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慧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人文教育学院
信息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互联网,互联网通过整合信息把社会资源与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互联网+”,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整合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整合到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主客体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不断推陈出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离不开数据支撑,互联网可以为汉语言文学教育课提供新的环境,支持课程的智能化,形成广泛的社会辐射。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育本身要想支撑起它的热潮,就必须要落实到教育本身变革的具体行动上。许多教师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把课堂变成了自我展示的舞台,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被淹没在其中。造成的死板形式主要有:教师教学方法不规范;教学方式过于直接简单;教学中采取原生态方式,这些都会导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本领没有用武之地。近几年来,二者的融合具有普遍性,这确实给教育主客体都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通过图文、视频的结合还能扩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客体的知识广度。但是一定要辩证的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看清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总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数字化优势是利大于弊的。同时,在看清二者结合的优势以后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注意到二者的关联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面对这些弊端我们应该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主体提出严格的新要求,更要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技术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教育主体的“挡箭牌”。伴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主体教育能力退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由此可见,一味的推崇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或者一味的推崇固守传统的板书教育方法,都是不现实的。
1.拓展网络中的汉语言文学教育
互网带来的便利,促进了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主体的教学手段与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汉语言文学教育主体若想传播红色文化,深化汉语言文学主义理论研究,就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导向能力。互联网可以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主体提供更多可行性的创新整合系统,帮助他们利用好MOOC、BOOC、SPOC三种教学开展方式。伴随着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中央网信办举办的网信学习系统,学习强国软件,光明日报,求是网等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主客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形成体系化的“智慧型”教育系统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受教育客体的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一味的灌输硬性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的使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客体所接受。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则可以为客体提供多层次、智慧化、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具有开拓创新性,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主体通过中介展现出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整体导向的理论框架。同时,“互联网+”也对教育管理系统的分工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主体对于学生选课、成绩、实习、毕业的管理上可以构建条理清晰的模块。为教育体系的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3.提供“多维”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理论良性互动
如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形式单一、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谈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手段传统等弊端。在这种日益明显的弊端下,互联网为主客体之间提供了一种良性的互动。这种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互联网带来的媒体技术可以用适当的图文结合的方式、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图表,视频等工具向受教育者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课后也便于拷贝保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如果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15%的特征,如果只用视觉能够认 识事物20%的特征,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65%的特征。这种媒体技术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来参与活动过程,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客体对信息的接受。
1.汉语言文学教育主体教学
难度增加:客体具有依赖性客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对网络技术的依赖。首先,网络载体的缺点是真实性、权威性差,其知识模块分支很多,在检索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复杂化、多元化,学生对网络上理论问题的分析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盲目相信网络权威,导致有些检索出的信息是错误的。其次,客体获取的资料具有零散性,缺乏因果关系,形成“东拼西凑”型知识体系,使学生不善于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最后,学生在课堂依赖教师讲课时所用课件内容,宁愿拍照或拷录一份也不愿意动手记录,还存在跟不上教学课堂节奏的情况,使其丧失了需要一定积累才能养成的框架式书写技能。
2.产生狭隘的学生自主课堂
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网络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课堂角色互换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多。当汉语言文学教育课堂中主客体的角色长时间互换,即在上课期间让教育客体全程主导课堂,会导致吸收效率低下。在这里就涉及了适度原则的问题。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对“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没有掌握这个“度”,只会达到相反效果。经常让学生利用媒体课件主导课堂,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愿意在网络上下载现成的媒体课件,产生狭隘的遵从观念。同时会使学生的抱怨和抗拒心理逐步增加,使得教育主体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很难控制课堂效率。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主体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汉语言文学课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意识。正确的教育意识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要使他们意识到在工作学习中不能只局限于形式,要将教育意识、学科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能力培养机制整合起来,统筹兼顾,融会贯通,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能力的提高培养专业技巧。教师要能够合理的将不同种类的信息类化并整理出来,跨越网络思想界限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灵活的思考能力和分析利用工具的能力。
对于客体来说,互联网可以被用来获取相应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如何克服这种矛盾是至关重要的。把二者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可以传授汉语言文学教育相关知识,产生新颖的课堂方式,会使课堂效果的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适当运用腾讯课堂,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全面改善课堂教学体验,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科教学更加便捷。
汉语言文学教育主体要有效协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理论知识与新媒体资源,利用好互联网领域中的思想政治隐性显性资源。掌握好这些适度原则,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科学的思想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充分挖掘利用互联网领域中的思想政治隐性资源的过程中,掌握好适度原则。(2)教学过程中以自身为主导,不能利用学生全程授课,自己投机取巧,掌握好适度原则。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流传甚广,影响着人们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网络语言的方法运用,有利有弊,所以我们应该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在使用网络用语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我们正统汉语言文学的宣传力度,让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得以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