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王颂歌 杨英 娄玉钤 张攀科 刘传慧
【摘 要】 肩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肩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肩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4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寒凝血瘀证),正虚候(肝肾亏虚证),痰瘀候(痰瘀互结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肩痹;肩周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肩痹是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酸沉和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肩痹为肢体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治较为丰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论有“肩痛”。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次专篇描述了肩部疼痛的症状,如“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提出“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次提出了“肩痹”之名。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描述肩背痛不可回顾、脊痛项强等临床症状。明·周慎斋《周慎斋遗书》、龚延贤《寿世保元》、清·张璐《张氏医通》等,多认为本病由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客于肩臂,气血不得周养而致。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明确提出“漏肩风”之病名。王清任《医林改错》明确把肩痛归为痹病。现代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首次完善“肩痹”理法方药。现代医家们在前贤经验的基础上,详究本病病因病机,认真摸索各种治疗方法,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逐渐达成共识。
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骨关节炎等可出现肩痹表现。
1 病因病机
本病早期多由感受风寒湿外邪,或跌仆外伤、闪挫等而致;日久病及脏腑,或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荣而退变,此乃本病之根本。
1.1 感受外邪 平素调护不慎,如睡时露肩,或空调久吹肩部,或体虚感邪,风寒、湿热等邪乘虚而侵,留连肩部筋骨、血脉,气血不通,而致肩痹;由于寒为阴邪,主收引,湿性黏滞,故肩痛夜间尤甚且缠绵不愈。如《针灸资生经》曰:“中年每遇寒月,肩上多冷。”《赤水玄珠》曰:“有因湿热肩背沉重而痛。”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风湿,……或入左肩髃肌肉疼痛。”清·秦之桢《症因脉治》曰:“外感肩背痛之因,……肩背肺腧作痛,此寒邪伤肺也。”林佩琴《类证治裁》曰:“伤湿而肩背重痛。”
1.2 正气亏虚 肺气不足,腠理空疏,易感外邪;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肝肾亏虚,或久病体弱,气血亏虚,筋骨失于濡养,筋脉不舒,肩痛难举,而为肩痹。如《灵枢·经脉》曰:“氣虚则肩背痛寒。”《针灸资生经》曰:“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症因脉治》曰:“内伤肩背痛之因,元气素亏,又复伤损,则肺气不足而作痛。”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劳倦伤阳,脉络凝塞,肩臂作痛。”《类证治裁》曰:“肺气虚则肩背寒。”
1.3 痰瘀气滞 情志不畅,过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则气滞,久则血瘀不行,经络阻塞,肩背疼痛,而为肩痹;或脾失健运,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流注肩背而疼痛;或肩部外伤,或慢性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于肩,痹阻不通,加之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故而疼痛受限,而为痹。如《针灸甲乙经》曰:“肩背痹不举,血瘀肩中。”《针灸资生经》曰:“因折伤,……肩臂痛不举。”金·李杲《东垣试效方》曰:“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曰:“素有痰饮,流注肩背作痛。”《症因脉治》曰:“内伤肩背痛之因,……则肺气怫郁而作痛。”程国彭《医学心悟》曰:“痰饮随风走入经络,而肩臂肿痛。”
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肩,可涉及颈、背、臂等,与肝、脾、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其发病原因多为正气亏损、感受外邪、痰瘀气滞等,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4]三类。基本病机是肩部经脉痹阻,筋骨失养。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风寒痹阻、寒凝血瘀,虚证多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2 诊断要点
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较多。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初起疼痛较轻,继则疼痛渐增,昼轻夜重,反复发作,病程数月至1年以上。肩关节外展、内旋、后伸等功能受限,甚者不能穿衣、梳头、洗脸。肩部无明显红肿,但有明显压痛。病重日久者,可见肩臂筋肉萎缩。可涉及颈、背、臂等部位。
