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瑶 山东师范大学
“失焦”原是摄影领域的拍摄技法,是指由于焦距把握的失误导致原本清晰的成像变得模糊不清的状况。在网络舆论格局中,舆论焦点的形成是基于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媒介议程的突显作用之下,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随之加深,带来了意见和诉求的强化。[1]在如今社交网络时代,大众掌握了很强的话语权,舆论的主导权难以判定归属于哪一主体,舆论向多极化的方向不断变化。若公众讨论的焦点偏离了事件中心,使舆论场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就造成了“舆论失焦”现象。
在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技术赋权。社交媒体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双向交互的,受众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权力地位提升,已形成用户为核心的传播模式。网络舆论生态有着不计其数的信息,满足着网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网民注意力的分散,网民所获得的信息呈碎片化的形态,他们对公共事务的了解并非是事件的全貌,这使得网民并无法保证自己发布的信息是真实准确的,间接上为谣言的泛滥提供了素材,可能导致特定范围内舆论动向的改变。随着网络准入门槛的降低,网民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发布到社交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留言、弹幕表态等功能对公共事务进行参与,进而出现了嘈杂混乱的民间舆论场和想象的共同体。
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了“刻板成见”的概念,所谓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的观念或简单化的印象,它通常伴随着人们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情感。[2]网络上的不良舆论会激发网民的刻板印象,在看到社会公共事件时,首先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或者情感来对此事件进行表态。刻板印象的形成,使得学识能力不强的网民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不得不调动自身记忆中的认知来应对信息的轰炸,进而从个人已固化的角度出发阐释关注的焦点,导致所讨论事件向带有倾向性、情绪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正处于后真相的时代,情绪抢先于真相先行,在公众的网络表达中带有明显的情绪偏向化的特征。社交平台赋予了公众极大的自我展示与舆论表达的权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视事件真相而热衷于自我情绪抒发的现象,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他们负面情绪的收容器。[3]有研究表明,在社交圈子中,成员的情绪会相互感染而影响群体行动。当有着共同意见和情绪的公众无限膨胀时,舆论的偏向就会失去控制,导致非理性的意见呈现出压倒性的胜利。而且当社会公共事件是与大众切身利益相关时,更易造成群体极化的现象,使得媒介素养低的网友做出攻击的非理智行为。
在当今网络时代下,受众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公共事件的参与性越来越强。“舆论失焦”作为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背后反映出受众对网络舆论环境的积极参与,他们企图用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去推进舆论导向的变化。但由于受众的刻板印象和极端情绪化,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公共事件时,常常未看清事实的全貌就做出极具个人主观色彩的表态。于是,出现了情绪先于事实先行的现象。在“舆论失焦”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受众心理是层出不穷的,标签效应、刻板成见等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常常忽视事件中心而去追逐一些负面问题的探讨。在某些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在非理性的网民主导下变得失控,陷入自我“信息茧房”的困境之中[4]。因此,受众只有当好自己合格的“把关人”,成为“反沉默的螺旋”中的光荣一员,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被牵着鼻子走”的现象,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
在一些网络突发事件中,官方的舆论引导缺失也可能为谣言的扩散、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滋长的温床,成为“舆论失焦”现象的重要推力。新闻媒体拥有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职责,而当网络信息在缺失权威媒体的主导时,受众就成为信息传播活动的主体,在受众用碎片化信息解构事实真相,分散对事件核心问题的关注去盲目做出抨击行为,致使舆论走向分流。权威主流媒体的适当引导,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舆论生态的局势,使舆论朝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为防止“舆论失焦”现象造成网络舆论环境的混乱,新闻媒体应扮演好“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之后应对公共事件时做好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把关,发扬理性精神,保证舆论工作的实效度,有理有据的解读事件的全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