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青
“看来老一辈对您的影响很大?”魏文斌点了点头,“对。”随后略加思索,笑着说:“我觉得我们就是老一辈”。
与以往每次采访一样,采访前我都会看看医生网站上患者的留言。但是从来没有哪次,光是坐在电脑前看着患者写的感谢信,就能令我足足感动良久。我开始想象,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医生,才能得到如此的拥护和爱戴?
当记者在办公室见到魏文斌时,问题的答案迎刃而解。魏文斌面带微笑,热情地邀请记者入座,没有一点架子。随后,温和地扶了一下眼镜,像个谦逊随和的老友,娓娓道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这天起,再过8天,眼前这位谦谦君子,就当了整整30年的眼科医生。
——记者手记
时间回到30年前。
1996年,正值同仁医院建院100周年扩招。刚刚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的魏文斌,得到这个好消息,并顺利分配到同仁医院眼科。当时魏文斌有几个同学也要来北京工作,几个风华正茂的小伙伴一起,买了同一天的火车票。从合肥上车,魏文斌辗转到济南才有了个座。
那天的北京站黄沙漫天,由于第一次来到北京,魏文斌不知道同仁医院该怎么走。便给人事局打了个电话,那时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派了个车来接他。下车后魏文斌一看,原来同仁医院离北京站这么近!
就这样,魏文斌来到了北京。魏文斌回忆说,当时根本没想到,会在这样一个城市生活、工作30年。回想起来,仿佛一切都是弹指一挥间。
今天的魏文斌,是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首席专家。当年的小伙伴,如今也都成长为北京各大医院的一流名医。魏文斌说,他们几个最近正在商量,再过几天要搞一个30年的毕业聚会。
“过硬的医疗技术是医生的生命”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底病与全身系统都有一定的联系。通过眼睛这扇“窗户”,可以看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状态,可以了解高血压的分级、糖尿病的并发症等。同时,眼底病是非常微观的病变,要想通过瞳孔获得眼底信息,要借助各种微观的设备和手段,经常要精确到微米数量级。因而,眼底病在整个眼科里面,是最复杂、病种最多的领域。
作为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眼底病专家,魏文斌已在眼底病领域耕耘了近30年,为患者实施了几万例眼底病手术。他还带领着眼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打破了每逢眼恶性肿瘤必摘眼球的传统;首次进行了治疗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他还勇敢地闯进了眼底手术禁区——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黄斑区”。
魏文斌获得过的荣誉不计其数,而他最看重的,是白求恩奖章。白求恩奖章是临床医生的最高奖,从1994年设立起,直到魏文斌获奖之前,一共只有40多个人得过。魏文斌几乎是获奖者当中最年轻的,当时的卫生部长陈竺为他亲自颁奖。魏文斌觉得,快三十年的临床工作被同行认可,是件很自豪的事。
“好医生首先是拥有高超医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那些深陷病痛的人。”魏文斌认为,医生的成长、技术的积累,是从临床实践中积累获得的,而他的成长又离不开同仁医院。这里的眼科是全国眼科疑难杂症最多的地方,魏文斌对接触到的每一个病例认真分析和思考。接触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而然收获多、成长快。
“病人永远是医生的老师”。魏文斌特别感谢他的每一位患者。他认为,经手的每一个病人,无论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帮助医生积累经验、丰富技术的一部分。他说,很多东西都是从病人身上学来的。比如很多疾病或手术的感觉,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医生和病人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攻克的是同样一个东西。医生和病人永远站在一起才对,医生如果没有病人的坚持,也不可能战胜这么多疾病。”魏文斌说。
“被患者需要是一种幸福”
在魏文斌的个人网站上,患者给他的留言最多的内容,除了感谢之外,就是希望他保重身体。来同仁医院找魏文斌就诊的患者多,其中80%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魏文斌不想让他们看不上病,便一一为他们加号。就诊时间紧张且宝贵,魏文斌怕上厕所浪费时间,便经常连水都不喝。护士早上给他放上一杯水,到下午看完病,经常还剩大半杯。网站上,有人留言说:“我不会说多么华丽的语言,每次看到魏主任忙碌的身影,真的想对您说,您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挽救就像和爸爸一样,哪怕是0.0几的视力,以及一个家庭啊!
