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天津广播电视台
文艺作品是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反映西部扶贫题材的现实主义电视剧《山海情》从艺术的视角出发,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变化,它以精良厚重的剧本、多维电影级的影视语言,以“命题”主旋律的创新呈现方式,赢得了受众广泛好评。
时代性,是文艺作品最鲜明的特征。而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实际,精心捕捉和设计,以增强文艺作品的时代感。过去的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山海情》在2021年的播出顺应了时代,而这部剧的主题就是“扶贫”。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福建对口扶贫宁夏,因身处缺水山区的西海固老百姓在政府引导下异地“搬迁”到戈壁滩上,艰苦奋斗并建设新家园的故事。早在1982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实施“三西”扶贫开发计划,这部剧的背景就具有了社会变革留下的深刻烙印,是时代的标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扶贫”主题的电视剧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还在于依托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伟大实践这一历史背景。而剧中的主要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因而呈现的不仅仅是影像化故事,而是一部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缩影。剧中黄轩所饰演的村干部叫马得福,这位主人公的原型就是66岁的谢兴昌,他是宁夏西海固地区第一代“移民”,也是带领号召村民们搬迁的闽宁村第一任村支书。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文艺工作,要聚焦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山海情》从艺术手法上来看,真实地体现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感人瞬间,就像是观看纪录片一般,脉络清晰饱满的故事线,摈弃套路的主创表演,人物和细节都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一样”,富有当地特色和西海固的生活质感。脱贫是一条艰难的路,《山海情》的时间跨度从1991年到2016年,前行的每一步都艰难,剧中的时代改变不仅仅是人物的成长,也可以从“还原场景”中看到,从最初的贫困到后期的改善,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生活是文艺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动力和源泉。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需求,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文化。
为了能够很好地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山海情》是以人物群像的方式呈现的,这样的表现手法热闹而丰富。闽宁镇在此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但通过细节处理和还原,观众在观看《山海情》时,并没有很明显的距离感。同时这部剧还精心地准备了方言版和普通话版本。方言在剧情中,不仅仅听觉上风趣幽默,真实感十足,而且也让“语言”成为桥梁,串联着福建和宁夏两地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化。在不断地磨合中,从最初的“听不懂”,到后面的接受与改变。方言也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让地域和文化不再成为隔阂,反而更加衬托出感情的真挚和浓烈。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富宝曾撰文指出,《山海情》的“土”和“真”,还指扑面而来的极具表现力的西北方言与“西北味”。尽管在方言区的人听来比较别扭,但对于方言区之外的人来说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无疑就是《山海情》成功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
《山海情》这部剧,每一个出场人物都有着鲜明的风格特点。除了主要人物作为串联和故事情节推动外,我们更多的是记住了每个形象鲜明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是脱贫攻坚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嬉笑怒骂中,看到最真实的基层工作开展,让观众与剧中人物一起成长、经历和见证。比如:扶贫干部杨县长、张树成、马得福、马喊水;福建扶贫干部和专家吴月娟、陈金山、凌一农;还有像白校长一样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在他们的身上也体现着国家扶贫攻坚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对于这样一部扶贫主题电视剧,荒凉的长镜头,骑着自行车飞驰扬起的黄沙,都让整部电视剧视觉呈现堪称电影级别。剧组可以说是在音乐、台词、服装道具上都下足了功夫。根据主创团队介绍,电视剧中的场景大多都是实景取材。广袤无垠的戈壁滩日照强烈,但这样的场景在主创镜头下,却给故事中处于低谷和逆境中的角色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每当太阳一次次从地平线缓缓升起,画面中所散发出金色光芒,就像是为人和故事打上了“诗意的高光”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浪漫色彩。在“移民”的路上,本应该是背井离乡的怅惘与不舍,但画面中的戈壁滩,配合着当地民歌一起出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意境更悠长,同时也让人物心理表现更加具有传奇色彩。更令人称道的是同场景的对比和呼应。在《山海情》第一集开场和大结局的最后一幕,都出现了孩子们在大山里奔跑的影像。山是同一座山,人却是两代人。这样的表现手法常出现在电影情节里,而在剧情中的交相辉映让人回味无穷,感到温暖和希望。荒山和青山的鲜明对比,是两代人奋斗努力的结果。这不仅仅展现了“美梦成真”,更是体现了每一个小人物梦想与“扶贫”中国梦的交融,既是以壮美河山向奋斗者的致敬,也让这一幕升华为了全剧中恢宏而充满时代气息的赞美诗。
此外,《山海情》在画面语言中的细节处理也是非常专业细腻。光秃的山、稀少的植被,还有骑着自行车都能隔着屏幕感受到的坑洼不平的土路,以及视频“弹幕”都在惊叹的演员脸上身上的尘垢,这一切的呈现,似乎不是在表演,而是最真实地生活写照。通过这些也侧面烘托出了西海固和玉泉营生态环境的,土黄的色调让每一帧图像都透露着油画般的质感。这种视听语言的表达是对所处真实环境地调研、分析、动态捕捉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剧组对客观现实的尊重,同时也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美学价值。
初心和使命,是当下文艺创作者必须始终牢记的创造方向。文艺创作者的初心,要求所创作的作品要给予人民群众正确的价值导向。当下很多影视作品开始充满现实主义呈现和批判思考,但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在北京召开了创作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出席并讲话。给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围绕“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他说《山海情》之所以获得最广泛的共鸣与共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下功夫做到了生活提炼、精神提纯,处处彰显博大的家国情怀,希望创作者们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山海情》对中国解决贫困的道路和方式充满了表达自信,做到了大巧不工、大象无形。未来艺术创作都能始终坚持不忘本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电视剧《山海情》取得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坚持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中“四个坚持”的必然。扎根时代的土壤,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就能结出累累硕果。所以新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要坚持与时代同呼吸,把人民放在心上,才能获得最广泛的共鸣与共情,“脚下有泥,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方可彰显博大的家国情怀,让艺术作品蕴含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