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措施的优化配置及方法研究

2021-01-13 03:13王维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

王维

摘要:为了提高水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重视水保措施的优化配置。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优化配置方式,如梯田建设、营造水土保持林、封育治理及建设水利水保工程等,始终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及加强土地治理和开发有机融合等基本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平稳有序进行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保措施;优化配置;梯田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有水保工程及农田耕作等,不同的措施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应用优势及功能也有区别。为了发挥水保措施的实际作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合理优化配置,保证方式选择的科学性及适用性,从而得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1.水保措施优化配置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开展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明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增强与当地自然变化规律及交通条件结合意识,认真分析实际地貌,保证水保措施优化配置的合理性。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应始终坚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理念和目标,做好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针对不同土地类型选择差异化优化配置方式。

1.2水保措施优化配置应因地制宜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工作的质量,应始终遵循层层拦蓄及因害施防的基本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地质条件存在差异,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土流失情况,为了保证优化配置措施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应做到因地制宜,强化优化配置方式的可行性。例如通过综合考虑上下游及左右岸面的实际情况,结合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从而获得更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

1.3加强生物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

在开展水保措施优化配置工作时,应始终坚持生物及工程措施结合的原则。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内容较为复杂,主要有牧业、农业以及林业等,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不能缺少以上相关部门的团结合作及协调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和根本需求,制定科学且完善的治理方案。与此同时,各部门在开展自身工作的过程中,应增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业措施的结合应用意识,做好科学布局,利用工程措施养生物,并利用生物措施实现对工程的保护,通过相互利用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

1.4增强治理与开发融合意识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让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具体指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同时做好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对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工作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在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过程中,始终坚持治理与开发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工作人员应站在短期利益及长期发展的角度做好研究分析,采用多元化建设管理方式,不断开发和创新经济型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提升水保措施优化配置水平的有效对策

2.1选择梯田建设的优化配置方式

通常情况下,相对较为有效的常用水保措施优化配置有梯田建设、建立水保林、栽植经果林、封育治理、农耕措施及水利水保工程。其中梯田建设方式有着较高的利用率,工作人员应增强应用意识,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用性强的改造方式,合理控制梯田与村庄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环节的成本,保证梯田土质适合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让梯田之间具备有效连接,成片式种植和管理。除此之外,应该合理控制坡度,保证在25°以下,为梯田的综合性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为了提高梯田布局的合理性,工作人员在建设梯田时,应控制好田面平整度,一旦发现大弯就顺势建设,若遇到小弯就选择取直。如果农田有灌溉需求,则需重视灌排沟渠的设计,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设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

2.2利用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方式

在进行水保措施优化配置的过程中,营造水保林是能够得到显著成效的重要方式。在开展水保林建设工作时,应重视几个注意事项。首先,合理选择树种,通常会优先选用油松和侧柏等,此类树木具有根系发达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具备较强的耐旱性能,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强化实际绿化效果;其次,整地环节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工作人员应重视整地作业,结合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保证土地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做好适当调整,通常会优先选用鱼鳞坑;最后,合理控制树木栽植密度,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日光照射充足,将树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m左右,设置3m的行距,数量控制在1667株/公顷。

2.3采用栽植经果林的方式

经果林的种植不仅可以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还能为当地的农民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首先,选择苗木的过程中,应优先选用枝干健壮、品种纯正及根系发达的种类,同时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性能,高度范围为80—100cm,地径应在1.5m以上;其次,种植的过程中做好株距控制,实际距离约4m,行间距为5m,种植密度为500株/公顷;最后,采用边种植边埋土的方式进行苗木的栽植,结合修剪树盘和灌水工作,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蒸发,应利用地膜覆盖穴面。

2.4增强封育治理方式的应用意识

因为在部分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面积过大的情况,同时缺乏良好的立地条件,生态环境缺少保护,严重阻碍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封育治理的方式,此种手段具体指将水土流失状态严重且上游人口少的荒地封禁,主要针对部分林区边缘区域开展封育治理工作。结合实际需求和土质条件,采取合理的管护措施,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区域内植被的恢复能力,有效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

2.5充分利用农耕措施

在水保措施优化配置过程中,农耕措施较为常用,且能够得到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通常情况下,农耕措施中主要包括地膜覆盖、登高耕种及少耕免耕等,其中地膜覆盖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通过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能够维持土壤中的湿润度,充分发挥保护地表土的作用,尤其在部分存在严重风蚀现象的地区,为了有效遏制风蚀,主要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利用片石镇压地膜,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增产增收的目的。

2.6加强水利水保工程建设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获得更加显著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应增强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意识。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采用修建蓄水池的方式收集雨水,为农田浇灌提提供便利条件。工作人员需要保证蓄水池位置选取的合理性,为了得到更好的蓄水效果,通常会选择地势较低的区域建造蓄水池。通过利用蓄水池中收集的雨水开展浇灌作业,可以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结语:

为了强化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应该重视水保措施优化配置工作,为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创造打下坚实基础。常用的水保措施优化配置手段较多,且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需要工作人员结合治理区域内的土质条件及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优化配置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工作,有效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充分体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促進当地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建林.水土保持优化配置具体措施分析[J]. 2021(2019-6):132-134.

[2]李凤鸣,贾天会,李纯乾,等.辽西北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成效与经验[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8(4).

[3]马进福.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成效与经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556(23):42-43.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
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探究
基于效益原则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运行管理
村镇公共设施优化配置与运营管理综述
内蒙古牧区旗县人才培养分析
排队论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