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秩序构建
——以兰州市Y北路夜市地摊为例

2021-01-14 15:20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北路摊主摊位

段 兰 庭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地摊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周礼·地官·司市》中便有记载:“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1]地摊经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格局的空缺,在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扶贫救急、方便群众、丰富城市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地摊经济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城市的市容环境和正常的交通秩序,存在较大的消防等安全隐患、商品质量普遍不高、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且摊主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不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弊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的品质、空间秩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治理的相关政策对于地摊经济秩序的作用也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演进。

一、问题的提出

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增加市场活力、解决就业问题成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2020 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其现场考察的地摊经济给予积极评价:“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我们会给你们支持的。”[2]随后,地摊经济迅速席卷了全国多个城市,为城市重添了烟火气。

在以往地摊经济的相关研究中,大多集中在讨论其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或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其中,只有少部分研究使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大部分则偏向于对地摊经济的文本分析,其内核在于城市的治理,最终落脚在城市与地摊如何和谐发展上;也有研究从地摊经济的历史维度出发,纵向梳理其发展过程后结合相关政策制度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还有部分研究着重从法律角度讨论了地摊经济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多年的城市治理过程中,地摊经济一直是重点管控对象。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治理的精度和温度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地摊经济对于城市的环境、治安、交通等各个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地摊经济的突然“松绑”会不会导致城市的秩序危机?如果出现了城市的秩序危机,应当如何去化解?在此过程中能否形成可以兼顾地摊经济的“灵活”及城市治理的“规范”的秩序?地摊经济能否抓住机遇持续性地良性发展?这些是本文想要探究的问题。

二、田野调查情况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兰州市Y北路夜市地摊经济的问卷及访谈调查,对该区域的地摊现状有了基本掌握,着重调查了Y 北路地摊中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模式和互动关系,搜集治理该地摊的规章制度规范,深入探究国家政策导向对地摊经济秩序的影响,并分析地摊秩序的内在关系和产生机理,为城市与地摊经济的和谐共生提供一定思路。

(一)Y北路夜市地摊概况

位于兰州市Y 北路的夜市是在疫情得以控制,国家大力提倡地摊经济的背景下得以兴起的。该夜市全长450 米左右,拥有东、西共两条街道作为摆摊点。摆摊时间起始于晚上18:00,撤摊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在笔者将近四个月的调查时间内(2020年5月-2020年8月),摊位数量集中在118-179个之间。

相较于Y 北路的夜市而言,Y 中路夜市存在时间更久,更为出名且摊位更加稳定。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Y 路就是服装、百货、餐饮等行业聚集的繁华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相关部门清退了这一带的马路市场,改造了马路两侧杂乱的小市场、小商场,使得周边环境得以显著改善。但在2004年前后,一部分人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在这一路段摆摊设点,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家固定摊位,经营范围涉及果蔬、服装、百货、饰品、餐饮等多个类别,中路地摊在多年的时间中已形成了相对井然的秩序。尽管中路和北路仅仅相隔一条步行街的宽度,但人流量和摆摊数量与中段相比都遥不可及,并没有达到一定规模。

在Y 路北段,城管积极革新自己的管理方式,现阶段主要使用了线上线下配合管理的方式。线上管理办法主要是指“一摊一码”①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及微信群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对地摊进行更高效的控制和管理。在线下管理方面,每天17:50-22:00 是城管的巡视时间。在巡视过程中,他们会检查各位摊主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出摊,将摊位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不得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等)、用架子或桌子摆放货物(“货不沾地”等)、售卖合规的产品(不允许售卖深加工食品等)、按规定收拾摊位垃圾、扰民等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每晚Y 北路夜市会被整体巡视检查2-3次。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经过问卷回收和核对,获得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并通过问卷调查对Y 北路地摊摊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此外,对Y 北路的4 位城管、10位地摊摊主、5位社区居民、3位顾客等进行了深度访谈。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样本中约有32.93%为失业人员,约有64.63%为无业人员,残疾人约占1.22%,退休人员约占9.77%;将近一半的摊主可以通过摆摊获得1001-2000 元的月收入。超过五分之三的摊主可以按照要求在18:00之后开摊,说明大部分摊主遵循了城管的规章制度。超过一半的摊主选择在22:00-23:00撤摊,主要原因在于天气的变冷和人流量减少。