3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虚实、病邪和痰瘀:虚实之辨,当从邪正标本缓急、病之新久着手。病之初期以感受外邪或外伤引起,多属实证,表现为风寒痹阻、寒凝血瘀;痹久邪留伤正而致虚,且正虚每易反复感邪而致急性发作,表现为虚实夹杂;久病迁延或素体虚弱,多属虚证,表现为肝肾亏虚,或肺气不足。病邪之辨:风、寒、湿、热诸邪,既多杂合为痹,但又常有偏盛,寒热既须明辨,又不可截然分开,多有兼夹、消长、转化。风邪侵袭多表现为疼痛呈游走性;寒邪所致多表现为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增;湿邪所致多表现为重着、酸困疼痛,缠绵不愈;热邪或久而化热所致者,多表现为疼痛伴热感,遇热加重。痰瘀之辨:痰浊者,疼痛部位多局限,麻木、重着、肿胀为主;瘀血者,多呈刺疼,痛有定处,或见面色黧黑。另外,凡痹病日久不愈,用常法效不明显者,均应考虑内有痰瘀。
本病由年老体弱,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肌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当分清虚实,辨证治疗,实证要分清风寒、寒凝、痰浊、瘀血,治宜祛风散寒、化痰通络、活血化瘀;虚证则以肝肾亏虚为主,治宜滋补肝肾。总的治则应是扶正兼祛邪,通络止痛。此外,肩痹可伴发肩部经筋痹,应兼顾治疗。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4型。
3.1 邪实候
3.1.1 风寒痹阻证 肩部疼痛,遇寒痛剧,得热则减;疼痛可向颈部及前臂放射,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以肩部疼痛,遇寒痛剧,得热则减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本证为风寒之邪侵袭而致。风寒侵袭,邪斥经络,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肩部疼痛,向颈部及前臂放射;遇寒或天气转冷则凝滞加重,故遇寒痛重;遇热则寒凝渐散,气血得以运行,故得热痛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均为风寒痹阻之征。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通络。
方药:肩凝汤[5](《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加减。方中羌活、桂枝、透骨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当归、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通络;香附理气通络止痛;加黄芪、赤芍增强扶正活血之效;细辛、姜黄、桑枝散寒通经,以走肩臂上肢;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温而不燥,祛邪而不伤正,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若寒盛者,加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湿盛者,加薏苡仁、萆薢、菝葜;瘀血痛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3.1.2 寒凝血瘀证 肩部刺痛、冷痛,痛处固定,痛剧;痛处拒按,昼轻夜重,上肢活动受限;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沉涩。以肩部刺痛、冷痛,痛处固定,痛剧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寒邪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则血瘀停聚,不通则痛,故肩部刺痛、冷痛;血瘀不散,寒邪聚集而致疼痛固定不移,痛剧,痛处拒按;寒为阴邪,入夜阴盛阳微,阴邪作祟更甚,故其夜痛为甚;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沉涩皆为寒凝血瘀之征。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乌头汤(《金匮要略》)合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方中乌头、细辛、防风辛温大热之品为主药,意在温经散寒而止痛;桃仁、红花、川芎、黄芪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地龙、路路通、鸡血藤,取其通经疏络之功,使主药力到达病处,并有舒筋之作用;赤芍、白芍凉血活血,又以其偏凉之性防止主药过热伤阴。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功。若痛甚者,加桂枝、制乳香、制没药;体虚者,加党参;久病入络者,加蜈蚣、全蝎。
3.2 正虚候 肝肾亏虚证:肩部酸痛,肌肉萎缩无力,腰膝酸软;疼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以肩部酸痛,肌肉萎缩无力,腰膝酸软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肝肾亏虚,正虚邪恋,肌肤失充,筋骨失养,而致肩部酸痛,肌肉萎缩无力,疼痛时轻时重;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肝肾不足,故腰膝酸软,缠绵不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皆为肝肾亏虚之征。
治法:滋补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药方》)加减。方中独活、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防风、桂枝、细辛祛风湿、利关节;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养血和血;加羌活、姜黄、鸡血藤通络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通络止痛之功。若气血亏虚明显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加减;肾虚甚者,加补骨脂、鹿角霜、淫羊藿;肝血虚甚者,加阿胶、熟地黄;疼痛甚者,加威灵仙、全蝎。
