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伟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提高,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支持,逐步促进了高中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带来利处。而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作为在学校中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下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颇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高中音乐鉴赏课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具体体现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 教材 高中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4-0093-04
國家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学科的指导性纲要,对于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培养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兴趣以及音乐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需要教师在充分研究过教材之后,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在精心设计好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把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教材分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以作者本人所在地区大力推行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教材作为分析对象,该版本所呈现的纸质教材共设十八个教学单元,三十四节,每一单元小节还分别重新设置三个部分: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模块,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简谱、五线谱;该版本教材还配以光盘辅助,其中共有88首曲目,对应纸质教材中的每一节都配有2到4首音频。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对于青少年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明具有深远意义。本教材的第一到第六单元的内容为民族民间音乐,其中包括四个单元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两个单元“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此教材大篇幅的介绍民族音乐,意图无非就是让学生在掌握本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世界民族音乐,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而此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来编写的,为了立足于课标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目标,以此设计教材各板块以便契合课标的理念。而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鉴赏”模块,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演唱传统优秀的民族歌曲、学跳各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舞种,切身感受传统民族音乐的独特文化魅力,获得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主观感受也与其国家的文化及其教育背景有关。如果说在世界民族音乐鉴赏课上,直接让学生聆听、学唱世界各地民族音乐,那么结果肯定是不尽人意的。学生没有体验到当地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习俗,这就需要教师为其答疑解惑:欣赏这个国家的音乐就要了解其文化习俗与音乐特点;生活习性与日常工作……
例如本节课要听日本的《庆丰年》,如果不是题目给的“丰收”的方向,让绝大部分中国人听完的主观感受绝对是:这是庆祝吗?真的不是哀乐吗?中国传统表达欢乐喜庆的心情一定是人们敲锣打鼓、手舞足蹈的大场面,不可能是像日本这样小心翼翼、慢慢悠悠的轻声吟唱。世界文化是多样的,文化的多样性也就产生了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如果让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可能就是天方夜谭,更不可能用音乐做到沟通交流。如果有教育背景,那么多少也接触过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化,那么这样一说,音乐勉强可以作为沟通交流的语言,但是只是同一国家地区的人们主观感受近似而已,没有绝对的相同感受。
而不同的民族乐器又可以表达不同的音律和情感,不同的音律也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例如在我国,民族器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去运用,不是单单靠某一种乐器去表情达意,而是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或者听众感受到这些民族乐器的不同和魅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音乐的资源,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魅力,为民族音乐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能够理解其音乐语汇。
二、教学现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大部分的高中都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学生的升学率在学校看来十分重要,而音乐这门副课就得不到学校的重视。音乐课被学校安排的少、被其他任课教师占用的情况时常发生,而且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和老师教学方法的单一等问题导致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更愿意在音乐课上做其他几个科目的作业、看其他科目的书。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学校首先要转变以升学率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唯一标识,要让音乐鉴赏课吸引学生完全融入课堂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审视自身有没有做好完整的课前准备工作,并且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放手,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解知识点,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趣味性与意义性相结合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可以举办歌咏大赛、元旦晚会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中。针对这一现状,各学校、各音乐教师要学会逐渐把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要求灵活、巧妙地放在教学工作中,并不断向此要求靠近。
在培养全体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也要为有音乐特长和音乐爱好的学生提供音乐发展的需求,这也与高中新课程体系中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要求相吻合。音乐鉴赏课并不只是有音乐特长学生的专场,而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不仅让音乐特长生得到音乐的满足,更要让普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依然具有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思想指引和教学导向。而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人的音乐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进行。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单单是让学生欣赏几首歌、学唱几首歌曲,音乐鉴赏课程的目标也并非如此。音乐课与其他科目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音乐课堂中我们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意图就在于音乐课中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五大总目标。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教师的单项输出,是引导学生逐渐喜欢音乐,从而具有鉴赏美的能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鉴赏课程既能够满足广大学生对于美的需要,也能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之余通过音乐课的欣赏身心得以放松,情操得以陶冶,情感得以升华,这与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相吻合。如教师在讲授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时,学生通过聆听“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体裁的民族音乐,模仿各类歌曲的演唱技巧,从而掌握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在具有一些民族基本音乐知识的前提下,在以后的音乐实践中能够初步判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具有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技能,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素养是音乐新课标最大的亮点。传统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育目标中心的教学理论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在音乐领域的需求,虽然三维目标的提出淡化了知识技能的比重,增添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但其核心仍然是“双基”概念,如从教学目标上看,依旧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以知识技能为中心;从教学目的上来看,仅仅是把学生培养为理性的人,而不是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实践。三大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对应音乐课程的三大性质——审美性、实践性、人文性,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基本的音乐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在课堂中,审美性体现在通过聆听、演唱音乐片段,学生能获得共情感,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面对人生挫折树立顽强的信心,体现了音乐学科所具备的审美价值观念;实践性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课堂知识对音乐进行编创活动,能够发挥学生艺术表现所长;人文性体现在音乐课堂的知识拓展延伸阶段,与音乐课堂背景相关的人文知识得以体现。
四、教学方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区别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这里着重解释的是音乐课堂中特殊的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共同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师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音乐的观点与看法,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主动分享自己所积累的有关音乐的人文知识。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中,学生们能够各抒己见,也能互相积累学习。这样的音乐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效率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和艺术文化素养,以至于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一种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的良好习惯,这符合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音乐课堂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及环节,这样的特点对参与式教学引入课堂十分便利。如在音乐课堂中的创编环节和拓展延伸环节,可以把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学生,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让音乐课“活”起来。
参与式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讨论参与式的教学形式,也可以叫做“头脑风爆法”。以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为例,教学过程的实施:首先,学生在课本中选择感兴趣的曲目进行学习;然后,选择同一作品的同学为一组进行分组欣赏;接下来就是讨论交流环节,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和同伴进行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有问题或者疑问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教师,教师要为他们解疑并提供帮助,如果有小组设计了互动环节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下一步就是查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师生共同参与进来,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音乐作品的相关资料;最后一步就是加深体验,学生要能够在前几个环节的学习中积累新知识,并且能够将新旧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体验,带着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聆听感受音乐作品的美。除此之外,还有问题参与式、发现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也是有利有弊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沉浸到音乐活动之中,气氛太过热烈时可能导致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不够,教学重难点的讲述会不得当。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多参考他人的见解,出现疑问或困难时善于倾听教师的讲解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因为,在音乐鉴赏的课堂中,参与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
五、结语
将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材放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下去审视音乐课的实施,给笔者很大的启发。未来笔者可能要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那么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体验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他们唱会一首歌曲、演奏出一首乐曲,更多地是要让学生与音乐对话,从而丰富他们的艺术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自身的努力,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以专业的力量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新课标给教师、学生带来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体现在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并帮助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评价方式也从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强调过程性评价,综合各种评价机制,不仅仅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业成绩,更要将平时成绩与表现相结合,关注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掌握的能力。纵向研究音乐新课标内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新课标对学校、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音乐教育研究者要有这方面的覺悟,积极助推课程实施,转换新的教学方式、观念和手段,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宝林.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应用的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2]杨玉峰.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3]辛欣.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王清涛.高中音乐课程民族器乐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董亚敏.高中音乐课程中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践行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陈玉婷.黄石市高中音乐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何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探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年.
[8]宋冉.普通高中课程音乐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刘国锋.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10]王俊凤.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外国音乐部分教案设计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