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禁毒执法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2021-01-14 06:24:39花傲双金圣凯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执法人员毒品

花傲双 金圣凯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公安禁毒执法风险的现状

(一)职业安全方面

1.禁毒执法对抗时期

在开展禁毒执法各项工作时,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执法人员的职业被暴露。吸毒群体中,很多是乙肝、感染艾滋病的患者,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接触到这部分患者,就会面临着被传染,甚至受到危害的风险;另一方面指的是执法处置阶段的风险。吸毒分子普遍存在着暴力倾向,在对吸毒群体进行处罚时则需要采用更加严厉的手段。一些贩卖毒品的分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保护毒品,通常会采用武装贩毒、枪毒合流等手段,与执法人员开展激烈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严重威胁到了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

2.禁毒执法处置后期

在执法阶段,执法人员在禁毒执法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很多无法预知的风险。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执法人员会与犯罪分子展开激烈的斗争,严厉打击不良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社会伸张正义。然而执法人员处置犯罪分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遭到吸毒分子的人身攻击,甚至执法人员的家属也会受到牵连,为了防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些人员只能选择隐姓埋名,到其他城市生活。

(二)违反法律方面

相对于执法对象来讲,执法人员在行使执法权时采用的方式不科学则是增加违法风险的主要因素,执法人员通常会在权益保障方面对执法对象构成侵害。针对禁毒执法方面的开展的各项工作,国家希望人民群众能够对吸毒的危害程度形成准确的认知,为了避免人民群众出现吸毒这种情况,有时就会以法律的名义,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加大教育力度。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执法工作,从而降低执法人员在禁毒执法阶段违反法律方面的风险。举个例子,执法人员在处置犯罪分子时通常把这部分人员当作是违法分子,进而导致社会普遍对这部分人员实行不平等待遇。

(三)体现在执法行为引发的次生损失方面

在执法人员加强道德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次生损失,基于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就会被损坏,甚至其执法能力会受到质疑。由于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则加大了执法人员加强道德廉政建设的风险。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不公开导致一部分执法人员以权谋私,滋生腐败的心理,严重损害了执法机关清正廉洁的形象,同时损失了大量的公安执法能力。一些执法人员受犯罪分子蛊惑,与犯罪分子联手,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帮助犯罪分子摆脱嫌疑。虽然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公安机关仍需要加强防护。举个例子,据媒体报道,南平检查机关的执法人员陈某受犯罪分子蛊惑,便于犯罪分子联手,为犯罪分子打掩护,经法院起诉后,陈某被判处了十二年零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在处理毒品问题时,禁毒执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在这一环节出现次生风险,就会严重损害执法人员的形象,甚至会使相关的法律法规遭到冲击。

二、公安禁毒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执法价值选择偏差

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同的执法人员在价值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禁毒执法的过程也是如此。执法资源在一个阶段是有限制的,基于这种情况,合理配置执法资源,以及有序开展各项执法 工作的难度随之加大。针对处置毒品的执法人员来讲,犯罪分子吸毒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在处置这部分吸毒人员时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打击这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执法人员处置毒品问题的压力就会随之增大,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二)公安禁毒执法具体细则模糊

通过对现阶段执法人员禁毒执法的现状展开分析能够看出,目前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指导。在开展禁毒执法工作时,我国始终坚持的是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理念,然而该方针的内容只有动员多个部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治理才能有效。然而在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缺乏与该方针相匹配的体系。进而导致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该项指导方针的规定存在忽视。除此之外,在公安执法方面制定的规定,为与禁毒执法工作的特殊性相结合,导致执法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比较盲目,容易产生权利被滥用的情况。在开展禁毒执法工作时,执法人员通常会凭借自身经验解决问题,因此会掺杂着大量主观性的因素,从而对执法的相关规定存在忽视。

(三)公安禁毒执法场域责任模糊

1.毒品问题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禁毒执法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召集多个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其中公安部门是开展执法工作的主体。最近几年,易制毒化学品走私案件频发,且这些案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海关等部门的检疫环节、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等,倘若任何一个部门未及时发现问题,都会导致毒品向其他领域传播,然而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会向公安机关专业执法的风险,由此则加重了公安执法机构的负担。毒品问题涉及的环节多,覆盖的范围广,倘若不能及时处理这部分问题,就会导致毒品向其他领域蔓延,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在禁毒执法过程中,其他部门都将执法工作强加给公安部门,由此能够看出,毒品问题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2.毒品问题治理的话语权旁落

治理毒品问题人人有责,需要社会各主体的共同参与。最近几年,伴随着部分国家毒品合法化政策的贯彻落实,受新闻媒体的影响,毒品亚文化逐渐涌入我国。受其他国家毒品合法化政策的影响,一些不良分子在对我国国情发展的真实情况缺少准确认知的情况下,便提出采用“毒品经济学”的手段处置毒品方面的问题,甚至对我国现阶段在禁毒执法阶段采用的手段以及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质疑。在治理毒品问题时,社会新闻媒体以及业内专业人士等主体未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履行话语权的职责,针对毒品造成的风险,专家和学者提出的建议通常存在滞后性,未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针对部分国家实施的毒品合法化这种政策,新闻媒体未进行判断便传播了这种不良的思想,甚至一些媒体为了提升收视率,还详细报道了毒品案件的细节。犯罪分子通过媒体意识到执法人员已经开展执法工作时,就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对执法人员后续开展的各项工作形成阻碍。