在摆摊的缘由方面,挣钱为首要目的的人数最多,约占79%;65%的人认为摆摊是一种相对自由的就业方式且想要打发时间;由于年龄较大、能力不足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选择摆摊的人数约占10%;还有约占6%的人是为了通过摆摊来体验生活。此外,接近五分之一的摊主是由于2020年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的政策从而选择在Y 北路摆摊,可见国家政策的鼓励是人们选择摆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调查的82个样本中,没有摊主认为他们的摆摊行为会影响社区环境和社区安全。所有摊主都认为,他们的商品性质、售卖方式等方面,都是严格按照城管的规章制度进行的,因此与周围的社区居民是“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打扰的状态。同时,他们认为地摊可以给居民们增加生活的便利,与居民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是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有部分居民反映,尽管他们非常支持国家鼓励地摊经济的政策,也确实在Y 北路的地摊中获得了部分生活便利,然而有时不免会出现喇叭叫卖声音过大、瓜果蔬菜摊的垃圾散落在人行道边污染环境、摊位的出现减少人行道的活动空间等问题。当然,他们自己认为这些都是偶发现象,绝大部分摊主都可以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摆摊活动。

三、地摊经济中秩序的建立与稳定

在地摊治理方面,主要有“疏”②和“堵”③两种思路。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采取“堵”的方式,并逐渐形成惯性。[3]但无论是从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的治理情况看,“堵”的方式不仅会有失社会公平,也会导致治理效率的低下。认识不同主体间产生的矛盾,增进不同立场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对提升治理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摊主和城管的矛盾消解与深层关系

摊主在与城管的互动过程中,只有约占7%的摊主曾经和城管发生过摩擦,绝大多数的摊主都能够积极配合城管的工作,与城管的相处大部分都算得上和谐融洽。

“我曾经和他们(城管)发生过矛盾,就是说我的摊子位置太靠里了,但我当时不是怕那钢管划到旁边的车嘛……不过我也就嘀咕了几句,他们态度都还挺好的,都是工作嘛,我也不想让他们为难,后面和旁边的商量了一下就挪了。”(孙摊主,男,33岁,自由职业者,2020年6月28日)

在调查过程中,类似于这样的矛盾在大部分摊主眼里都不算与城管发生过摩擦,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除此之外,只有一位摊主与城管的矛盾比较激烈:

“我给你讲,有一次俩新来的(城管)不穿制服就来管我,那我咋能知道谁是谁?你凭啥管我?我当时根本就不听,他们还骂骂咧咧的……后来领导来了,把这俩抓住了批评教育,还给我赔礼道歉……我感觉就这俩给我找事,不过我也再没见过,其他的没啥矛盾。”(陈摊主,男,46岁,个体经营者,2020年6月28日)

在绝大多数的摊主描述中,城管和摊主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很多新闻中描述的那样剑拔弩张。对此有城管表示,很多是由于新闻的“断章取义”导致其污名化。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在城管的眼里是“很多年以前发生”而现在很少出现的情况。

“我感觉前两年的扫黑除恶很有用,我们的执法环境都变好了。”(王城管,男,30岁,2020年6月18日)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感受到了城管和摊主之间更为深层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城管和地摊摊主在功能上相互依赖。城管在地摊当中的职责是治理和维护地摊的秩序,保证摊主们能够在不影响城市秩序的前提下有序地进行自己的商业活动。城管作为执法部门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改变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率,缓和自己与摊主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发挥管理者的职责,体现出执法者的意义和价值,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不吵架啊,好好说大家都听着呢……国家提倡地摊了嘛,虽然工作量变大了,但是这不是给广大平民百姓一个就业的机会嘛……这是我的工作啊,大家都好好的我觉得也很好啊!”(张城管,男,30岁,2020年6月18日)

