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中国方案的鲜明特色和方法论意义

2021-01-14 00:44赵畅
邓小平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摘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面对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现代化中国方案,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现代化中国方案的鲜明特色包括: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现代化目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世界眼光推进中国发展。总结现代化中国方案的方法论意义,讲好中国现代化的故事,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6-0061-08

〔作者〕赵畅,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辽宁沈阳110847

过去200多年来,由于率先走上了现代化道路,西方国家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现代化的话语范式,比如:在现代化目标上,奉行西方化即现代化、现代化即工业化;在经济制度和经济手段上,奉行完全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标准上,奉行以民众的普选权和多党制为核心内容的西式民主和人权;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实践探索一再证明西方现代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些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失去了发展自主性,错过了发展机遇期,进而落入了发展陷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破了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定于一尊的固化思维,立足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现代化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相比,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中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国特色和方法论意义。

一、现代化中国方案的鲜明特色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现代化进行艰辛探索,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国方案。

(一)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现代化目标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和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跳出了西方化即现代化、现代化即工业化的西方发展理论窠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抑或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并为之不懈奋斗。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从单一的工业化逐渐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性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归根结底谋求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中国梦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而且有着切实可行的战略安排。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对第三步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2035年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使得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愿景更加清晰,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把推进经济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目标,最终落脚到实现人的现代化上。把中国梦作为现代化目标,这与西方现代化谋求世界霸权、维护少数人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1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页。

的利益具有本质区别,是中国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与西方发展模式推行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不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现代化中国方案的最鲜明特色。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实业救国,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制,抑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都没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无一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现代化的百年梦想才有了成真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政权基础;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开辟了改革开放伟大事業,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①。当今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世界各国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大致有两条:一条是欧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即通过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即通过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由于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如何经由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全新课题。苏联探索的现代化模式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指出,实现现代化无非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③“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④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而是社会主

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9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84页。

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在前进道路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独立自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中,自由主义被奉为教条,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其作用被无限夸大,以至于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与此相反,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否定市场的作用,形成了政治经济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规则,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存在严重弊端,并最终解体。如何处理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始终坚持根据中国发展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②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12月,江泽民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③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①。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为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更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专注于少数人的现代化不同,中国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现代化。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没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没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③《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④《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2页。

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①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使广大人民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是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因为这些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必须及时总结归纳,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将群众实践作为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标准,党的理论创新只有经过群众实践的检验才能上升为科学真理。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世界上没有先例。之所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现代化。

(五)坚持以世界眼光推进中国发展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揭示了人类历史已经转化为世界历史的客观现实。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锐不可当的时代潮流,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发展则必须融入世界,顺应时代潮流,否则就会贫穷落后、被动挨打。鸦片战争以来,造成中国百年屈辱的重要原因就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錯失了几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使中国大大落后于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深刻分析了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③,“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④。“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⑤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

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50页。

②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4页。

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①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相互竞争而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文明成果,实际上任何一种更高文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一方面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身努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国家推动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攫取资源以维护自身利益,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和平的方式与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现代化中国方案不但是通过树立世界眼光,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自身发展,而且是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二、现代化中国方案的方法论意义

习近平曾经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義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②也就是说,现代化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贡献,彰显了继承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系统性、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

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与不懈探索创新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断接续奋斗的历史。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现代化中国方案,推动现代化进程。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从经济、文化“两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坚定性与继承性,也体现出对现代化目标的不断丰富和创新。没有前人奠定的发展基础,就没有后人取得的发展成就。习近平指出:“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③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长期执政,一

①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求是》2020年第24期。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6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4页。

代一代接续奋斗,才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保持连续性与稳定性,现代化中国方案逐渐完善,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二)整体性与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论,形成的现代化方案既注重发展范围的全面性,也十分注重系统内部的协调性、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辩证统一,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系统工程,是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新中国,不仅有新经济,还有新政治和新文化。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要处理好十个方面的重大关系。②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国家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谋划现代化方案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在为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接续奋斗中,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政权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44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4页。

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提出了创新动力说,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面对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世纪,面对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城乡及区域差距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问题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發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①。2020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②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在不断产生。正是在不断解决各种各样发展问题的过程中,现代化中国方案日趋完善。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现代化中国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未改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从未改变,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理想从未改变。现代化中国方案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

总之,无论是从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安排与手段,抑或是评价现代化的标准,现代化中国方案均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超越,使人类追求现代化的途径有了全新选择。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的现代化方案之所以特色鲜明且具有可供推广的借鉴意义,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指导,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不被邪路所惑、不被老路所蔽,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现代化方案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梁灏)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92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我的女巫朋友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