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科学知识 感受科学精神

2021-01-14 07:06:42张敏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昆虫记法布尔螳螂

张敏

《昆虫记》中,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法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昆虫记》记载了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内容。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字里行间透露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

1.《昆虫记》中介绍的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作者对每种昆虫的研究过程、观察结果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记述。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最喜欢的某一昆虫的名片。

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纲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形(肖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

2.有人这样评价法布尔:“他的一生与昆虫相伴,以一种平和的心和无法模仿的观察方式记录了昆虫的世界。”完成下面的表格,谈谈你对法布尔观察方式的探究所得,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法布尔的观察法。

法布尔的观察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你选择了“跟法布尔学观察”的专题探究,请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次,法布尔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個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他都不曾察觉。有人骂他是“怪人”,他就像没听见一样。

法布尔的这种科学探究精神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我四十年如一日,靠了顽强的斗志,过着自己并不在乎的艰辛清苦日子;终于,这一天等到了,我有了这处实验室。至于使人能够坚韧不拔、拼命工作的是什么,这里不准备多说了。

——《荒石园》

有一天,天气很热,闷热无风,我手里拿着表,守在一个露天进食者的面前仔细观察着,从早上八点一直盯到晚上八点。

——《圣甲虫》

谁想观看蟋蟀产卵都用不着做什么准备工作,只要有一点耐心就行。布封说,耐心是一种天赋,我却谦虚地称之为观察者的优秀品质。

——《田野低头的蟋蟀》

以上几个片段,体现了法布尔的哪些科学探究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虫记》片段:

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

【材料二】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

(1)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

——罗斯丹

(2)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罗曼·罗兰

请结合材料一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家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鲁迅先生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你预先整理的相关信息,从对法布尔的了解来谈谈《昆虫记》诞生的缘由。

话题角度示例:《昆虫记》中有法布尔所处时代的印记?

《昆虫记》中有法布尔童年的影子?

《昆虫记》中有法布尔对社会的思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类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同体裁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借助下面的材料,解说应该采取的阅读方法及理由。

《昆虫记》我竭力坚持真实第一,一丝不苟。我为了学者、哲学家、将来想去解决本能这个难题的人而著述,我想使他们爱那自然史。

——《〈昆虫记〉序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法布爾在《蝉》中写道:“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要再责备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了。整整四年,它在黑暗中,穿着像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整整四年,它用镐尖挖掘着泥土,终于有一天,这满身泥浆的挖土工突然穿上了高贵的礼服,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陶醉在温暖中,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世上至高无上的欢愉。无论它的音调有多响,也永远不足以颂扬如此不易如此短暂的幸福。”

(1)“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这是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指蝉的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蝉“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翅膀”对蝉的生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主要指蝉处于什么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螳螂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

——《螳螂》

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描述也折射出他对社会的思考,给人以启迪。从上述选段中,你获得了哪些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书店贴出了一张《昆虫记》的宣传海报,宣传标语为“感受自然之真 体会人文之暖”。请你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昆虫记》是如何体现海报中宣传的“自然之真”和“人文之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昆虫记法布尔螳螂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昆虫迷”法布尔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科学大众(2022年9期)2022-03-04 21:34:00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科学大众(2020年17期)2020-10-27 02:48:52
法布尔
螳螂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螳螂
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