三、公安禁毒执法风险防范措施

(一)确立风险防控的整体理念与综合理念

严打整治是目前我国开展禁毒执法工作主要遵循的理念,公安机关则是实行严打整治的主体,在开展禁毒执法各项工作时,公安执法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倘若过度依赖打击手段就会增大在执法方面的风险。在治理和防范风险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引导多个政府行政部门共同处置毒品问题,从而为公安机关开展后期的各项工作提供便捷。公安机关需要在开展禁毒执法工作的组织中,加大风险防控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与此同时,在禁毒执法过程中对毒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开展全方位分析,在开展各项执法打击活动时,与毒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降低执法风险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还需要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在加强社会毒品风险防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力度。

(二)明晰公安禁毒执法环节的法律制度

1.将风险(管理)文化纳入公安禁毒执法法律体系

针对毒品问题,我国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需要与禁毒执法的真实情况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在禁毒执法阶段,禁毒法规以及禁毒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各项执法工作主要参照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利用法律的手段为公安机关防范禁毒执法的风险提供了依据。采用科学的手段处置禁毒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体现出的是风险管理科学性的特征,和凭借经验开展各项执法工作来讲,实用性更强,且效果更佳显著。

2.细化公安禁毒执法规范化法律制度

公安机关在划分禁毒执法的各个环节时,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在执法阶段通常会开展流程化操作。与公安机关在禁毒执法方面的规定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展开研究:其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规范自身行为,遵循公安机关在执法方面的相关规定,降低自身在执法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其二,外部机构对禁毒执法工作的监管,在禁毒执法阶段,检察院通常采取的是侦查监督、审查起诉等手段,法院则会对公安机关开展禁毒执法工作进行取证,从而保障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力度,从而保障执法人员开展各项执法工作更加规范。

3.完善维护禁毒执法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

公安禁毒执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与法律权威的同时,触及了违法犯罪分子的非法利益,违法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对禁毒执法人员进行报复,禁毒执法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了公安民警禁毒执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安禁毒执法纠偏、容错的制度、公安民警因公受伤的快速救治制度、重点侵权案件报告制度等,将公安禁毒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真正起到保护民警、维护执法权威的作用。

(三)公安禁毒执法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运行

1.公安禁毒执法风险情报信息收集、监测环节

情报信息的监测和采集指的是在执法阶段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到执法内部环境的动态信息、执法的情报信息、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外部执法的相关信息。通过采集大量的与禁毒执法有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风险信息库的数据和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找出禁毒执法方面存在的风险。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社会资料库和公安内部资料库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衔接。在信息识别阶段还应加大对有效信息的筛查力度,保障信息资料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为开展后期的各项执法工作提供便捷。

2.公安禁毒执法风险的分析环节

在探究禁毒执法存在的风险时,需要在完成信息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找出风险发生的源头,掌握风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对导致公安机关禁毒执法方面产生风险的因素展开研究。执法风险评估在分析执法风险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判别出禁毒执法阶段所潜在的风险的基础上,才可以对风险展开评估。执法风险评估为公安机关处置禁毒执法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采集大量禁毒执法相关风险信息的基础上,分析风险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风险的方案。其一,分析执法环境。执法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当执法环境比较复杂时潜在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多,由此则产生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二,对涉案人员展开分析。通常情况下,会从生活习惯特征、违法犯罪信息特征、人口特征、社会交往特征等几个角度分析涉案人员潜在的风险,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其三,对警用装备展开分析。在实际禁毒执法阶段,在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时,警用装备则是采取的主要手段;其四,深入探究公安在禁毒执法阶段制定的计划。在开展禁毒执法活动时,需要与公安机关的作战方案相结合,利用手段对可能潜在的风险开展模拟分析,通过指挥战术演练的方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公安禁毒执法风险的处置环节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吸取和借鉴我国著名学者唐钧划分政府风险采取的手段,将执法风险划分成紧急态处置以及正常态处置。其中,正常态处置主要采取的手段是检查执法过程、检查涉毒案件的相关资料,考核执法行为的可靠性等。结合风险警报的内容,引导监察、法治等部门积极参与,妥善处理风险管理系统可能潜在的风险。紧急态处置在处置禁毒风险时,主要采取的手段就是稽查毒品、捕获嫌疑人等。在对禁毒执法的风险展开评估时,则需要与初期潜在的风险相结合,通过发射风险警告,规避相应的风险,降低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风险管理系统在传输执法的风险点时,利用禁毒执法信息情报网,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进而为执法人员后期开展各项执法工作提供便捷。

4.公安禁毒执法风险防控的监督环节

考评前期执法工作的质量是开展禁毒执法风险防控的前提。通常情况下,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评执法人员的工作质量,其一在执法部门内部进行风险防控,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执法工作情况相结合,对可评估元素展开赋值计算,逐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此同时,对涉毒案件人员伤亡情况和司法方面的信息开展深入探究,同时禁毒执法实施的效果展开评估。在整理和归纳毒品案件以及贩毒案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贩毒案件的进展定期进行反馈;其二,在社会方面加大风险防控的力度,公安机关禁毒执法的成效通过社会评价能够精准地反映出来。在采集社会方面的评价时,可以通过随机访问、发放试卷等途径。为了防止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阶段,广东省在分析毒品的过程中则采用的是“智慧禁毒”污水检测手段,在分析污水毒品含量的基础上,对禁毒执法风险的成果展开评估,在此基础上,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复杂的执法环境下,禁毒执法风险日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在处置毒品和防范风险过程中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深入探究禁毒执法存在的风险时,则需要分别从微观以及宏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也就是所谓的“宏观—微观”视角。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学、公安学等领域的知识为公安机关禁毒执法过程中采取的风险防控的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执法人员毒品
销毁毒品
环球时报(2022-12-19)2022-12-19 17:16:30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南方周末(2019-06-27)2019-06-27 19:47:54
拜访朋友
与谁接头?
快乐语文(2018年35期)2018-11-29 21:04:26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现代交际(2017年18期)2017-09-11 09:58:13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法制与社会(2017年4期)2017-03-01 08:57:09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