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婧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优美的语言,可爱的人物,生动的情节,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从小多听故事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受到感染和教育。而儿童广播剧在故事的基础上,以声音为表现形式,运用语言、音乐和音效的组合,通过小听众的想象产生各种情境,来表达剧中的内容。它比故事的代入感更强,更加能抓住孩子的耳朵,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增强孩子的想象力,达到启迪思想和开发智力的效果。那么儿童广播剧的剧本创作题材来源于哪里呢?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和虚拟想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一部儿童广播剧的话,剧本就是这棵树的根,没有剧本,一切都无从谈起。剧本可以是改编,也可以是原创。改编的途径有很多,可以改编自绘本,改编自寓言,改编自神话,改编自课本等。比如之前做的《谁才是真正的冠军》,这个广播剧其实改编自语文课本《蜗牛的奖杯》。原课文讲述了本来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的小蜗牛参加飞行比赛获得了冠军,从此,它得意扬扬,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了一起,一对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它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但人物单一,情节也相对简单。于是,我又编撰出一个人物小鸽子,它一心想当信鸽邮递员,第一次比赛前和小蜗牛一起训练,因为天赋不如小蜗牛,第一次比赛输了,但它不放弃梦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成了下一届飞行比赛的冠军,如愿当上了信鸽邮递员。改编后的剧本通过两场飞行比赛,用两条线索交叉的形式,刻画了两个性格特点完全不同的主人公小蜗牛和小鸽子,就像从单声道变成了立体声一样。我们从小鸽子身上,看到了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最终实现梦想;从小蜗牛身上,看到了骄傲自满、好戴高帽、故步自封。在给孩子展现小蜗牛这个反面形象时,也树立了小鸽子这个正面形象,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判断谁才是真正的冠军,谁才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找准前进的方向。
又如《小贝流浪记》,改编自当代儿童文学家孙幼军的作品。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猫意外离开了猫妈妈,它历尽艰辛,但都没有被困难打倒,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回家之路的故事。原作品篇幅较长,无法在一部剧中一一呈现。工作人员截取了其中几个重要的情节串联起故事,中间用旁白把情节跳跃的地方补充完整。原作品是以陈述的口吻来讲故事,但广播剧更突出剧中人物的语言,力求通过对话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旁白只能是作为背景介绍或情节过渡。所以,改编广播剧要将原作品中的陈述语言改为人物对话。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儿童广播剧就是给孩子讲故事,但又不同于舞台儿童剧和影视儿童剧。它是一种听觉艺术,只以语言和声音为媒介,缺少视觉的冲击。所以,儿童广播剧想要有感染力,故事情节是否精彩,故事节奏有无起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剧本的改编可以在尊重原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由繁到简,或者由简到繁,如果有特定的主题又没有适合改编的作品,那么就要原创了。比如前几年,“二胎”成为热门话题,很多二孩家庭的大宝在突然多了一个弟弟或妹妹时,都有不适应的表现。于是有了做一部关于“二孩”题材的儿童广播剧的想法,让大宝明白爸爸妈妈不会因为弟弟或妹妹的到来而减少对自己的爱,也提醒家长不要因为有了二孩后疏忽大宝。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开始构思剧本,期间也调研了不少二孩家庭,发现其实大宝(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在弟弟妹妹出生前对弟弟妹妹是不排斥甚至是欢迎的,直到弟弟妹妹出生才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心理落差,所以创作了这样一个剧本《妈妈分你一半》。小主人公佳佳的情绪从弟弟出生前到出生后,由期待到失落到伤心再到愤怒,甚至离家出走。佳佳的这次极端行为差点酿成大祸,受到惊吓的她又接连生病。爸爸妈妈衣不解带地照顾佳佳,与她好好沟通,终于用爱化解了佳佳的心结,曾经幸福的三口之家变成了更加有爱的四口之家。该儿童广播剧播出后,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引起了很多二孩家庭的共鸣。作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二胎”,用真心真爱疏通二胎家庭“大宝”的心结,使二胎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艺术虽高于生活,却是来源于生活,这一类型的剧本创作既然是现实原创,就要有一定的真实性,不能凭空杜撰。儿童广播剧不是教科书,没有强制性,孩子愿不愿意听,取决于这个作品是否有吸引力。贴近孩子生活,能让孩子产生共鸣是吸引孩子听下去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创作者蹲下来、不俯视、不居高临下、以等高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清楚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期待诉求,这样才能写出他们爱听的作品。
