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2021-01-14 03:2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老一辈报国院士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

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不断奋斗,才使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老一辈科学家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做出了模范。钱学森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离开美国,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用7年时间实现了中国导弹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飞跃;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院士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28年,连妻子都不知道他从事的是“这么高级的保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正是一代代科学家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投身民族复兴洪流,才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伟大跨越,标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的精神坐标。

时代在前进发展,精神的力量永恒。我们或许告别了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创业环境,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不能丢;我们或许有更好的科研条件、科研设备,但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传统不能丢。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要清醒认识到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不可能靠化缘要来核心技术;一个14亿人口大国迈向现代化,更不可能靠“搭便车”改变命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需要更多科技工作者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卓越之才写下新答卷。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毫无疑问,科学进步是为了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凝聚全人类智慧。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更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当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都离不开中国人的参与。但同时,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业中去,尽力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2020年9月12日)

思维训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家精神做过许多精辟论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创新精神: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爱国精神:

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豐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育人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快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猜你喜欢
老一辈报国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陆元九:报国之心永青春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少年坐在舞台中央 ,看着“老一辈”抱怨时代?
向党旗宣誓
魏文斌:年轻的“老一辈”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五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