从这位城管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的职责有着清晰的认知,尽管工作量的增加并不会提高工资,但是他仍然能够理解且支持国家的政策,在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城管在工作过程中也体现出充足的耐心和理性的一面:

“我们会好好跟他们(摊主)讲道理的,大家都不容易,现在的人不像以前那样了,都能听进去……我们会讲一次,两次,三次,到第四次的时候我们就暂扣摊子了,但是基本没发生过,大家都是听话的。”(王城管,男,32岁,2020年8月15日)

而对于摆摊的规章制度,调查的所有的摊主都认为是十分合理且欣然接受的:

“我们不能乱摆的呀,而且人家说的有道理呀,我要是占了盲道有盲人走不了路怎么办呀……他们(城管)都很好的,对我们都客客气气的,我们肯定听他们的呀!”(王摊主,男,35 岁,自由职业者,2020年6月28日)

“说实在的,没人管的话我还不敢来摆摊的,万一有人跟我滋事咋办呀?有人在这儿转一转我还挺心安的。”(刘摊主,男,65岁,退休,2020年6月13日)

“干啥事儿都得有规矩的嘛,再说了他们的规定也不过分,我们也不能说把街道弄得脏脏的就走,你一堆垃圾,我一堆垃圾,万一搞出什么传染病像现在的疫情那样咋办呢?而且清洁工不也就累死啦!”(刘摊主,女,42 岁,自由职业者,2020 年7月1日)

摊主们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城管的管理,地摊的状况一定是混乱且散漫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很难在一种安全、稳定、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商业活动。当所有的摊主们都遵循同样的制度规则时,就达到了公平、安全且稳定的秩序状态。由此可见,城管和摊主两者在功能上是相互区别但又相互依赖的。城管和摊主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工作状态,有地摊的地方需要城管的管理和监督,城管同样需要通过在地摊上的工作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以此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第二,地摊摊主通过城管的管理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城管的职能代表了国家的权威,这种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城管所代表的国家机构制定了具体的管理规范,而地摊摊主要服从国家的管理和规范。“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能够为所有一切制定法则:必须使每个群体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部分,而不是整体,也不能把真正属于整体的东西据为己有。”并且“只有通过国家,个人主义才能形成。”[4]69一方面,地摊摊主在遵守政府的规章制度前提下进行自由的商业活动;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给予了摊主们摆摊挣钱的机会。

“我们这边是没有租金的,据说中间那些有的都要交租金的……国家的政策好嘛,白天忙完了晚上摆个摊补贴一下,虽然不多但是我也挺满足的。”(王摊主,女,32岁,美甲师,2020年8月1日)

“我们卖东西只要符合条件卖啥都行……我卖这个拖鞋主要是看这条街卖的人少,有的赚。”(刘摊主,女,27 岁,学生,2020年6月19日)

在调查过程中,摊主们虽然都在抱怨疫情带来的生活上负面影响,但也无一不对国家面对重大灾难时展现出的执行力表示充分肯定。国家能够在困难时期为社会弱势群体扶持地摊经济,为其生活收入增加一个选项,也体现了地摊经济的扶贫救急功能,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以此为前提,摊主们对于规章制度纷纷表示支持并持以遵守的态度,因为只有恪守规则才能延长这条地摊的生存时间,从而能够给摊主们一个维持生计的方式。可见只要是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个性,社会承认差异性且尊重个人意识,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国家来捍卫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二)摊主们之间私人关系的建立与作用

摊主之间的互动过程中,绝大多数摊主表示与其他摊主没有发生过矛盾,只有约3%的摊主认为自己曾经由于摆摊边界的问题与旁边的摊主产生摩擦,但程度很轻,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解决了矛盾。

