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则

2021-01-14 00:55张欣然孔祥雪王万宁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破坏性场所距离

张欣然,孔祥雪,王万宁,孙 艺,于 浩

(辽宁省地震局,沈阳 110034)

震后高质量安置受灾人员可降低人员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也可作为其他紧急事件的安全疏散场地。我国部分城市进行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设立了多个防灾公园。目前,全国正式挂牌使用的应急避难场所有2万余个,但存在分布不均匀、覆盖率较低的问题,无法满足突发事件中人口疏散安置需求。需要继续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

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必要性

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巨大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合理分布更有利于震后开展救援工作。目前,我国抗震设防烈度达到Ⅹ度及以上地区不足国土面积的1/20,如果在人口密集地区再次遇到烈度达Ⅺ度及以上的强烈破坏性地震时,会造成大量无家可归的灾民,对各部门地震灾后应急处置工作开展也是巨大考验,所以落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工作十分重要。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陆续将多个公园建设为平灾结合的避难场所,美国、瑞士等也进了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我国由于防震减灾起步较晚,所以应对破坏性地震的能力有限。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各地防震减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由此可见震后避难安置的重要性。

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意义

地震应急避难场不仅可以用于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疏散,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类紧急事件的临时避难安置。避难疏散的目的是安置受灾人员,保障社会秩序稳定,利于安全有序进行灾后救援,方便政府进行受灾人员统计安置及信息传达。良好的避难场所规划能缓解震后受灾人员紧急避难疏散的压力,可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医疗需求及心理需求等,可以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避难疏散规划,方便统一安置管理,为震后快速恢复重建做好坚实后盾,是防止震后引起人员拥挤踩踏、社会恐慌等二次伤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则

国家标准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紧急疏散场地也给出了定义,指出社区居民在震后应开展自主互助、进入紧急疏散场地。避难场所规划及建设的最基本原则为平灾结合、安全保障、就近划分、定期调整,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多灾种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均衡配置、分级管理定期演习,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场地规划需遵循以下原则:

平灾结合、就近划分。应急避难场所安排需坚持“平灾结合”原则,即场地平时可用于教育、体育、文娱和其他生活、生产活动,地震灾害发生时用于避难疏散[1]。汶川地震之前,我国地震避难场所选址多以开阔的公共区间为主,如广场、公园及绿地等,汶川地震之后,对城市地震避难场所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需求。规划建设新的应急避难场所需要投入足够的场地、资金、时间等资源,目前正在逐步缓解紧缺现状。

《GB/T 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T50413,2007)要求紧急避难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1 m2,用地不宜小于0.1 hm2,服务半径为500 m,10 min之内可以到达。《GB/T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T21734,2008)要求场地有效面积大于2 000 m2,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5 m2。可以考虑将安置受助人员不足10 d、面积不足2 000 m2的社区绿地或安全空旷地带及体育场馆等纳入紧急疏散场地。需考虑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城市道路可能有不同程度破坏,会有大量受灾人员涌出造成道路拥堵或瘫痪。

安全保障、多灾种结合。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倒塌导致人员压埋,规划避难场所时,应避开建筑物预计倒塌范围。按照楼房抗震性能评价,对高风险房屋进行倒塌模拟分析,规划时需避开倒塌范围。按照多位学者研究给出建筑物倒塌及飞溅物范围参考值可知:当建筑物高度为H时,低矮平房或二层楼房的倒塌半径为H,多层建筑物的倒塌半径为2/3H,10层以上高层建筑物的倒塌半径为1/2H,烟囱倒塌半径为10 m[2-4]。

次生灾害是地震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之一,日本1923年关东地震火灾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80%以上,1995年阪神地震同样引起了火灾。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是地震引发海啸,同时造成核电站冷凝装置失灵导致核泄漏事故。所以避难场所规划必须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有一定安全距离。对福建福州市加油站的研究表明,加油站储罐边缘到办公区域边缘最短安全距离为19.18 m,到民房边缘最短安全距离为22.62 m,如果发生火灾爆炸,到民房最短安全距离为25 m[5],所以建议距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点至少50 m。市内河流水系水面宽度距离不超过30 m时,避难场所距离河流水系至少20 m,水面距离超过30 m时需进行评估。避难场所预选区域应避开地势低洼且容易积水的地方,同时必须应避开军事防御区或保密区。这种规划方式更利于开展“全灾种、大应急”体制下防震减灾工作。

全面覆盖、效率最高、权利平等。由于破坏性地震后人员疏散的紧急性和集中性,尽量对现有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场地服务覆盖率,降低居民疏散时间成本。对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场地安排要有一定的空置率,缓解人员主导性及波动性带来的集中压力。在总距离成本尽量降低的情况下,保障居民区疏散条件公平平等,按照需求量及服务能力进行合理调配。依据已有案例的专家经验分析,规划避难场地时,人口空间覆盖率应超过85%,同时服务重叠率应控制在15%~30%[6-7]。应尽量保证受灾人员权利平等,对于养老院、康复中心、月子中心、早教中心等需要特殊关照的机构或群体进行独立划分、优先安排。

猜你喜欢
破坏性场所距离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算距离
创业新闻: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坏性”创新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爱的距离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