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
短视频本质上是一种承载短内容信息的影像化呈现形式。在短视频诞生之初,其目的和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在于优质内容输出而非社交属性。意大利社会学家、哲学家拉扎拉托将以“生产信息与文化为内容的劳动”称之为“非物质劳动”,诠释了短视频平台依托于UGC(用户内容生产)为主要内容生产模式的文化生产形式。其具有三个特征:个体生产;休闲时间与工作时间边界的消弭;接受成为一种创造性行为并成为产品的一部分。web2.0时代强调所有用户的积极参与,短视频的强交互性使用户的接受成了创造。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低廉的短视频内容生产成本,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自己。正如西尔弗斯通在其论述中提道:“不仅人类的传播和交往经由了传媒技术及其相关机制的中介,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通过此中介的传播或交往而得以重塑。”短视频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中介”,使得用户间的互动分享行为能够以更具视觉和情感冲击力的影像化形式呈现。此时,短视频的价值除了体现在优质内容和创意上,似乎更体现在其重构了社会交往情境上,为人们营造了具有情感联通意义的交流互动情景。在此背景下的短视频社交指,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以形式多样的社交媒体为平台,以短视频内容为媒介进行以信息和情感的产生、共享和传播为目的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用户交互行为促进了短视频社交群体的形成。短视频社交群体指两个或以上个体,因为某些相同的内在因素、如兴趣、目标、利益等,自发地或者有组织地联系在一起,进行互动或信息传递共享,并且能够互相产生影响的社会结合。
自我呈现贯穿于短视频社交过程的始末,形成社交双方信息、情感的交互。短视频借助媒介技术与社交传播的发展,在信息反馈机制下重构人际传播形式,联通了创作主体和观看主体,建立起社交关系。首先,用户通过短视频内容生产方式进行自我呈现,包括身体符号的呈现、情绪情感的呈现、知识信息的呈现,并以数字图像形式包装甚至改造自我信息。便携简单的操作和低成本的内容制作降低了视频内容生产的准入门槛,只需一台智能手机,用户便可通过短视频平台制作时长为15秒—3分钟的视频或图片短内容。内容创作主体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布该内容后完成了自主性身份的建构。其次,承载了创作者内容的短视频通过媒介技术、平台分发、社交传播等方式被更多人看到,具有相似需求和爱好的用户被引入同一社交圈中。在短视频所构建的社交情景中,观看行为是一种信息反馈循环,短视频接近于一种“标识/信物”,用以开启、维持一种持续的信息交换。观看主体通过观看行为接受他人的自我呈现,并通过“点赞、评论、私信”等行为表达个人观点、抒发情感、交流经验,进行信息与情感的反馈。因情绪渲染而扩散的情感会引起群体的集体认同,从而形成共同的情感反应。
在互联网社交中,碎片化的短视频是一种选择性的自我展现形式。自我信息通过主动筛选、改造和包装甚至演绎和伪装行为最终以15秒—3分钟的影像短内容呈现在社交平台。在短视频社交情景中,当代青年在进行自我呈现时,会考虑到自己想要呈现的信息和他人希望看到的内容等因素,就自己所展示的信息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积极互动进行考虑,最终自我选择将哪些信息公布在社交平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518位江苏在校大学生正在使用抖音社交软件,其中489位会通过短视频呈现自我,其中89.16%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性向他人展示更积极的自我;自拍颜值类内容、热门短视频的参与、才艺展示是在青年群体最常制作和上传的内容,分别占比61.96%、55.21%、52.35%。结果显示,青年群体使用抖音的时间较长,容易沉溺其中,自我呈现和喜好浏览以强调感官刺激的内容为主,审美趣味趋同化。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到,在消费时代,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人们的肉体成为可供消费的符号,而大众传媒在维持整个消费秩序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短视频是最炙手可热的大众传播媒介,其中热门的短视频多为身体消费和泛娱乐化内容,成了当代青年在进行自我呈现时效仿的对象。同时,短视频社交方式使当代青年在社会资本积累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人际交往成本降低,例如参与跟拍高话题度和关注度的短视频能够使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相对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感,如更多的信息与情感的反馈,从而增进主体的积极感受。
与其他互联网社交方式相比(如微信和微博等),青年群体通过数字图像构建自我、美化自我形象并实现自我宣传。与其他互联网社交方式相比(如微信和微博等),这种自我展示依赖于具象直观、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数字图像。与传统模拟图像不同,数字图像是以二维数字组形式表示的图像,具有虚拟性。人们通过短视频所呈现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组数据,而非真实的自我。加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有意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帮助用户塑造和呈现理想化的自我,例如,通过短视频美颜功能和特效功能美化个人形象。根据调查问卷结果,489位通过短视频呈现自我的青年中,92.02%表示喜欢使用抖音的美颜特效;其中68.3%的被访者表示比起展现真实的自我,更愿意向他人呈现美颜和特效后的自己。通过选择性的呈现自我、美化自我形象、演绎自我,以此在短视频社交平台构建一个理想化自我。数字图像能够传达信息的同时,还蕴含着用户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身份认同。71.98%的被访者通过抖音展现自我,分享生活获得的满足感和积极的情绪感受,71.57%的被访者通过他人的互动评论及点赞获得了自信和自我认同感。也正因大量数字编码视觉图像进入社交,营造了集体的狂欢。这些图像所呈现的技术逻辑,包含了青年群体自我形象的塑造和美化,以此提升自我评价,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在一定程度上,短视频社交促进了青年群体的社会化。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89位通过短视频呈现自我的青年中,77.1%的被访者通过抖音结识了新朋友;71.78%的被访者通过使用抖音加入新的社交圈。其扩展了青年群体的交际范围、社交方式并积累社会资本,促进了用户间的情感及互动。84.46%的被访者通过抖音短视频发现新的兴趣和爱好,53.17%的被访者通过抖音参与过线下社交活动。这说明,短视频社交能够满足其与同伴的交流需求,发现新的兴趣爱好,增强青年个体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感。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与通过短视频选择性自我呈现和假我呈现的完美自我之间存在着差距。人们更愿意接受美化后的自我,演绎着自我树立的理想形象而短暂的沉迷在社交媒体所造就的幻觉中。除此之外,通过平台数字图像技术和自我包装出现社交平台“人人长相出众、才华横溢”的现象容易传播焦虑情绪,自我与他人及社会标准之间的参照会使个体感受更为消极。在社交媒体所传播的压力下,一旦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对于处于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建立中的青年个体而言是慢性的心理和知觉伤害。同时,大学期间,青年群体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而过于沉溺短视频社交对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后疫情时代,随着短视频的进一步普及,使我们意识到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创意上,更体现在为人们构建的社交情境中。在该社交情境中,自我呈现对当代青年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一定程度上,短视频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会促进青年群体的社会化,其将初入社会,有展现自我、扩大社交的强烈需求,其通过短视频展现自我、管理形象;积极利用短视频进行自我呈现,实现与他人交互,扩大社交、以更低的社会交往成本获得社会资本。对于维持原有的社交关系以及创建新的社交关系发挥重要的价值。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短视频社交的选择性自我呈现可以提升自我评价,提高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群体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是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构建社交关系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身份并形成自我认同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其次,不能忽略青年群体会受到短视频社交平台他人自我呈现的影响而产生压力和焦虑情绪。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可能是一种假我呈现和消极的自我呈现,这会对其知觉和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