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B站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策略

2021-01-14 10:23朱佳琪山东师范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弹幕纪录片受众

朱佳琪 山东师范大学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也几次发生更迭,从政治化纪录片时期到人文化纪录片时期,再到平民化纪录片时期,直至1999年至今的社会化纪录片时期,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化,而新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及创作观念,B站纪录片发展与繁荣就是新媒体对于纪录片影响的最好印证。

一、新媒体对于纪录片的影响

(一)播放范围的扩大

传统纪录片播放范围有限,一般只在电视台播出,所面对的受众也只是小部分的纪录片爱好者,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纪录片的播放渠道,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客户端打开视频网站进行观看。

(二)传播效果的升级

传统纪录片的宣传渠道狭窄,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新媒体环境下,出品方可以在各大平台宣传,用户能在社交网站进行即时评论、转发,这些功能都可以提高纪录片的传播范围,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分享好看、好玩的内容,这种用户间的分享可以迅速提升宣传效果。

(三)纪录片形式的创新

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碎片化的内容更容易受到受众的青睐,短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就是其最好的验证。碎片化的收看习惯也使得纪录片的形式发生改变,如产生了微纪录片的新样式,微纪录片作品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同时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微纪录片时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时长较短、内容简单、主题单一,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近年来播出的《故宫100》《早餐中国》《假如国宝会说话》等微纪录片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四)纪录片创作手法的多样

新媒体带来的用户间的互动性也会影响纪录片的创作方式。2017年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了内容众筹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邀请全国观众用镜头记录身边的发展,讲述中国故事。疫情期间,由于拍摄环境的限制,疫情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较之传统纪录片产生了一些变化。抗疫纪录片《我的战役日记》,就由创作团队和一线工作人员一同拍摄完成,纪录片中加入了VLOG的形式,既是特殊时期的创作新方式,又迎合了时代潮流。纪录片相关的话题讨论也能促进纪录片内容的创作,《早餐中国》在微博上发布话题“送你家的早餐C位出道”,号召广大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的特色早餐,不仅为节目增加了话题性和互动性,还为节目增添创作素材,一举两得。

二、新媒体环境下B站纪录片的发展

截止到2021年9月份,《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放量已达到971.3万,自《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的爆火,纪录片在B站上的地位日益提升,逐步成为和番剧旗鼓相当的内容分类。2017年B站正式发布了《哔哩哔哩纪录片寻找计划》,以出品方的身份生产纪录片,随后推出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第一季达到了1亿播放量,第二季更高达1.1亿播放量,成功出圈,成为B站乃至全网最火纪录片。所以在2019年初,B站成立了纪录片出品部,加大对于优质纪录片的投入,包括和海外众多纪录片厂牌达成合作,和BBC联合出品了《神奇的月球》,与美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了《未至之境》。目前为止,B站纪录片分区共涵盖了18种纪录片类型,如动物、自然、医疗、美食、探险、历史等等,风格迥异,最大程度上满足观众不同的观看需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B站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策略

(一)主题多样化,迎合年轻人的观影需求

以往纪录片多立足于国家层面等宏大主题,教化宣传是其主要功能,但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的爆火后,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变化,主题摆脱了宏大层面,纪录片开始关注生活、关注人物、聚焦平凡人平凡事,接地气的内容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而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内容创作者和受众间的壁垒逐渐打破,受众的需求也是纪录片创作者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哔哩哔哩2020年第4季用户达2.02亿,18~35岁占78%,年轻女性明显提升,且黏性较高,B站用户相比其他视频平台拥有更多的年轻受众,而且用户已从“90后”和“00后”的圈子扩大到“85后”甚至“80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尝试新鲜有趣的事物,接受新知识,热衷传统文化,并且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和求知欲,因此B站结合用户群体的观影兴趣出品了一系列自制纪录片,运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新颖的视听语言和干货满满的内容吸引了年轻受众的目光,B站的纪录片也成为年轻人认识世界的重要切口。

B站在2018年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纪录片将烧烤作为主题,带领观众领略烧烤的魅力,隐藏于日暮下的美食、市井的烟火气,食友对于美食的执着,众多的生活细节都调动着受众的观影兴趣,搭配其鬼才文案,生活化的解说词使其在同类型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美食类纪录片一直是B站纪录片的主打,除了《人生一串》外,B站还出品了《奇食记》,将各种“奇葩”美食作为表现对象,以美食为牵引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人们每天被各种碎片化信息所包围,使得受众对于优质内容的渴求更加强烈,因此文化类纪录片受到关注,在《人生一串》之后B站相继推出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儿》,在纪录片里加入创意内容,脱口秀、真人秀、小剧场,一正一谐,以新颖的方式展现鲜活的历史。此外还有《但是还有书籍》,以书籍为主题,讲述围绕在书籍间的人和事,在快节奏碎片化的今天,点燃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

在当下“泛娱乐”社会环境中,B站纪录片不仅从年轻受众的视角出发寻找合适的题材,还注重年轻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力求将严肃题材生活化、趣味化,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表现严肃内容。

(二)故事化的叙事策略,以人为本,以小见大

故事化已经成为纪录片最基本的创作模式,在以往的观念中,纪录片主要以真实记录为主,从未和故事联系在一起,刻板的记录方式给人沉闷枯燥的观感,直到20世纪90年代,创作者将故事运用到纪录片中,通过艺术的手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极大的增强了纪录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B站的纪录片几乎都采用了故事化的创作方式,每一集包含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作为连接受众和主题间的桥梁。