魏文斌说,最多的时候,他一天看了130个病人,从早8点半一直看到晚上8点半。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生活贫困,大学期间曾得到朋友的资助,并依靠奖学金完成学业。当他看到来自农村、来自贫困地区的患者,带着借来的钱,千里迢迢找到同仁医院、找到他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有时候,来找我的病人,手里捏着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条,上边写着我的名字。那纸条已被多次展开又攥紧,并沾上了汗渍。纸条上寄托着病人的全部希望,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能让他们希望而来,失望而去。”
魏文斌说,他觉得,在现在的医患环境中,医生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有时候就是靠着病人的一点点感动,鼓励着医生,让医生觉得这份付出是值得的。有时候,哪怕是病人的一句话或一点点心意,就能让医生觉得很感动。
2012年,魏文斌医治过一个病人,是一位来自农村的中年妇女。她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视网膜脱离。经手术治疗成功后,她给魏文斌亲手绣了一双鞋垫。“虽然咱现在也不穿鞋垫了,但是我会把它珍藏在那儿。一直放在那,就是一种鼓励。”
“有时候病人悄悄出去给你买杯水,这些都是温暖着大夫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虽然医生有时会受很多委屈,但是真正离开这个岗位的少,原因就是这些东西在鼓励着你。医生其实很容易被感动,被患者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还有一位来自山东微山湖地区的母亲,她的孩子从3、4岁起,就一直是魏文斌为他治疗,一直医治到现在,孩子已上高中。08年,魏文斌意外骨折受伤。这位母亲从家边的微山湖里捞了一条大黑鱼,送到护士长那里,说找魏主任。护士长说魏主任病了,她说,“我知道魏主任病了,我不是为了见他,我就是听说黑鱼能补身子,就从家里捞了一条黑鱼,麻烦您一定要交给他。”魏文斌听说后,感动了很久。
魏文斌与他的病人之间,仿佛总是超越普通的医患关系。曾有位家长的孩子,当时不能确诊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还是寇氏病,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找魏文斌。魏文斌仔仔细细地给孩子做了检查,然后摸摸孩子的脑袋怜惜说:“孩子,你没事,不是坏的东西,对你不会有影响的!”魏文斌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对孩子说:“以后好好上学,长大了做个科学家……”
魏文斌说,当医生就是要凭良心去做。“我小的时候我父母就说,按良心做事,不仅仅是给你自己做事,也是给下一代做事。”
“医生就是应该体会任何的疾病”
2008年,魏文斌在四川实地考察时不幸腿部骨折,住院了两个星期。在这两个星期里,躺在病床上的魏文斌,从医生变成了一个病人。
魏文斌发现,当生病时,你所关心、关切的事情,和医生竟然不太一样。角色一变,考虑问题的角度就变了:“咦,你的想法和大夫的想法居然不是完全吻合?”
有了这一次当病人的经历后,魏文斌更能体会病人的想法,更能够设身处地的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觉得,这次骨折的经历,对于做医生来说还是值得的。
“记得以前翻书翻杂志的时候,看到柏拉图说过一句话:医生就是应该体会任何的疾病。虽然说让医生把所有的病都得了有点歹毒,但是得过一回,体会地就更深刻一些。”魏文斌说。
这次骨折,魏文斌休息了三个月。三个月后,他拄着拐杖出门诊、做手术。当他第一天回来上班,拄着拐杖出现在诊室门口时,周围的人们都在感慨,说魏主任来上班了。这种久违的感觉让魏文斌感到兴奋,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奉献是值得的,没有白费。
魏文斌的这种奉献精神,也受到前辈的影响和鼓舞。魏文斌说,那时有着相当一批的老专家、老医生,那种奉献精神,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做到的。
张晓楼是北京同仁医院老院长,国际著名眼科专家。他最大的贡献,是与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汤飞凡合作,弄清了沙眼的病因。他们也曾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当时,沙眼是全球致盲的第一位原因。中国人消灭了沙眼后,现在致盲的第一病因才变成了白内障。
当时,为了确定某种疾病的病原体,要遵循科赫定律(Koch postulates)。也就是说,如果从病人分泌出的样本,种在正常人体内,如果能够复制出疾病,从正常人中分离出来微生物再鉴定,如果一样,才能够证实这个病是病原体引起来的。为了遵循这个规律,当年张晓楼、金秀英等都拿自己做实验,把病人分泌的东西往自己眼睛上种,让自己得沙眼,得了沙眼之后再把分泌物刮下来做研究。
魏文斌说,他们研究所现在还有这些照片,当时张晓楼一只眼睛肿的跟桃子似的,“现在大家觉得沙眼都好治,可是那个时候,在沙眼还没有治疗方法的时候,就往自己眼睛上种。所以这就是张晓楼,这就是老一代的奉献。”
由于我国缺乏角膜移植材料,张晓楼晚年一直在呼吁建立眼库。1990年6月,眼库正式建立。9月,张晓楼逝世。他是眼库建起来之后第一个捐献角膜的人,把他的角膜捐献给了两个工人。这样的奉献精神,对魏文斌影响很大。
