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伶 王梅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乡村建设,对乡村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它呈现的美丽富裕乡村蓝图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2018 年12 月29 日,教育部为新时代高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指向,高等学校要不断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这个问题上,多数研究者站在农业院校的立场阐述其服务功能和路径选择,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和普通高校的社会职能,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综合性的实施路径,丰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为新时代高校更有效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90 多年的接力奋斗,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的整体发展中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制约现代化发展进程。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总结和创新“三农”政策,把“三农”工作置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中,开始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宽裕,当前乡村发展的总要求转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几字之差折射出了国家对乡村建设的更高要求。“产业兴旺”是要通过产业化发展使农民增收创收,发展互联网+农业和现代化规模的农业。“生态宜居”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治乡村污染问题,养护大自然,打造人与自然相融发展的美丽乡村。“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实践和认识方面的直接体现,不仅要让农民口袋鼓,还要让精神风貌正。“治理有效”是对农村的治理做出了新要求,要做到相关的政策制度有效被村干部、村民理解支持,自主建构相关法令,合力营造文明乡风,真正实现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生活富裕”是对农村地区建设的整体目标,增强农村民生基础建设,扩大农业现代化生产,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转化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2]要满足国民不断提升的追求,需要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能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快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涵义,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为未来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提供新的支撑,同时也将成为快速城镇化和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器”和“就业池”。[3]
从乡村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到乡村治理体系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齐下,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乡村治理新的内容。面对乡村地域广阔、乡情参差复杂的实际,乡村振兴突出村民自治,把自治放在乡村治理的首要位置,让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自我管理监督,广泛行使民主权利,自主营造和谐乡村。法律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是统治者管理的有力工具,法治放在中间位置,突出了法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保障作用,使乡村自治在法律的规范保障下有效发力。[4]同时,把徳治与自治、法治并行,通过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用道徳引领约束规范社会行为,为自治、法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工匠,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全方位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应包括土生土长的村民、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技人员、大学生村官、村委干部等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才,各类人才运用不同的技能、不同的才干服务乡村建设。高等学校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地、农业科技的研究基地、政策宣传的高端智库,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保障和支持。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和国际合作提升行动”。[6]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广大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运用能力比较低等诸多发展阻碍,而高校肩负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创造科研成果的职能,农村急需高校主动作为,深入农民中开展科学素养和各类生产、营销等实用培训,为农村输送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文化学历的农业人才,通过科技下乡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大平台。高校应广泛通过开设理论宣讲、主题讲座、党团活动,创新树人方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特色人才。思政课堂应自觉成为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阵地,老师积极为青年学生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内容和深远意义,让学生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发挥“双创”精神,真正发挥时代引领作用,结合自身专业专长,促进农村改革落地开花,为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作出新生力量的努力。
乡村的发展壮大需要社会全体广泛参与,需广泛调动全社会资源支持乡村发展,使资金、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的资源不断涌向乡村,为乡村的发展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帮助,营造有力发展的社会大环境。[7]高校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力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会农民生活面临的难题,带领村民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搞河桥治理、打坝地,真正改变了梁家河的村容村貌,实现了村民的希望和诉求。[8]当前,高校师生可以深入乡村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现代新型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燃起新农村的星星之火。
农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更是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9]近几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推进中,乡村发展现状得到了有力改善,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任务仍然非常迫切。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创造科研成果的使命,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高校和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在振兴乡村中发挥智库作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空心村”不断涌现,坚守农村建设的主体越来越少,要开创农村发展的新格局,提高农民地位势在必行。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公民意识形态的工作,面对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主体,必须要挑起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任。例如:浙江省已与浙江农民大学联合举办了“新型农民培训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知识更新培训班”“高级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等,结合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农民输送了专业的科技知识。因此,各类高校可以形成战略联盟,与政府联合建设农民学校,立足农村发展现状和特色,面向农民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提升农民的主体创造力,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顺应农村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输送各个专业的青年才干,助力乡村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农业类选修课、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述乡村利好政策等方式,在校园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培养大学生服务乡村的使命感。如笔者所在学校成立宣讲团,为大学生宣讲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鼓励大学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传播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促进互联网+农产品的繁荣发展,科学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同时,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带动教育结构的改善,从而实现扶志与扶智的相互促进。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进一步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走进革命老区和传统革命教育基地,深入研究当地的红色文化,助力打造思想教育基地,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扶助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共同提升。在招生目标上,与帮扶农村制定长期合作方案,从招生到就业,实现精准助力乡村贫困学生,在子女受教育层面解决农民教育落后问题,同时为乡村发展精准提供人才支撑。高校的就业应持续支持国家“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人才支持规划,帮扶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当地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还可以邀请乡村创新创意企业来学校开宣讲会、招聘优秀适用人才。通过深入落实干部下乡帮扶、学生实践帮扶项目,通过消费式扶贫、帮购式扶贫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发展,不断完善高校人才扶助乡村发展的制度。
农业类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和输送专业型人才的使命。农业类特色院校可以着眼于地方独特需求,直接与农村对接,调整科研方向,开设特色专业,不断提升创新特色。与现代农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联合办学、建立专业实习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攻关技术难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担当农村改革发展的智囊,主动为农地种植、畜牧养殖、品种培育等提供科研支持,同时挑选专业学生定期到农村担任技术员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在农村建设特色农业实训示范基地,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引领农村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释放出了在农村大有可为的信号。高校是社会进步的科学支撑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青年学子则是农村深化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振兴乡村需要高校的有力助推,乡村建设也为高校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动力支撑。因此,高等学校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探求高校和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多方面发力,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农村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