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
——以高校学生工作为基本视角

2021-01-14 02:00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学生

范 赟 周 围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文化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新闻传播学类(以下简称为“新传类”)专业①学生就业正遭遇不可忽视的挑战。对此,不少学者从课程设置和教学路径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因应市场变化撬动人才培养的变革。但这些讨论者大多并非来自于与学生就业过程密切接触的学生工作者,因而缺乏对学生实际就业困境的系统性观照和针对性指导。学生工作者作为与学生就业过程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不应只是被动地等待教学改革实施的后置性效应,而应认真分析我国“新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探索有效应对路径。

一、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从总体上看,“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基本形势与文化传媒产业的兴衰高度一致。在移动互联网勃兴的新形势下,学生就业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

第一,学生就业率相对稳定,但潜存的供求关系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新传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保持着较高水平,其中一些专业方向如“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等更成为市场的“宠儿”。但由于一段时期以来专业设置上的“井喷”,毕业生输出“供大于求”的状况已愈加显现。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681所高校开设了“新传类”相关专业,专业布点数达到1244个,在校本科生人数约有23万人,占高校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4%[1]。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加剧了人才竞争,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第二,学生就业口径较宽,“泛媒体就业”②已成为学生就业的普遍状态。各行各业对新媒体传播的需求,客观上为“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造就了多元环境,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岗位特别是新媒体部门,日益成为吸纳毕业生的“大户”,而被视为与“新传类”学生更为“对口”的媒体行业则遭冷遇。学生就业更具体地呈现为“公司化就业”的趋势,毕业生不仅倾向于选择网络传媒、影视综艺、广告制作类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公司,而且更多地投身到其他各类公司的新媒体部门。据调查,表达意愿到媒体工作的学生不足一半[2],而就业时实际选择媒体的人数则仅占1/3左右。

第三,学生就业满意度总体不高,就业后发展前景不尽如人意。雇主访谈及毕业生就业后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新传类”毕业生虽然具有上手快、沟通力强等优势,但后劲不足、培养晋升空间有限,即使在专业“对口”的文化传媒领域也常遭遇发展“瓶颈”。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后对自己工作岗位的满意度不高,缺乏长期稳定打拼的动力和劲头,不仅在短期内即表现出对发展空间、就业前景的信心不足,而且在中长期也缺乏职业稳定性,转换职业的概率较高。《2017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在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排行中,传媒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分别以40%、38%的离职率位列“五甲”,离职原因大多为主动离职;而在毕业三年后转换职业的排行榜上,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以42%的转换率,成为转换职业最为频繁的毕业生[3]。

二、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关于造成当下“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新闻传播教育界大多只注重回应市场的新要求,而缺乏从学生群体、学科特征、教育倾向、业界生态等多维度入手,深层次地开展综合性研究。基于对“新传类”专业教学模式、学生特征的观察,以及就业工作中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访谈,可以发现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高校对传媒市场需求特征的把握不够充分

“新传类”专业院校虽然对传媒市场需求的转向有所察觉,却缺乏深入研判和理性应对,表现在:其一,专业设置盲目“上马”,近年来市场需求旺盛的只是与互联网、新媒体相关专业门槛较低,但如若不能整合原有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低效复制只能造成“产品过剩”。其二,传统媒体正在经历震荡调整,岗位需求大量减少,且普遍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由于高校缺乏针对性地干预和引导,学生对这种“流动性”的业界生态习以为常,逐渐湮没了稳定性的职业追求。其三,高校对“泛媒体就业”普遍准备不足。不可否认“泛媒体就业”已成为当前“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趋势,但新闻传播教育界至今仍纠结于“泛媒体就业”与“新闻专业理想”孰优孰劣的争论,而没有将关注重心置于如何兼容两者或以“泛媒体就业”促进“新闻专业理想”的实现,因此,对“泛媒体就业”趋势下用人单位的诉求缺乏认真研究,对这一背景下学生复合型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传媒领域变革与高校教学活动存在一定冲突

不同于传统媒体看重实习作品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传媒类企业大多将应聘者具有相关实习经历作为招录的“必要性”条件。笔者从对部分用人单位的访谈中也发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媒体(如财经类、保险类媒体等)则更加明确地认为,“新传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较为单一,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实习培养才能上岗。因此,传媒类企业普遍热衷于招募实习生,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在空间上,希望实习生能实地参与到工作团队之中;在时间上,即使招募的是低年级学生,也要求其满足每周三天以上、持续三至六个月等条件。这与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激烈冲突,这既反映出业界对高校培养合适人才缺乏信心,也是学界与业界缺乏平等有效对话的结果。对众多“新传类”专业学生而言,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有先机,在遵守校规与把握机遇之间权衡博弈,则成为他们无法逃避的“两难”选择。

(三)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强化对主流价值观的坚守

虽然媒体业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但主流媒体作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仍应是“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市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服务于党和人民对新闻舆论事业的期待,但其在当前却受到多元价值的影响,“尤其是自由主义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些价值形态“与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完全不同的话语系统”[4],加之新闻传播教育中还存在片面强调“去政治化”以及“中立客观”等价值倾向,使学生在政治意识、价值塑造、舆论导向等方面的修炼不够充分,而热衷于掌握实用性强、操作熟练化的媒体技术,造成他们在面对主流媒体岗位需求时就业动力不足,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三、提升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水平的有效路径

改善“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需要业界、高校的协同和学生个人的努力。从高校方面来说,除了要对新闻传播教育作出适应性调整之外,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也应从自身的工作职责出发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引导。