在调查中发现,摊主之间的关系基本十分友好,他们非常看重与相邻摊位摊主之间的关系,以便在摆摊过程中互相给予帮助。当有新的摊主占领“邻居”的摊位时,周围的摊主会给予提示,此时新的摊主便会主动另寻摊位。许多摊主也表示,他们在摆摊的过程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为他们的摆摊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部分摊主也体现出对地摊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产生于和其他摊主交往过程中的亲密关系。

“我其实不是为了挣钱才来摆摊的,我有退休金的。现在孩子都在外地,我也没个说话的人,旁边的小伙子和我聊的挺好的,两天不见我还想呢!”(李摊主,男,56岁,退休,2020年7月18日)

“旁边这个老姐姐就像我的亲大姐一样!我们平常一起摆摊的时候唠唠家常,挺快乐的……我们这儿厕所离得比较远,平时我就让左邻右舍给我看着点,反正卖多少钱她们都知道。”(罗摊主,女,52 岁,退休,2020年7月3日)

这种亲密的私人关系的建立,在摊主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微观秩序,为地摊秩序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由于摊主间珍惜这种亲密关系,一方面使得摊位减少流动性从而趋于固定,更加便于城管的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摊信息交流的速度,提高政策的传播效率。

(三)新媒体平台对地摊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新媒体平台的参照作用

在调查过程中,约有14%的摊主认为自己曾经与顾客发生过小的冲突。冲突的原因大多是商品的价格达不到双方的预期,从而在讨价还价的过程当中引发了双方的争执。

“我在地摊上买东西主要是图个方便,现在网上啥买不到啊,就是运过来时间太长了,可能还有运费……价肯定要还的呀,不是砍一刀再踢一脚嘛!但是大部分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大概是个啥价格我心里有数,也不会乱砍价的,只是他们多挣还是少挣的问题。”(顾客,女,24 岁,2020年7月15日)

“和顾客的矛盾主要就是价格,我要30 人家直接给我还个8 块,你说我还咋做生意,有的说网上十块钱仨,那你去网上买不就好了,又不是一个牌子的东西……不过和气生财,不合适不卖就好了。”(李摊主,女,42岁,家庭主妇,2020年7月5日)

在与顾客的矛盾方面,各位摊主几乎都会运用到“和气生财”这个词,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不会也不愿与顾客或者居民等人群发生矛盾,他们的买卖都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才进行的。

此外,诸如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不仅通过网络给摊主商品的定价一个参照,也限制了顾客的还价空间。在此基础上,商品的价格有了一定的范围,漫天要价和胡乱砍价的现象减少了很多,形成了一定的潜规则。

2.昙花一现的“豪车摆摊”

在2020年五月底到八月初,Y北路夜市出现了一种“豪车摆摊”④的新型摆摊方式。这种现象出现初期,可谓人声鼎沸,博人眼球,引来了大批前来一睹风采的人群。其售卖的种类并不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售卖网红产品,另一类在摊位拍摄短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进行商业宣传。不同于传统的地摊模式,豪车摆摊消失的速度之快也令人唏嘘。六月初各大网络平台都在极力宣传他们的摆摊模式,但在八月中旬时这种摆摊模式几乎已消失殆尽,那些网红产品、自拍杆、宣传横幅也随着豪车的消失而灭绝了。

对于豪车摆摊现象,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认为这是一种年轻人贪玩、炫富的表现,并不是以摆摊赚钱为目的的,快速消失是必然现象。此外,有一些摊主认为,豪车摆摊的消失与他们售卖的商品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卖不动的,卖的东西有问题……都是网红产品,大家都是看看,谁买呢,网上多的很,便宜还包邮……他们一般没有开实体店,地摊上卖不出去不就都砸手里了嘛,那能不亏死嘛!”(王摊主,男,32岁,个体经营者,2020年8月15日)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媒体平台的影响下,网红产品在地摊售卖几乎没有竞争力,如果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交友圈为目的的摆摊也会被地摊淘汰。新媒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地摊摊主也进行了选择,对于剔除那些破坏地摊秩序的人群起了积极作用。

