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哲学更生动,让电影更深刻
——读《看见——电影中的哲学》

2021-01-14 22:17孙义清周澍熹
关键词:手工哲学

孙义清,周澍熹

(1.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2.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许多人都喜欢看电影,但你是不是也曾困惑: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很高,我却看不出它好在哪儿?甚至,根本就看不懂?其实,你需要了解一点哲学,因为有些电影并不是讲故事那么简单,其中也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或者,你也可能想学习一点哲学,却不知何处入门,那些大部头的哲学著作让你望而生畏。其实,你也可以从看电影开始。也就是说,电影和哲学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不过,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电影和哲学似乎并不相关——电影是形象的艺术,而哲学则是抽象的思想,两者并没有什么交集。而孙卫卫所著《看见——电影中的哲学》则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它把哲学与电影相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哲学的新视角。

一、通过电影理解哲学,借助哲学诠释电影。在许多人看来,哲学是非常抽象、甚至特别枯燥的,哲学研究也是专业哲学工作者的事情,与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电影则是非常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没有读过小说诗歌的人或许还有不少,但是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却几乎没有。因此,如果能够通过电影来理解哲学,无疑将大大降低哲学的门槛,让普罗大众也能领略哲学问题的魅力,感悟哲学智慧的可贵。不过,另一方面,虽然人们都看过电影,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电影都是讲“故事”的,观众去看电影,也是去看“故事”的,很少会想到其背后还有什么深刻的哲学道理。正如路易斯·贾内梯在著名的《认识电影》一书写道:“现实主义者较想保持一种幻觉,即他电影中的世界是未经操纵而较客观地反映了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形式主义者却毫不作这种处理。他会故意使素材影像扭曲或风格化,使大家明白其影像并非真的事件或事物。他也会故意扭曲细节的时空脉络,使其世界与真正的物质世界大不相同。”[1]事实上,许多电影并非“讲故事”那么简单,故事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而这又是与普通观众的想法有些相悖的。因此,正如作者所说,把电影和哲学结合起来,是一种“既令人向往也充满危险的尝试”。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电影的大众化——如果能够通过电影来表达哲学思想,就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而之所以充满危险,也是因为电影的大众化——人们已经习惯了电影作为故事片的界定,许多人看电影更主要是出于休闲的目的,有多少人愿意劳神费力地探究故事背后的哲理呢?但是,作者还是迎难而上,运用其丰富的哲学知识,把哲学和电影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正如书中所言:“一方面通过电影来理解哲学,另一方面借助哲学来诠释电影。通过电影来理解哲学,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哲学的抽象和枯燥,在电影直观的影像和场景中感悟哲学;借助哲学来诠释电影,则可以让我们深入电影影像的深处,看到其背后隐藏着的更多的东西。”

二、主题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众所周知,哲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也非常多,虽然把哲学和电影结合起来是一项让人向往的尝试,但“如何结合”却又是摆在面前的新的问题。事实上,国内也有少量这方面的著作,不过多数仍然显得过于“学术化”,所讨论的哲学问题与普通大众的关系并不太大。如此一来,就背离了写作的初衷,依然没有达到让哲学走进大众的目的。而《看见——电影中的哲学》一书所选取的主题则都与普通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该书共分为12个专题,分别围绕“存在”“命运”“自我”“人性”“幸福”“真理”“技术”“文明”“道德”“自由”“个体与群体”“平等正义”等问题展开,这些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加之作者结合电影娓娓道来,很容易得到读者的共鸣。比如在第一专题“我们应如何存在?”中,作者首先就提了一个问题:想想自己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空虚无聊、甚至昏昏噩噩?而要摆脱这种状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由此,作者介绍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有关观点,批判地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再结合电影《海上钢琴师》《肖申克的救赎》《身后事》等,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存在并不等于生存”“人生需要在沉沦中觉醒”“必须在绝望中抗争”等,从而使得原来深奥的哲学理论变得非常鲜活。读者看了以后,会觉得不仅学到了哲学知识,对自己的人生也很有触动。再比如,在“幸福”这一专题中,作者首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井底之蛙到底幸不幸福?如果说它是幸福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幸福只是主观感受、完全没有客观标准?如果说它是不幸福的,那是不是说幸福只能依据客观标准、而与主观感受无关?由此,读者自然就会思考幸福当中“主观感受与客观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接着,作者又提出“为什么很多人都感到不太幸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幸福”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诸如“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短暂与长远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等,每一对矛盾当中都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而通过《春夏秋冬又一春》《艾达》《幸福》等电影的切入,又使得这种哲学思辨更为鲜活,更接地气,也更让人感到哲学智慧的魅力,感到哲学其实就是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思想深入浅出,文字通俗生动。主题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不等于文字就一定能让大众所接受。可贵的是,《看见——电影中的哲学》一书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作者在书中涉及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比如马克思、恩格斯、老子、庄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萨特、海德格尔、尼采、以赛亚·伯林、罗尔斯、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社群主义等等,不仅介绍了他们的主要思想,而且联系有关电影对这些思想进行了诠释,让读者很容易接受。在分析哲学思想和解剖电影哲理的时候,作者展现了其广博的知识涵养和深刻的洞见能力,文字不仅通俗生动、流畅优美,而且入木三分、引人入胜。比如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专题中,作者在谈及青春期的青少年如何处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时,引入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这部电影中,海难中幸存的少年PI和一头老虎共处于一个小船上,而这头猛虎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本我”的象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在海上漂流的少年。PI有个绰号:π。π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是无法穷尽的。青春叛逆期,既是一个正常的时期,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安全度过的时期。叛逆,实际上就是‘我’的不圆融,是自我难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越过这个时期,实现自我的圆融和回归。”[2]107再比如,在《技术乌托邦》这一专题,作者结合庄子、卢梭、马尔库塞、芒福德、马克斯·韦伯等中外哲人的论述,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尤其对技术的“异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书中写道:“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化、机器化、程式化生产的社会里,许多人又重新喜欢上了手工的产品,其实并不是因为手工产品就一定比机器产品好,从哲学意义上说,人们对手工产品的怀念,其实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怀念。虽然手工产品也需要用到技术,但是正如前面所言,手工时代的技术和机器大工业以后的技术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机器工业时代的产品,打上的是浓浓的‘机器’的标志,而手工时代的产品,则会让人联想到‘人’的劳作,背后蕴藏着的,是人的主体性,面对一个精致的手工产品,人们会感到一种人性的光辉。”[2]206简单的几行字,却道出了技术时代的秘密,让人沉思,也让人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所以,《看见——电影中的哲学》虽然仍是在探讨哲学问题,但是可读性非常强,一点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非常适合普通人尤其是大中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感到不仅产生了强烈的看电影的热情,而且对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探究和思考的冲动。书中涉及一百多部中外电影,这些电影在作者的笔下,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让人们对它们产生了新的认识。都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通过电影来理解哲学,也使得哲学变得更加直观、更加鲜活、更加生动,就这一点来说,《看见——电影中的哲学》的确称得上是独树一帜。

猜你喜欢
手工哲学
做手工
菱的哲学
做手工
小包哲学
逆境中的哲学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