(一)突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应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5]。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实施“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职能时,也应体现“价值引领”的基本导向,真正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新传类”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要为我国新闻事业服务,因此,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辅导员应着重引导学生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现状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认同感、亲近感,促进其自觉强化投身主流媒体、报效国家人民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同时,主流媒体仍是“新传类”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岗位的重要供给者,是提升学生就业水平的可靠渠道。引导优秀学子积极投身主流媒体,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符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在这方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始终秉持“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院理念,毕业生赴主流媒体和相关国家机关就业的比例保持高位,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类院校提供了示范。

思想层面的价值导向,还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了学生要自觉选择进入主流媒体之外,还要具备合乎主流媒体要求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事实上,即使是地方媒体的人才招聘,也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新闻事业”“立得住三观”等表述,描述理想信念、政治素质等方面为首要条件,将“政治上靠得住、导向上把得住”视为选拔优秀新闻人才的前提[6]。因此,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党团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和把握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各项部署,引导他们深刻领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的内涵意义,把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追求。

(二)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学生自觉锻造核心竞争力

当前,“泛媒体就业”已成为“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但大多数高校对此尚缺乏有效应对措施,这不仅因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相对滞后,还与学生工作的缺位有关,即没有根据“泛媒体就业”的形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积极干预。

首先,要启发学生切实打破观念误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文化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时,这种“颠覆式创新”也表现出极强的辐射影响,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渗透到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媒介技术、不断刷新用户体验的融媒体产品,都极易令“新传类”专业学生陷入“技术崇拜”。为此,要利用班会、主题活动等方式,邀请业界导师或资深HR来校开讲座、办工作坊,讲述最鲜活的行业生态和长线的职业发展,引导在校学生洞悉真正的“生存法则”:不可满足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凝练;不可只追逐当前“热点”,而忽视综合素质提升;不可热衷于求新求变,精心雕琢外观呈现的光鲜亮丽,而忽视内容生产的底蕴积淀。

其次,要督促学生潜心修炼复合能力。传统媒体背景下,“新传类”专业学生就业大多定向对口,就业工作接近于“订单式配送”。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自身危机重重,“订单式”的需求难以维系,“泛媒体就业”大潮中,必须顺应不同行业需求而“下单生产”。因此,要引导学生尽早确立“新闻传播+”的行业融合意识,充分认识到除掌握传媒相关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嫁接”某一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具体来说,要在低年级阶段通过职业生涯唤醒教育,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确立某一种或几种行业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进而通过第二学位、辅修等方式形成相关知识结构,并有机融合“新传类”专业知识技能,把自己打造为复合型、宽口径人才。在这方面,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出了成功探索,华中科大计算传播学专门人才、中央财大财经类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别具特色。而对于尚未形成清晰培养目标的“新传类”院校,应努力协调专业教学计划的合理制定,尝试采用特色训练营等方式集中学习实用技能,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参与通识课程的学习。

最后,要引导学生不断积淀竞争优势。“新传类”专业学生特色优势不够突出,就业满意度普遍不高。因此,就业工作不能只聚焦学生即时的成功输出,更要关注其长远的职业发展。要着力引导学生建构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实习体验,充分把握各种媒体的生存环境,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模式,定制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真正“沉下去”,不断接近或实现职业理想。同时,要着力引导学生锻造提升不可替代性。一是坚守传统专业优势,通过在校期间丰富的媒体实践,用心打磨和提高采写水平、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培育形成良好的媒体素养,塑造敬业、严谨的职业精神。二是适应全媒时代要求,注重养成媒体融合的自觉意识,练就采、写、编、评、摄、制、播等“十八般武艺”,努力成为拿得起笔杆、留得住美景、拍得了DV、上得了舞台的全媒型人才。三是凸显个性特色,争取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属人才。

(三)提高指导质量,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扰问题

一方面,要自觉学习“充电”,提升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一是要掌握并熟练应用开展职业咨询和就业创业指导的基本技巧。二是要了解当下媒体环境,熟悉各类融媒体及新旧媒体的区别,能够提供文化传媒行业发展的专业意见,并保持追踪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三是要熟悉并能向学生宣讲传媒行业的最新政策法规,同时据此对行业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引导“新传类”专业学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敏感度和适应力。四是结合“泛媒体就业”的特征,在传递就业信息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目标,进行信息的有效筛选和传输,并开展针对性的咨询服务。

另一方面,要主动沟通协调,优化学生实习周期安排。“公司化”“泛媒体化”就业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时长和内容方面的要求,都远超传统媒体时代的“业务见习”,时常冲击高校正常的教学规律。辅导员作为对接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中介,应积极发挥协调沟通功能。一是要开拓渠道,建设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要从传统媒体机构,扩展至网络媒体、专业媒体、广告公司等各种类型,就实习时间安排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达成一致。比如,在教学周期内主要与本地用人单位合作,邀请其将理论知识部分的宣讲融入正常教学课堂,同时可在周末安排学生实操训练;而外地单位的实习,则更多应利用寒暑假进行。二是要真诚交流,强化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培养。虽然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必修课”,但现实中不少单位只让实习生完成一些重复性、机械化的简单技术操作,而缺乏完整性、有层次的培养计划。这就需要辅导员介入干预,与用人单位合作制订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案。三是要搭建桥梁,促进用人单位与教学的对接。创造机会组织用人单位与专业教师充分研讨,在把握业界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加快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注释:

①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7个专业方向。

② 指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见范以锦:《泛媒体人才与泛媒体就业》,《中国传媒观察》2007年6月28日。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学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赶不走的学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学生写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