首先是故事呈现结构上多采用板块式结构。纪录片创作者从美学原则的角度出发,根据对象的个人或群体特征,自由地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组接。在同一主题的引导下,将不同的人物事件构成不同的板块,每个板块依据不同的线索展开,板块间虽然没有直接的时空联系,但内在逻辑相同,多个板块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人生第一次》以人生的每个阶段,出生、上学、长大、上班、结婚、买房作为主题,每一集为一个大板块,12个板块涵盖所有人生重要节点,大板块之下又有多个主题相同的小板块。《人生一串》将烧烤细分为多个小类别,以美食相同的特点结构每一集的内容,实现时间空间的自由跨越,同时板块式的结构更能凸显故事和情感的多样性、独立性。《但是还有书籍》以书籍的种类或与书有关的职业作为主题,整部纪录片分为编辑行业、二手书、绘本等五个板块,每集又有三个与主题相关的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相互补充,深化主题表达。

其次是以人物为主,聚焦生活中的小故事、小人物,通过小切口以小见大,实现情感共鸣。人文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将镜头对准了古老的手艺和延续百年的小店,从手艺人的身上感受时间的力量。第一集中鸿升学馆的学徒黄忠坚是蔡李佛拳的忠实爱好者,他梦想带着学到的武艺回到家乡开一家武馆,可现实与理想差距甚大,让他陷入迷茫。百年翁记卤肉饭,一个延续百年的家族小店,面临着尊重传统和改革创新的运营矛盾,一百年很长又很短,在历史中只是时间长河的一小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全部的生命历程,在看似漫长的百年中,凝聚着每个人对生活的坚持、无奈、幸福、心酸,上一个百年已经坚持下去,下一个百年该何去何从。《但是还有书籍》第一集《书海扁舟记》以书籍背后的人——编辑和译者为出发点,通过他们与书籍的故事展现一本书背后包含的艰辛,向扁舟者致敬。虽然题材不同,但B站每一部纪录片都力求在三十分钟的时长里通过独特的视角塑造鲜活人物,挖掘故事深度。

(三)具象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支撑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持久力量,而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与运用。央视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全新的表现方式使得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文化不再被束之高阁,至此历史文化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掀起文化热潮。《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出圈就可以感受到B站用户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但文化、精神内涵往往是抽象化的,难以产生具象的认知,使人产生距离感,对于历史文化的表达,B站选择将人物故事放在特定的、生活化的场景中,通过搭建空间场景将文化、精神内涵具象化。

《但是还有书籍》第三集《绘本中的世界》,拍摄了蔡皋、熊亮、粲然三位绘本老师创作的故事,展现绘本画家们纯粹的创作世界和对绘本创作的热爱与执着,然后延伸到绘本在生活中对于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展现书籍强大的魅力。《派出所的故事2019》以基层民警为拍摄对象,聚焦上海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日常,展现民警不为人知的一面。《历史那些事儿》作为一部实验性质的纪录片,用历史小剧场的方式将人物置身于现代世界,用诙谐的戏剧手法诠释历史故事。

B站纪录片通过情景化的处理,将承载历史的故事、人物放在具体的场景中加以展现,将内容表达简单化,有效的推进叙事,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四)多渠道推广宣传,交互式观看方式

新媒体的发展让互动变得快速便捷,有人说21世纪互联网最大的发明就是新媒体的互动机制。B站有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收藏功能,更有“一键三连”的快速打赏方式,都可以快速地为纪录片积累人气,扩大纪录片的影响力。2021年《人生一串》系列作品的播放量已达2.2亿播放量,用户可以随意切换终端观看,随时感受烟火气息。除此之外,B站推出了《人生一串》相关话题,鼓励UP主进行自主内容生产,PGC+UGC的创作模式既能增强平台的创作氛围,又能对纪录片进行二次宣传。在微博上,“人生一串”的话题讨论量已达千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也有众多宣传文章。《人生一串》通过全平台的宣传调动了观众积极性,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积累了作品口碑,实现了全民参与,还有点赞加投币的正反馈机制,B站注重优质内容的创作,即便创作者没有名气,但只要受到观众的认可,点赞多、投币多,就能引起关注,获得流量,这种用户间的推荐模式,使得优质内容引流至更多的用户接收端,迅速提升作品热度。除此之外,弹幕已经成为B站的特色,对于作品的宣传反馈发挥着重要作用。

弹幕发源于日本网络文化,由Niconico网站首先推出,通常是所观看剧集的即时评论,内容短小,往往只有一两句话或一个词语。如今弹幕文化已经成为B站的代表文化,它不仅是网友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受众与节目间的情感纽带。在弹幕中,“高能预警”“名场面”是常见的弹幕词语,它能自然而然的让观众产生参与感,增强观看氛围,同时高涨的弹幕数能够让纪录片迅速脱颖而出,获得更高的讨论度和流量推荐,受众也可以及时地沟通交流表达想法,提出建议,提高作品的质量,从而倒逼纪录片创作内容的进步。

弹幕已经是B站纪录片创作中的一部分,弹幕与纪录片共同形成表达空间,观众通过发弹幕的方式与纪录片形成情感共鸣,纪录片还会有意识的抛出一些问题,留出气口,与观众互动,通过弹幕让观众沉浸到纪录片中,尤其是每集末尾屏幕会充满“多谢款待”的弹幕字样,这种与受众的沟通交流都是传统纪录片无法实现的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弹幕纪录片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弹幕”防御大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搞笑弹幕一箩筐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