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成
【编者按】 较之娱乐化、碎片化阅读,经典著作的阅读价值和意义已深为人们重视。然而,受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限制,学生对于经典往往敬而远之。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同仁十多年来致力于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建设,旨在以校本课程推动经典阅读扎实有效地开展。至今,校本选修课程、校本活动课程、校本读书课程犹如鼎之三足,有力支撑起该校经典阅读校本课程体系。本期《课程改革》栏目刊发的这一组文章,涉及《诗经》《论语》《红楼梦》这三部“经典中的经典”,分别从整体构建的价值追求、具体实施的途径策略、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用以及实施评价遵循的原则几个维度对这一课程做扼要介绍。四篇文章相对独立又参差互补,为当前经典阅读的实施及推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摘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致分为校本选修课程、校本活动课程、校本读书课程三类,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的特点。构建这样的校本课程要讲究策略,概而言之,即:适于学情,切于经典;多样互补,融通共进;借鉴吸纳,保持活力;追求创新,注重指导。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成就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经典阅读;校本课程;构建思路
自2004年被确定为南京市新课改首批实验学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长期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各学科齐头并进、各呈风采。2011年11月,学校被批准建设江苏省高中语文实验课程基地之后,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特点;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颁布,课程进行了调整和升级,大力推进经典阅读。目前,我校的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校本选修课程,其中,“‘论’‘孟’选读”“《红楼梦》选读”“戏剧欣赏与表演”先后荣获南京市精品校本课程一等奖;第二类是校本活动课程,其中,“大树下的古风吟唱”(已举办十届)、“明月·青春·梦想——玄武湖月光诗会”(已举办十届)、“石榴花红——南京十三中戏剧节” (已举办十五届)在南京市乃至江苏省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三类是校本读书课程,其中,“经典夜读”“启明星读书”及近年开发的“夜读沙龙”等深受学生欢迎。现将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的整体构建思路略述如下:
一、适于学情,切于经典
经典本身蕴蓄着厚重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而学生为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所囿,一时间难以达到眼目所到之处便能心领神会的境界。如何软化经典的坚硬,帮助学生突破阅读所面临的多重门限,登堂入室、窥其堂奥呢?这要求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的设计既要做到“适于学情”,又要注意“切于经典”。“适于学情”,即合乎学生的心智特点、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及兴趣爱好等;“切于经典”,即切合经典本身,包括思想精髓、表现形式、表达风格等。
比如“《红楼梦》选读”校本选修课程。起初,从教学内容到实施思路、教学方法,我们完全遵从教材和教参,不敢越雷池半步。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虽然集讲座、导读、鉴赏、研究为一体,但多为现成的结论,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文选部分过多聚焦主要人物,情节又多选择学生熟悉的章节,因缺乏必要的陌生感而难以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在2017版课标背景下,之前苏教版教材所推介的“自读评点—小组探讨—班级交流”这一学习方式显得有些单调乏味。而校本化后的课程,从专题构成看,涉及的人物有主有仆、主次互见,研读的情节有点有面、虚实相生;从探究侧重点看,有的侧重经典的思想和文化意蕴,有的侧重其艺术造诣;从课堂呈现形式看,有口语表达、文字阅读,也有视频、音频播放。这就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要,提供了多角度研读探究和多样化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即“适于学情”。
