;所谓“点”就是场景中的主要人物,应对此进行生动刻画。只有做到有点有面,才能让读者“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从而让读者有最真实的感受。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1.渲染气氛
场面描寫需要营造特定的情境和渲染特有的气氛,使读者身临其境,有代入感。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赋予景物情感,从而烘托出气氛,比如我们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月夜来衬托环境的静谧。我们要明确场面的情感基调,它是严肃的还是活泼的,是欢乐的还是悲伤的,是紧张的还是平静的,通过气氛的渲染来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作文主题。
2.聚焦特写
整体状貌为我们设定了背景,但是聚焦的特写镜头往往是点睛之笔,能使场面更具灵气更显神韵。如《云南的歌会》中,对歌的妇女“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这一细节描写,便自然地写出了妇女的纯朴自然。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打动人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描摹。这个“点”可以只是一个点,也可以是多点分布。
3.动静结合
场面描写不是只有单一的静态或动态描写,它是相辅相成的。写作过程中通常都是综合运用,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使场面描写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在渲染安闲静谧、肃穆深沉的氛围时,我们往往进行静态的场面描写,但是如果能加入花鸟虫鱼的活动和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动态描写,就能达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赋予场面更深层次的境界。
专项训练
为迎接体育中考,同学们每天训练,为了提升成绩咬牙坚持。请将训练过程中令你难忘或感动的瞬间化成一串串优美的文字,深藏在记忆深处。
要求:1.运用场面描写的2~3个技法;2.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