高尔基曾说:艺术是靠想象力而存在的,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之前看过的一道小学题目,“冬天过去了,雪化成了什么?”成年人应该会脱口而出标准答案:“雪化成了水。”但孩子却会说:“雪化成了春天。”这是多么美好的答案啊!成人的世界,看山是山,看云是云。但对于孩子来说,最可贵的不是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有想象力的孩子,一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好奇心与求知欲又决定了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在剧本创作时,创作者要保护和激发孩子这种宝贵的能力,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光盘”行动,反对浪费,于是,我以此为题材,加入想象,创作了儿童广播剧《粒粒皆辛苦》。先确定了主人公萌萌,设定她是一个挑食、浪费的孩子,随着剧情展开,爸爸一气之下索性让她饿着。这天夜里,萌萌梦见自己变成了农民,体验了农民劳作的辛苦。正要丰收时,来了一群老鼠,它们被人类在酒店吃剩的食物养得硕大无比。这群老鼠吃光了萌萌种出的粮食还没吃饱,准备把萌萌也吃掉,萌萌被吓醒。感受了饥饿的滋味后,萌萌狼吞虎咽地吃起了早饭。这时,从事扶贫工作的表姐到访,剧情得到升华。表姐分享了扶贫成果的来之不易,萌萌大为感动。萌萌经过这一系列的体会和教育后,终于改掉了挑食、浪费的习惯。该剧紧扣时代主题,剧情有虚有实,让孩子从萌萌身上反思浪费的后果,提倡勤俭节约。尤其是加入“扶贫”的内容,让人意识到脱贫攻坚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
这部剧如果没有想象的部分,就太过于写实,缺乏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味强调教育意义,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成人的思想,会适得其反。最好的教育是寓教于乐,儿童广播剧本的创作也要寓教于乐,适当加入想象和幽默,可以让孩子在乐中受教,润物细无声。
改编或原创剧本时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和心理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做儿童广播剧的时候,要清楚这部剧的受众大概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像0~3岁的孩子,处于认知的最初阶段,如果受众主要是这个年龄段,剧本就应该尽量简单,故事情节不能太复杂,甚至可以是一次次的重复情节,比较适合改编一些初级的绘本故事。比如“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中的《你好》一书,小熊见到不同的动物伙伴,向他们问好;“小鸟,你好”“小猴子,你好”“小象,你好”……动物伙伴也向小熊问好“小熊,你好”。通过这一次次的重复,让孩子明白“你好”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用。3~6岁的孩子开始对自己和他人有归因的能力,知道了更多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能做简单的道德判断。如果受众主要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节不复杂的故事他们都能听懂,而且可以从中判断对错。如《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讲述了机灵的小狐狸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大老虎,提醒小朋友遇事要多动脑筋,不能多吃糖,要勤刷牙;《小猴的“明天”》讲述了有拖拉毛病的小猴,自从屋顶被风吹走后,总是说“等明天,明天再修屋顶”,可迟迟不行动,在一场更大的风雨中,小猴因为没处躲雨,被折断的树枝砸晕了,提醒小朋友做事不能拖拖拉拉,今日事今日毕。3~6岁的孩子对这些故事里的道理已经可以很容易接纳。6~12岁的孩子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已经仅次于成年人,对于剧中的隐喻及社会热点基本都能理顺。如《狐狸一家的“快活林”》,讲述了原本自私的狐狸一家去寻找“快活林”,在吃了彩色毒蘑菇后,白兔和小花猫热心帮助他们,最后狐狸一家终于找到了“快活林”,告诉小朋友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才是快乐的源泉。《谁才是真正的冠军》中提及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粒粒皆辛苦》中穿插的“扶贫攻坚”的内容,这些时代主旋律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广播剧的方式让孩子了解。
既然是儿童广播剧本的创作,知晓一些儿童心理学是锦上添花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创作者如能了解各个阶段儿童的特点,则对于创作出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作品大有裨益。
儿童广播剧是广播剧中比较独特的存在,它的受众是儿童,这就意味着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和笔触来创作剧本,而是要与孩子共情,以孩子的认知、孩子的诉求和孩子的心理为纸笔创作作品。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剧本,披着“儿童”外衣、实则成人化是不会打动孩子的。儿童广播剧因其声音元素的丰富多彩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但一部儿童广播剧是否精彩,剧本是第一要素。剧本创作好比“做菜”,要想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好的食材、好的调料和好的手艺,以及好的厨房,必须样样齐全。好的食材就是剧本,好的调料就是音乐音效,好的手艺就是播音员能力水平,好的厨房就是听众。只有有了好的剧本,再加上惟妙惟肖的角色录制和细腻精良的后期制作才能抓住孩子的耳朵,丰富童年,滋养心灵,成为一生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