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即使用数字技术的含双向传播和互动的新型数字媒介。新媒介文艺即依托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數字媒介(系统)进行意义生产文艺形态的总称。中国新媒介文艺自计算机出现之后就已诞生了。不过最初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直到19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引入中国,中国新媒介文艺才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当前中国新媒介文艺呈现出了精英与大众、广播与窄播、公共化与私人化等多元化走向。在中国新媒介文艺现象面前,我们长期形成的很多文艺认知和批评话语特别是学院派精英化批评遇到了无法回避的挑战。对此,我们倡导一种不同于传统精英化学院派批评和自发性口水话的粉丝读者批评的新媒介文艺批评。印刷文化时代的批评是个体化的主体行为。新媒介文艺批评特殊性之一在于有个体批评行为,更需联合主体的批评行为。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以“教—研融合”与“合作式批评”应该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新媒介文艺批评注重从新媒介文艺发展现实出发,瞄准现实中代表性现象,重视数字新媒介对文艺性和文化意义的建构价值,遵循“新媒介-新文艺性-新人文精神”这一生成逻辑,展开分析。近一个时期,依托新媒介文艺批评研讨课,杭师大新媒介文艺研究团队将“教—研融合”与“合作式批评”模式和上述分析方法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创作出了一批批评成果,并持续推出,希望引起学界的关注,以期促进中国新媒介文艺批评乃至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