另一位对魏文斌影响很大的人,叫做黄淑仁,是魏文斌在安徽上学时的老师。黄淑仁一辈子都在学习,80岁开始学电脑。他和魏文斌一起写了一本书,叫做《眼底病诊断》,全书60万字。由于黄淑仁是上海人,拼音不好,于是就用汉王手写,整部书60万字,是他一个字一个字用手写到电脑里去的。“老爷子说,你们年轻人时间紧,我用手写变成电脑版给你们。” 魏文斌感慨地说。
聊到这里,记者对魏文斌说,看来老一辈对您的影响特别大。
魏文斌点了点头,“对。”随后略加思索,笑着说:“我觉得我们就是老一辈”。
30年不忘初心
魏文斌说,这30年,他很知足。“当年就是背了一床被子、一个木头箱子来的,到现在最起码衣食住行也都很知足,挺好的。”
谈及中国的眼科发展,魏文斌说,我们的医疗设备一点也不比欧美国家差,中国医生的差距可能主要还是在于医院之间的差距太大,这是影响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
就在采访的前一天晚上,魏文斌等同行6位专家刚刚从新疆回来。他刚刚在乌鲁木齐举办完一个全疆眼科医生培训。这样在全国的培训班,魏文斌已经坚持了10多年。目的就是为了让当地医生水平提高,减小各地医院间的差距。
魏文斌说,在张晓楼诞辰100年时,他们在同仁医院成立了一个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来做全国眼科医生培训。他们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偏远地区,如内蒙、新疆、云南、四川等,光是在今年,他们就去了绵阳、银川、贵阳、乌鲁木齐几个地区,举办大规模的培训。在贵州举办培训时,来了三、四百个眼科医生,全是公益基金会出资负责吃住。
医生们学习的热情也很高。魏文斌有一个“老粉丝”,是兰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老教授,姓李。李教授80多岁了,20年如一日的跟着魏文斌。他是一个老上海人,当年支援三线去了甘肃,在兰州工作了一辈子。每次魏文斌讲课,他都会去听。
前年魏文斌在西安讲课,80多岁的李教授自费跑到西安去听课。魏文斌特别感动,经常给他寄书过去。李教授也特别高兴。这次在西安,李教授送了魏文斌一本书,是他自己收藏的民国时期的眼科书,一本1923年的眼科科普小册子。李教授说:“这是我收藏的,把它送给你。”魏文斌很感动,后来把书捐给了中国眼科博物馆。魏文斌说,“有人觉得这个培训需要咱们做,咱们就做。这一切都是对我的鼓励。”
除此之外,魏文斌还默默资助着6个家乡的孩子。学生因为上不起学,魏文斌便给他们资助学费。
魏文斌从高中起,最理想的职业就是当医生和当老师。那时在他们村里有个赤脚医生,很受大家尊敬。魏文斌填报的高考志愿,除了医学院校就是师范大学。而他现在,既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首都医科大学的老师。可以说,两个梦想都实现了。
魏文斌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十字绣,就是他的研究生毕业时送给他的。作品上还绣着“清君”二字。“不管绣的好不好,这代表着一种心意。”魏文斌从来不在医院挂锦旗。相比锦旗和牌匾,魏文斌更喜欢这种能代表心意的东西。墙上还挂着两条哈达,是魏文斌的藏族患者送给他的,他也一直留着当做纪念。
魏文斌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张照片,是伦敦奥运会所有拿金牌的中国选手,和他们的签名。这是因为,魏文斌是国家跳水队顾问,已与跳水队合作了20几年。之前跳水队有着相当多的视网膜脱离病例,自从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跳水队便再也没有一例视网膜脱离。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对他说觉得他很谦虚。他却笑了笑说,“没什么,我不过就是个普通的临床大夫。”
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学术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眼底病专家,入选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首批“千百万” 人才工程。擅长于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肿瘤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全国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10余部。
入选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首批“千百万”人才工程,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和“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魏文斌同志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荣获中华眼科学会奖,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12年获得“白求恩奖章”称号。曾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奖章”、第七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