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元,张海龙,葛玉石,周力民,郭 庆,唐春秀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213025)
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柴油发电机供电。柴发供电方式存在油料补给困难、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污染环境、噪声大、隐蔽性差等问题,既影响了人员休息、有害健康,也浪费了自然资源。为了改善这些不利因素,结合当地光照丰富的自然条件,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开始运用到这些供电场景中。但现有的光伏发电设备往往需要就地施工,结构复杂,不便于移动和转运。即便有少量的移动光伏系统,也多与车辆集成、光伏容量小[1]。或是简单存放于集装箱内,使用耗时耗力、供电的便捷性不足[2-3]。开发一种移动光伏系统投入到上述场合,将有效缓解野外供电方式单一的局面,提高野外设备的用电安全[4]。
本移动光伏系统一般有两种典型的使用方式。一是将整套光伏系统安装于一个方舱中,对外为一路输出,光伏系统需要与单独的储能方舱配合使用。储能方舱的PCS 上设有多路光伏输入的接口,多个光伏方舱可以对接到同一储能方舱上。光伏方舱与储能方舱的数量可以灵活组合,以改变新能源的输入占比。二是将光伏、储能均集成在一个方舱内,使用更方便,但不便于扩展[5-7]。两种方式涉及到光伏系统部分的结构类似,本文按第一种方式举例展开讨论。
电气部分是实现光伏方舱发电的功能载体,该部分由光伏板、汇流箱以及连接线缆组成。光伏板尺寸受到制造工艺、成本以及安装等因素限制,单块光伏板的电流、电压较小,难以满足用电负荷的功率需求。因此需要对光伏回路进行一定的串、并联设计,以提高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
在标准大气质量 AM1.5、温度 25 ℃、辐照度1 000 W/m2条件下,相关参数如表1。
表1 单块光伏板参数
本文中,光伏方舱集成40 块小光伏板,均布在20 块组件上,即每个组件上安装有2 块小光伏板,最终一个光伏方舱对外只有一路总输出。
单个组件上装2 块光伏板,采用串联方式,电气参数:
20 块组件,采用“4 串 5 并”方式连接。将 20 个组件分成5 组,组内4 个组件连接方式为串联,组与组之间连接方式为并联,每串电气参数:
因此,光伏方舱对外总输出的电气参数:
实际光照下的工作电流会小于上述理论值,但工作电压差别不大。
光伏板开路后电压会有所升高,经过一定的串联后电压升高值会被进一步放大,考虑到移动微电网系统的电气安全要求,须对光伏方舱的理想开路电压进行计算,以指导绝缘设计。本文中选用的单块光伏板开路电压升高倍数为39.9/32.6 = 1.22,由此可知:
单个组件的开路电压:
光伏方舱对外输出母线的开路电压:
实际光照下的开路电压与上述理论值差别不大。
为减少光伏电池阵列与PCS 之间的连接线路,优化系统结构,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需在光伏电池阵列与PCS 之间增加汇流箱。本系统的汇流箱为5路输入、1 路输出,通过防雷器和断路器后输出,方便后级PCS 的接入。汇流箱由熔断器、接地端子、直流防雷器、直流微型断路器、面板插座、透气阀等部分组成。
根据国标规定,电气设备外壳需有效接地。本文中在光伏方舱外壳上焊接螺柱作为接地点,光伏方舱外壳接地点、汇流箱接地点均使用接地线连接。汇流箱接地点需先接入汇流箱中的接地端子,然后将汇流箱的接地端子与光伏方舱外壳接地点等电位连接。最后将光伏方舱外壳接地点与地钉(大地或地网)连接,接地完毕后需测量接地电阻。
移动微电网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光伏发电设备,考虑到设备工作地点经常变更,故对设备安装与部署的便捷性有较高要求。为减轻设备的重量,便于操作维护,光伏方舱采用了大量的桁架结构[8]。由于系统工作在偏远地区,常有大风等恶劣气候条件,因此需要对关键支撑杆等部件进行校核计算,以确定方舱的安全性。要求的抗风压能力为:风速9.4 m/s(相当于5 级风力)条件下展开、收拢,风速20.7 m/s(相当于8 级风力)条件下稳定运行。
单个组件质量:MZJ= 33 kg;光伏板与水平方向夹角:20°。工作风压:8 级,ω0= 0.276 kN/m2。安装条件:地面粗糙度为B 类。
风荷载标准值[9]:
上式中:βz为风振系数,取 1.0;μs为体型系数,逆风取-1.35,顺风取 1.35;μ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0。
由于野外条件下风向变化较多,不同条件下支撑杆的受力各不相同,但是其最大受力不会超过几种典型的风向条件下的值,故本文仅对几个典型的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1)风垂直于光伏板向下吹时,支撑杆受力情况,受力情况如图1 所示。结合实际工作状态简化分析,且认为左杆、右杆受力方向为杆的轴向,风力方向垂直于光伏板,单侧光伏板有两组支撑。
图1 光伏板展开后受力图(风力向下)
单块组件的外形尺寸为1.6 m × 2.1 m。
此种工况下,支撑杆件受力压缩。根据GB50009-2012 选取使被分析对象受力较大的安全系数,风力的安全系数取1.4,重力安全系数取1.2,故:
以光伏板中间铰链为节点:
右侧:
左侧:
即 F左杆= 1.33 kN
从而,F杆max= F左杆= 1.33 kN
(2)风垂直于光伏板向上吹时,支撑杆及绳子受力情况,受力情况如图2 所示(简化计算,设绳子与地面夹角为45°,单侧光伏板有两根绳子,右杆不受力)。
图2 光伏板展开受力图(风力向上)
此种工况下,左支撑杆件受力压缩,绳子受力伸长。根据GB50009-2012 选取使被分析对象受力较大的安全系数,风力的安全系数取1.4,重力安全系数取 1.0,故:
右侧:
左侧:
从而,F绳子= 0.86 kN,F左杆= 0.91 kN
(3)当一侧光伏板展开,另一侧光伏板未展开,风垂直于未展开侧光伏板吹时,该侧绳子受力情况,见图3、图4:(简化计算,设绳子与地面夹角为45°,单侧光伏板有一根绳子)
图3 光伏机构抽出图
图4 光伏机构抽出受力图
同上,风力安全系数取1.4,故:
第一级:
第二级:
(4)当一侧光伏板展开,另一侧光伏板未展开,风垂直于集装箱侧壁吹时,为校核集装箱的抗风能力,分析光伏舱箱壁受力情况(简化计算,不考虑绳子拉力):
同上,风力安全系数取1.4,重力安全系数取1.0,集装箱和第一、二级光伏板的相关尺寸如图3、图5 所示,故:
重力力臂L1= 0.75 m(质心到侧壁距离);风力力臂L2= 1.05 m(箱高一半)
则风力对网络光伏舱倾覆力矩T1为:
T1= F风力× L1= 10.56 × 1.05 = 11.08 kN·m
网络光伏舱自重抗倾覆力矩:
T2= W总× L2= 16.66 × 0.75 = 12.5 kN·m
得T1<T2,所以光伏舱能满足抗风要求。
(5)舱门所受风力大小计算
风力是面力,在单位面积上均匀分布,所以它合力的作用点在门的几何中心,舱门受风力示意图如图6 所示。
图5 光伏舱倾覆受力图
图6 舱门受力图
最大舱门面积:A = 1.126 × 1.814 = 2.04 m2
同上,风力安全系数取1.4,故:
则,F开门力= F风力/2 = 0.53 kN
一般成年人的臂力是300 ~600 N,因此,在5级风力下开合电站各门所需的力在一般人的臂力范围之内。
由上计算得知,方舱能在5 级风力下展开收拢。
某次野外调试,系统由储能方舱、光伏方舱两部分组成,数量各为1 套。环境为离网无市电、 储能SOC 储备较高、有光伏输入,记录风速为7-8 级风。
早上,储能方舱上电开机,按相应控制策略成为主机,设备网络编号为5。网络中无油机方舱或其它储能方舱接入,在线设备数量为1。由于有光伏输入,无负载(显示运行设备为0),储能运行于逆变带载、待供状态,系统按“充电模式”运行。此时光伏输入功率为6.9 kW,对储能电池充电,由于显示精度、零漂、损耗、SOC 容量较高充电功率限制等原因,显示电池充电功率为-4.5 kW,储能电池SOC 为89%。“-”为电流的方向,含义为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如果不带符号,则含义为电池处于输出状态。由于早上光照较弱,光伏发出了额定功率的58%。
图7 光伏对储能充电界面
光伏板经“4 串5 并”方式连接后,方舱对外输出母线的电压为260.8 V,电流为45.95 A,理想工作条件下的输出功率达到12 kW。经设计计算,本文中的光伏方舱在8 级风力下正常工作时,支持杆的最大受力为1.33 kN,防风绳的最大受力为2.9 kN。方舱可以在5 级风力下完成部署,方舱自重可以满足在8级风力下的正常工作而不发生倾覆。最终经野外调试运行,本光伏方舱具有可行性,运用到移动微电网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比例,改善离网地区的供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