又如“《庄子》选读”校本选修课程。《庄子》一书,体量浩漫,思想深奥,文字戛戛独造,境界高远曼妙。鉴于此,我们确定了该课程设计的原则:博观约取,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具体分四步组织并指导学生读文识人,走近庄子的心灵世界。第一步,以《庄子》中的成语和名言为线索,寻根探源,从世人所公认的属于庄子原创的成语中精选80则,另外摘录庄子知名度较高的经典名句100句(段),构成了校本选修读本——《〈庄子〉选读》。第二步,师生共建任务群,让学生凭兴趣结成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开展读写活动和专题研究,使阅读从原生态走向专业化。任务一:撰写《庄子小传》;任务二:编写《庄子哲学小辞典》,这也是理解庄子的一条有效路径。任务三:专题探究《庄子》之大。“大”是《庄子》全书之骨,要注重指导学生摘录、品鉴这些“大”词汇、“大”意象,分析庄子文辞之“大”与其精神境界高远的关系。任务四:专题探究《庄子》之异。庄子用异笔写了哪些异人、异事、异象、异梦?让学生先找出来进行分类,然后探究种种异怪背后的写作意图。第三步,提供相关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和延伸阅读,领着学生发现“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第四步,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个性阅读和独立写作中读出自己心中的庄子。如指导学生从《庄子》中选择一些章节编戏、演戏、看戏、评戏,与庄子进行多重“对话”。鉴于庄子的世界观充满矛盾,我们还设计了一些辩论题,让学生在辩驳中提升认识,磨砺辩才。教学实践表明,以上四个步骤切合《庄子》的特点,降低了经典阅读的门槛,提供了阅读探究的抓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能进入书,又可出于书,对庄子的生命姿态和高贵精神有了初步认识,对名著中丰富瑰丽的想象和联想也有了具体领略和初步积累。
二、多样互补,融通共进
从学习方式看,校本选修课程重在合作交流,校本活动课程重在活动体验,校本读书课程重在思考探究;从学习主体看,校本选修课程是小组探究,校本活动课程是班级参与,校本读书课程是个体精读。但是,这些学习方式和学习主体不是截然分開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时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位学生读了《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对林黛玉“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大发感慨:“痛哉,悲哉。两个人明明有千言万语,到头来却是相顾无言,这堵墙是自己搭建的,最后也会因为它而分离。黛玉身处束缚重重的封建大家族中,不能自由抒发情感,她应该像宝钗一样暗示对方。可惜黛玉纵然心有千千结,却无由解心结,最终化为香魂一缕,令人惋惜。知音难求,寻到一知心人是世上一幸,不过即使再合拍,缺少语言交流,终究只能留下遗憾。当初伯牙子期若仅是相望无言,结果也只能是默弹高山静听流水而已。若有来世,只希望林妹妹能把心中之言化为口中之语。”
无独有偶,另一位选修“《史记》选读”的学生读了《李将军列传》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假如李广三思而行,他就不会在平定吴楚之乱时接受梁王的将军印信,凭夺旗之功就会得到封赏;假如李广三思而行,他就不会逆君王之意硬要到前线打仗,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李广三思而行,他就会对卫青的调兵之举隐忍不发,也不会‘不谢大将军而起行’,也许卫青就不会借机报复而使他陷入绝境;假如李广三思而行,他可能再一次以金赎身,而不会选择‘引刀自刭’……”
应该说,上述两段感受都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且文采斐然。可是,他们的观点能立得住吗?我把这两位学生的观点引入课堂讨论:假如林妹妹的言谈举止以及李广的立身行事如文中希望的那样,“她”还是那个寄人篱下、多愁善感、心思缜密的林妹妹吗?“他”还是那个耿直率真、渴望建功、有着十足男儿血性的飞将军吗?这使学生认识到:品藻人物要尊重他们的特殊生活环境和特定历史情境,切不可随意率性地“戏说”“大话”,使艺术形象或历史人物走样变形。
作为校本活动课程之一的“大树下古风吟唱”已经成功举办十届,现在已经发展为“诗歌诵读+戏剧表演”的创新方式。较之于一般的诗词诵读,这大大强化了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一个班级表演的《龙虎风云》,以“酒”文化为主线,以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支持改革为核心事件,对《诗经·鹿鸣》、曹操的《短歌行》及李白的《将进酒》三首诗歌进行“串烧”,演绎了一段龙虎际会、风云遇合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想一展宏图的王者的求贤若渴和欲建功立业的臣子遭遇梗阻后的落魄失意。学生将戏剧元素融入诗歌诵读之中,还原当时的情境,表现内心冲突,复活历史人物,使之声口宛然、神情浮现,真正进入了诗歌意境和诗人内心。不仅如此,由于戏剧是融文学、舞蹈、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能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活动把语文课程带进了历史文化、实践生活的大背景中,实现了课程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的华丽转身。