3.3 痰瘀候 痰瘀互结证:肩部刺痛、麻木、沉困,痛处不移;面色黯黧,或胸闷痰多;舌紫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或弦滑。以肩部刺痛、麻木、沉困,痛处不移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痹病日久,痰因瘀生,瘀因痰阻,痰瘀互结,痹阻脉络,痰瘀阻滞于肩部关节肌肉,不通则痛,故肩部刺痛、麻木、沉困,痛处不移;痰瘀阻滞日久,则见面色黯黧,或胸闷痰多;舌紫暗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或滑皆为痰瘀互结之征。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双合汤(《杂病源流犀烛》)加减。本方以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而成。方中当归、白芍、生地黄补血养血活血,陈皮、半夏、茯苓化痰祛湿,桃仁、红花活血逐瘀,白芥子增豁痰之效,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加姜黄、桂枝、桑枝、青风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之效。若瘀血明显者,加地龙、三七、全蝎、穿山甲;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防风。
若痰湿明显,久而化热,伴眩晕、头重、便溏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宜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47岁,1981年6月11日就诊。以右肩周围持续疼痛,功能活动受限6个月为主诉。患者起初疼痛较轻,继而时轻时重。近日复受风寒,使疼痛加剧,右肩髃穴处疼痛较甚,且有压痛。检查: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60°,前举60°,后伸30°,不能外旋。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稍弦。西医诊断:肩周炎。中医诊断:肩痹,证属风寒痹阻。治宜祛风散寒,活血养血,通络止痛。处方:桂枝15 g、羌活20 g、透骨草30 g、当归30 g、丹参30 g、生地黄20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1981年6月15日二诊,患者疼痛有减,肩关节活动范围有增,上臂能外展90°,前举90°,后伸30°,已稍能外旋。上方加制乳香9 g、制没药9 g、鸡血藤30 g。3剂,煎服方法同前。
1981年6月19日三诊,患者诸症明显减轻。因制乳香、制没药服后引起恶心,食欲不振,故令除之,再服3剂。
1981年6月24日四诊,患者肩关节功能已恢复正常,唯活动肩关节时略有痛感。上方加黃芪30 g,继服3剂。
1981年7月8日五诊,患者除早晨起床时,右肩关节稍有不适外,余皆正常。嘱按上方继服3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西医诊断为肩周炎,中医诊断为肩痹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由劳伤复受风寒之邪,风寒滞脉,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因此,治宜祛风散寒,活血养血,通络止痛。方以肩凝汤加减为主。方中羌活、桂枝、透骨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当归、丹参、生地黄活血养血通络。综上所述,本方以祛风散寒祛邪(邪)为主,但必须佐以活血以化瘀通络(瘀),同时兼以养血以扶正(虚)。痛剧时加制乳香、制没药、蜈蚣,收效更佳[5]。根据“虚邪瘀”病因病机制定本方,方药对证,故疗效佳。
5 预防与护理
避免风、寒、湿等邪侵袭,夜睡时避免肩部暴露于外,夏天不宜冷风直吹肩部,注意肩部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肩部外伤及劳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坚持功能活动,改善功能,可做局部按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6]。饮食有节,加强营养,勿过度劳累。
6 结 语
肩痹即肩部痹病,又称肩凝证、漏肩风[7],现代还有五十肩、老年肩、冰冻肩、肩关节粘连等名称。临床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酸困或麻木,肩关节功能受限等。其病位在肩部,可涉及颈、背、臂等,与肝、脾、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肩痹多因感受外邪所发,但实际上是多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日常生活应用肩关节也较多,故损伤机会较大,长期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不彻底而局部瘀血不散,或长期劳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复感外邪侵袭,最易导致本病。因此,本病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风寒痹阻、寒凝血瘀,虚证则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乃为虚实夹杂之证。基本病机为肩部经脉痹阻,筋骨失养。
本病治疗当分清虚实,初期以实证为主,故治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预后较好。久病迁延、失治误治或体虚之人,多为虚证,病情缠绵,治以滋补肝肾为主。同时,本病易致肩部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功能锻炼,如爬墙锻炼、画圈锻炼等,对肩部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传榜,李满意,王淑静,等.肩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4(12):49-56.
[2]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3]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4]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5]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149-151.
[6]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7-182.
[7]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6-342.
收稿日期:2021-08-25;修回日期: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