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研究

2021-01-14 20:03刘文秋杨智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源监控教学质量

刘文秋,杨智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职扩招带来招生规模、数量的增长,同时也面对学校师资、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更加紧张,班级人数短时间很难减少等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实现教学质量不减,发挥质量引领作用,培育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将是高职院校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百万扩招的背景

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2019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这表明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在扩招100万的背景下,实施方案强调,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2]。应运而生的问题,针对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等生源多样化特点,如何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培育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发挥质量引领作用,缓解就业压力,既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使命,也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必然。

二、扩招生源的学情分析

高职百万扩招第一批学生于2019年9月相继入学,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性生源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性。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方法,对河北省部分职业院校扩招学生进行调研分析。调查对象来自5所学校,10个专业,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此次调查形式以网络问卷为主,一是了解学生学习基本情况,主要调查学生年龄、学习经历;二是了解学生期望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主要调查学生从事职业、技能水平;三是了解学生就业愿景,主要调查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后对未来工作的期许。

学情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年龄差异大,从18岁到45岁,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太弱,20%不能达到高中毕业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行业差异大,求学目标、学习可利用时间大不同,近50%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多数人没有充足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只能利用工作之外业余时间来学习,占76%学生希望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学习需求、就业意向也大不相同,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扩招后怎样实施教学才能确保“生源扩招,质量不减”,是大多学者、专家研究的热点。

三、扩招后对教学质量的思考

更多更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高质量教学为前提,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面对多元化的招生,结合生源学情分析,考虑开展分层分班、线上线下、校企融合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来应对各方面的压力。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分类、分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是适应“百万扩招”生源教学质量的首要选择,可以按年龄段、学习经历或就业与未就业等为依据来进行分类编制。基于学情分析,合理选择分类依据来编制适合大多数的培养方案,是必要的。首先应在遵循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教育基础为主要考虑因素,至少编制应届高中毕业生、农民工、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四类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考虑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及相当学历进行不同层次考生的学习需求,编制分层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实现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设计模块化、组合化

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搭建合理的前提下,考虑课程内容设计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可采用模块化、组合化学习内容,构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能力提升模块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依据就业需要和个人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学,不同学习模块,进行单独考核,只要能够完成课程考核的基本达标要求,认为修完本课程学习任务。

(三)分班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理论教学

结合学生就业和学习时间调查结果,理论教学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按照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班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开展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能听得懂,跟得上,学得会。实施过程中线下教学可与智能化教学实施平台、优质公开课资源、网络直播教学等线上教学活动相结合,突出学习时间灵活的特点,适用于有工作且学习时间相对分散的学生。

(四)校企融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考虑校企共育实施“现代学徒制”式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提前签定准就业协议,减轻就业压力,实践教学任务由企业师傅带徒弟方式完成,实践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完整性,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能熟悉岗位操作。

四、基于PDCA理论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素质为目标,以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招生、就业等为监控对象,由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管理过程和支持资源等形成的一个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系统体系。面对扩招带来的教学质量提升的难题,运用PDCA(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控制理论,按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建立教学质量目标体系(P-计划),强化以生源类别组织教学全过程监控体系实施(D-执行),完善按生源类别开展分层次的多主体评价体系构建(C-检查),按生源类别建立问题处理反馈机制(A-处理),可以更加明确教学质量控制各个阶段重点任务,针对不同阶段,按照阶段实施方案,做好运行管理,对教学质量进行循环改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与管理的可持续提升。

(一)教学质量目标、计划阶段-Plan

运用PDCA循环理论改进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是教学质量监控目标、计划与标准的设定[3]。教学目标是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是教育质量监控的初始阶段,PDCA的计划阶段强调在收集资料、分析现有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制订目标,结合扩招后生源类型制订相应分类措施和计划,如应届高考生类、退伍军人类、下岗职工类等,目标制定要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目标要有考核,考核要有标准,以标准要求建立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使目标和计划更加明确、科学、合理。

(二)教学质量管理、监督阶段-Do

教学质量考核有标准,标准要有实施,实施要有监督,监督有诊断,诊断才有提高。建立学院-系部-专业(课程)三级质量保证组织基础上,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分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三个阶段,形成“3551质量驱动”管理体系。

(三)教学质量检查、反馈阶段-Check

教学质量检查、反馈是对照教学目标、实施方案的要求,检查、总结、反馈实际执行的结果,形成检查质量报告。教学质量检查系统可分为信息收集处理和教学评价两部分,信息收集处理主要包括教学检查、教学督导、过程检查以及学生评教方面的信息,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授课质量、实践项目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四)教学质量诊断、改进阶段-Action

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是监控的重要环节,是对计划实施结果、目标的实现与否进行的结论性评定。教学质量是非静态的评定,要根据检查阶段反馈的各种信息、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动态化的调整与改进,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动态化运行。应持续构建任务职责权限明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持续有效稳定的内部质量监督、改进体系,形成“岗位有目标,目标有考核,考核有标准,标准有实施,实施有监测,监测有诊断,诊断促提升”常态化的持续改进机制。

五、结束语

全国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宽进严出”,教学过程监控彰显重要性,选择恰当的理论为支撑,保证教学质量不减,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改进提升质量,也是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PDCA循环管理理论下构建“多主体、分层次、全过程、多方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保障,是促进教学改革新的动力,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探索,为扩招后的高职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生源监控教学质量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跨省生源调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