在第十五届戏剧节上,一个班级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长恨歌》,既是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也是一个综合学习、比较探究和文本借鉴创新的成果。据编剧介绍,剧组在编写情节、设计台词之前,对有关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的一组作品进行了综合探究,这些作品包括唐代传奇《长恨歌传》(陈鸿著)、唐代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白居易著)、元杂剧《梧桐雨》(白朴著)、清代传奇戏剧《长生殿》(洪昇著)。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尽管这些作品体裁不同、风格迥异,但都是借李杨的爱情悲剧感慨朝代的兴亡变迁。为跳出这一套路,编剧做了大胆改编:借鉴西方话剧艺术,把李隆基在杨玉环死前与死后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的表现作为重头戏,对男主李隆基的台词设计借鉴了莎翁戏剧巧于修辞、善用排比和重在抒情的特点,整部戏剧结构紧凑、台词优美,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正是这番扎实的探究借鉴,使得这部作品在戏剧节会演中脱颖而出。
三、借鉴吸纳,保持活力
早在2004年,我们就把《唐诗三百首》定为南京十三中高中生必读书。《唐诗三百首》是家喻户晓的唐诗选本,收录了70多家的300多首诗歌,几乎涵盖了各类作家、体裁、题材、风格的优秀作品。它是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传统文化经典,是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養的优秀读本。2011年11月,学校被批准建设江苏省高中语文实验课程基地后,我们把《唐诗三百首》确定为传统经典校本阅读书目。以前,我们推进阅读背诵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就是分阶段、按计划纳入阶段检测和期中期末考试范围,以此督促学生阅读。学生迫于考试压力,不得不被动地背诵与默写。近年来,受《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文化节目的启发,我们借鉴其闯关答题等综艺手法,通过组织班级朗诵活动、年级背诵比赛、全校终极对决,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诗歌的诵读积累。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情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校本课程的发展当然也要从刺激和促进四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入手。我们看到,古老的诗歌通过诗词大会等真实的情境展示出来,人物复活了,情境重现了。活动提供的真实驱动力,使学生获得真切的参与感,单调乏味的“你背诵,我检查”不复存在。台前学生的忘我和投入,台下学生的呼应和律动,还有台前幕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智慧和热情早已深度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场”,共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诗意盎然的阅读境界。
南京十三中的校本读书课程是由“班级常规阅读”“经典夜读”“启明星读书”三级组织构建而成的各有目标和要求的体系。“常规阅读”要求人人读、平时读,读推荐阅读的经典书目(比如《唐诗三百首》)。与此不同的是,参加“经典夜读”和“启明星读书”的学生,都是来自各班的读书“种子”。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种子”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我们借鉴了“跨媒介交流”的形式,开发出“夜读沙龙”这一读书分享交流的新形式。
2017版课标列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其中之一。所谓“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指运用文字、声音、图画、表演等多种媒介手段和工具开展信息阅读和表达的方式。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与原先的“经典夜读”“启明星读书”相融合,诞生了“夜读沙龙”这一新宠儿。“夜读沙龙”的实施过程大致如下:
师生先讨论选定一部经典,小组探究作者的立身行事及作品精髓,精选其人生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作品,据此布置舞台场景,并以嘉宾对话、片段朗读、舞台表演、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通过品析和交流,把大师的思想、艺术成就、社会影响等展现在师生面前,让学生用跨媒介表达的方式讲自己的读书故事。2021年夏季“夜读沙龙”的主题词是“中国人的灵魂工程师——苏东坡的现代性解读”。沙龙共分为“粗识东坡”“黄州突围”“身体和生命的远行”“苏轼的现代性”等六个部分,来自“经典夜读”的12位学生从不同角度详细解读了苏东坡传奇的一生。学生细腻生动的表演、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条理清晰的讲解,仿佛让观众看到了那个于困顿之中安之若素的东坡先生。“小小的恶作剧/汴京所摆布/可值你临风向北一长啸/最远的贬谪/远过贾谊/只当作乘兴的壮游/深入洪荒九百年的雪泥/都化尽了/留下最美丽的鸿爪……”沙龙的最后一个环节,全体夜读学生登台齐诵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夜读东坡》,把“夜读沙龙”的气氛推向高潮。