(四)互动过程中地摊秩序的维持与稳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Y 北路夜市地摊在2020年鼓励地摊经济政策之后总体而言是有秩序的状态,其秩序的维持主要是通过硬性制度和软性规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

在硬性制度方面,主要指刚性的制度规范。首先,政府注重地摊经济对于经济、民生、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Y 北路夜市地摊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其次,城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管理的方式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对地摊进行管控,对其位置、高度、噪音、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最后,在城管与摊主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摊主们普遍积极配合支持城管的工作,主动遵从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软性规则方面,主要指导性的微观秩序。各个群体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友爱关系。城管和摊主之间能够互相体谅对方的不易,在解决问题方面更加地理智且人性化;在摊主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大部分摊主之间都能做到互相帮助,彼此惦念,有的甚至表现出了对于地摊强烈的归属感;摊主与顾客之间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和气生财;摊主与周围的居民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互惠互利。

在硬性制度和软性规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形成一定规模的Y 北路地摊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政策,形成一个稳定的秩序环境,在一个相对规范化、制度化,卫生、安全、文明、和谐的状态下稳步推进。同时,硬性秩序和软性规则对于秩序环境的共同作用体现了相关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不同人群个人素质的提升。

四、结论

对于地摊经济,人们本身并不排斥,只是对于“松绑”之后的地摊经济作用于城市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随之产生的各种矛盾略有不满。然而,通过对兰州市Y 北路夜市地摊经济的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尽管城管和摊主之间、摊主与摊主之间、摊主与市民之间存在张力,但是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且相互之间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地摊秩序。地摊经济的秩序离不开硬性制度与软性规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中硬性制度是国家制定的、必须恪守的,而软性规则则是城管与摊主、摊主与摊主、摊主与市民这些不同群体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柔性的微观秩序。只有将这两方面的作用同时应用到地摊中,地摊秩序才能够趋于稳定,使不同主体间的张力达到最小。另外,城市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不同人群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是地摊稳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注重地摊经济规章制度的合理制定以及建立地摊内部和谐稳定的互动关系,为城市的治理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于城市和地摊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一摊一码”数字化平台管理办法:首先,地摊摊主在微信中用小程序进行个人信息注册,并在线上申请自己的摊位;其次,管理员通过其注册信息后生成专属“便民服务码”;再次,每天撤摊后,摊主需在小程序的“卫生上传”功能区上传摊位卫生情况照片以便执法中队进行检查审核;最后,执法中队会通过系统对试点摊位进行“12 分制”管理。如存在卫生不合格、占用消防通道经营、噪声扰民、不诚信经营等违规行为,将扣除相应分数。当12分被扣完时,取消其一年摆摊资格。

②疏:指在地摊的管理中采用疏导之策。

③堵:指在地摊的管理中采用驱逐、围堵的方式。

④豪车摆摊:指三十岁左右的年轻摊主们开着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汽车或摩托车作为摊位,利用汽车的后备箱或者摩托车座椅摆放售卖的商品,汽车或者摩托车所在的位置,就是摊主们摆地摊的位置。因此笔者将其称为“豪车摆摊”。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2020年五月中旬国家大力支持、放开地摊经济的背景之下,晚上18:00 之后交警也不再对道路两侧的摊主进行干预。所有开车来摆摊的摊主所能使用的范围仅局限于自己的车的范围,不可以延伸到其他机动车道上,这种情况不仅违反交通规则,也违反城管摆摊的规章制度。

猜你喜欢
北路摊主摊位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水果摊的主人
一号摊位
20元
佔道14年上海“路中屋”和平拆除
噩梦里,到底是谁的声音
母亲的摊位
地摊情话
我卖个桃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