“夜读沙龙”变单一的纸笔学习形式为在活动中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在探索与交流中学,变阅读沉思、玩味咀嚼的个人行为为相互感发、交流碰撞的集体活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变化,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巨大改变,提高了学生面对丰富信息阅读转化加工能力,并且推动了他们精神面貌的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内向封闭式的传统个体阅读在社交化渐强的当代阅读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四、追求创新,注重指导
创新,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之魂。这并不是说校本课程凭空而来、无所依傍,而是说它没有现成的东西可直接拿来使用。这是一个“无”中生“有”而且要有声有色的拓荒工程。在材料编写、内容安排、方式选择、资源开发、评价制定等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不仅需要教师有创新精神,还要有创新能力。
作为校本选修课程,“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没有现成教材。在认识和把握课标关于文化论著选读的教学价值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动手选编校本学习材料。南怀瑾先生说《论语》是全体中国人的粮店,我们从《论语》中选择那些已经成为中国人立身行事遗传基因的话语,编成《〈论语〉粮言七十则》;《老子》中的话语充满思辨性,语言形式多为精练的对仗,堪称处世警句,故此我们编成《老子金言三十句》;《庄子》“寓言十九,重言十七”,我们选编《庄子寓言故事五十则》;《孟子》说理善于就近取譬,长于引敌入彀,雄辩滔滔,气势咄咄,我们编选《孟子能言善辩十八法》。选编的过程,不仅悄然消弭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畏惧心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课程实施和课程价值落实得到有力的保障。
课程实施也要致力于创新,以创新的学习形式催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众所周知,楹联创作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一项词语推敲、句式架构、意境营造、声调吟咏、典故熔铸、情趣傳达的综合训练,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蕴蓄文化素养,积淀情感认识,丰富生活积累。在“楹联欣赏与创作”选修课上,我们没有带着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笠翁对韵》,纸上谈兵,而是突破课程的时空限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师生一起登紫金山,游玄武湖,观古台城烟柳,听鸡鸣寺钟声,激发创作灵感,捕捉诗情画意,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对仗元素。面对奇山秀水,联想历史掌故,师生灵感迸发,佳联妙对迭出。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指导是校本课程立足和发展的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处处发挥指导作用,在阅读浮浅处引导学生涵泳玩味,在认识偏差处巧妙点拨、豁蒙去蔽,在探究乏力处师生合力辟路架桥,在思维闪光处捕捉引燃,在兴趣生发处延伸拓展……让经典阅读获得不竭动力。与气氛压抑沉闷的传统课堂相比,选修课堂生机勃勃,让人惊喜连连。在“《红楼梦》选读”课上,笔者常闻石破天惊之语。“宝黛二人不约而同突兀冒出的‘我为的是我的心!’,‘我的心’是怎样的一颗心?”“‘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曹雪芹安排黛玉葬的是什么花?设计这种花卉有什么深意?”“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人物吗?”“不喜欢黛玉喜欢宝钗何以就是审美趣味低下?”……我们分明看到,这些星星火花在教师的指导和激励下燃为熊熊大火。当然,有时学生的追问也让人措手不及,“后生可畏”的惊喜之余便是“卑之无甚高论”的惭愧,弥补措施便只有课后老老实实地进一步研读和思考,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课程,也是改革“人”。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成就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实现了指向“人”的发展的双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