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惠芳 李道平
摘要龙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利用龙舟文化开展幼儿品德教育,对于幼儿传承与发扬龙舟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把龙舟文化融入幼儿品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包括创设龙舟文化育人环境、创新龙舟文化课程内容和形式、开展合作性龙舟游戏、调动家长全程参与等,萌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优秀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关键词 龙舟文化 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8.054
Integ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ragon Boat Culture in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LIAO Huifang[1], LI Daoping[2]
([1]Guangdong Shunde District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Foshan, Guangdong 528300;
[2]Guangdong Shunde District Longjiang Town Chenyong kindergarten, Foshan, Guangdong 528300)
AbstractDragon boa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contains rich moral value. Using the dragon boat culture to carry out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Dragon Boat spirit and form good moral quality.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dragon boat culture into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include creating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dragon boat culture, innovating the contents and forms of dragon boat culture courses, carrying out cooperative Dragon Boat games, mobilizing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etc., germinating children’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to local culture, cultivating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habits and lively and cheerful character, as well as unity and cooperation abide by rules and other excellent moral will and moral behavior.
Keywordsdragon boat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1龍舟文化融入幼儿品德教育的背景
传承文化美德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利用龙舟文化开展幼儿品德教育,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幼儿园拥有开展龙舟文化课程的底蕴和基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立足本土、立足幼儿实际。顺德龙江“龙舟竞渡”的传统由来已久,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顺德更是在2005年被授予“全国龙舟之乡”称号。顺德龙江陈涌幼儿园地处龙舟文化的发源地,村里设有“龙舟训练基地”,常年有龙舟竞渡活动,龙舟文化的群众基础深厚,贴近本地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所喜闻乐见。部分教师来自本地,对龙舟文化传统也较为了解。因此,对龙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龙舟文化这个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价值,能为幼儿传承与发扬龙舟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奠定基石。
幼儿品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内容零散,教育方法单一,没有关注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价值;二是由于幼儿过多受到家长宠爱和保护,还没有养成团结协作、勇敢坚强等优良的道德品质;三是由于幼儿园地处村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幼儿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而在当地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龙舟文化恰好为幼儿园解决德育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
2龙舟文化融入幼儿品德教育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细细品味龙舟文化,与幼儿品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很多相通与融合之处。
龙舟文化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竞渡相传最初是端午节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以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形式进行龙舟赛,同时以龙舟为载体进行一些传统的节庆祭祀活动。其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多为民众自发组织,充分体现了血脉不断、亲族相连的家国情怀,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引导幼儿感知龙舟文化,对龙舟文化产生兴趣,能激发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龙舟文化蕴含着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等龙舟精神。龙舟竞渡是一项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力争上游。传承龙舟精神,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能激励幼儿热爱体育运动,形成豁达开放、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养成团结合作、互助友爱、不怕困难、遵守规则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龙舟文化蕴含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顺德龙舟竞渡不断传承创新,由原来的乡间活动走向国际竞赛,并屡夺桂冠。创新进取的龙舟精神被视为顺德人精神的写照,引领顺德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对于培养幼儿探索创新、勤学好问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也具有重要意义。
3龙舟文化在幼儿品德教育中的融合与实施策略
3.1创设龙舟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龙舟文化,提高幼儿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幼儿对环境的观察和感知是敏锐的,因此,幼儿园充分利用环境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在环境中营造浓厚的龙舟文化氛围,让幼儿更好地感知龙舟文化。
环境结合主题课程的开展,呈现幼儿主动学习的痕迹。班级区域、主题墙的布置紧密结合龙舟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在开展“龙舟的种类”主题活动时,教师先让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搜集龙舟类型,以绘画、文字、相片等形式带回园分享,并在班级环境中展示。接下来,老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也会更深入地融合在环境中,把幼儿的探索发现、作品、成果等呈现出来。幼儿发现龙舟有“马头舟”“鸟头龙舟”“兽形龙舟”“巨型龙舟”及“小龙舟”等不同的类型,其形状、色彩、功能各异,幼儿对龙舟的了解更加深入,创作更具想象力。当幼儿看到环境中有自己探索、创作的龙舟作品,心中自然产生惊喜,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这个过程既增强了幼儿感知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助于幼儿潜移默化地对龙舟文化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环境创设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环境创设不再是以往由教师设计和包办,而是幼儿主动参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把整个幼儿园打造成富有龙舟文化特色的“龙舟乐园”,师幼共同商讨,并实地参观龙舟博物馆丰富幼儿的经验,再共同设计环创方案。幼儿不仅主动参与,还充满创意。例如,幼儿园在操场和每个楼层创设“龙舟训练基地”,幼儿可以在里面模拟划龙舟,体验划手、鼓手、锣手、舵手的角色分工。为了让“龙舟基地”更加有趣,幼儿提出要统一“服装”,用环保袋制作“划手服”,用红绸带绑在额头,在船桨画上一些有趣的图案,请老师帮忙写“龙舟基地”几个大字贴在显眼的地方。此外,在幼儿园走廊创设“彩龙道”,以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或照片为主要装饰,把龙舟历史文化、龙舟竞渡精神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定期更换作品。每次都由师幼商讨决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丰富感受龍舟文化的内涵。
3.2创新龙舟文化课程内容和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利用龙舟文化开展主题活动课程,把龙舟文化融入幼儿生活活动、自主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各个领域中。创新课程开展的内容和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创造性地融入龙舟文化,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创作龙舟歌,创编龙舟说唱内容,传承龙舟说唱这个古老的民间技艺。创编龙舟绘本,通过阅读绘本了解龙舟习俗、感受龙舟情。欣赏龙舟形体的独特艺术魅力,开展龙舟艺术创作,用画画、剪纸、拼搭、剪贴等方式来表现七彩的龙舟……对龙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例如,在班级设立“唱响龙舟”小舞台,把一些“洗手歌”“礼貌歌”等创编成龙舟说唱的形式,幼儿利用餐后、课间、离园前等时间自主到小舞台进行龙舟说唱的展演,并自主合作完成“化妆”、舞台布置、收拾整理等过程。这既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表现能力,又促进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开展户外龙舟体育活动,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利用操场、阳台、玩水池打造了幼儿园的“龙舟训练基地”,设置有真实的龙舟、船桨、龙舟鼓,让幼儿每天学扒龙舟、打龙舟鼓、演龙桨舞,亲身体验龙舟运动的乐趣,传承与发扬龙舟精神。创编了一系列户外龙舟体育游戏,提供低结构的活动器材供幼儿游戏,例如纸箱、轮胎、呼啦圈、船桨等,让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的玩法,自主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并在游戏中锻炼大小肌肉的运动能力,以及走、跑、跳、钻等动作的发展。幼儿每天尽情享受户外龙舟体育活动的快乐,身心愉悦,逐渐养成乐观豁达、勇于探索创新的健康人格。
3.3开展合作性龙舟游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道德意志和行为
龙舟游戏是根据龙舟竞渡运动形式创设的合作性游戏,有一定的游戏规则,需要幼儿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借助龙舟游戏,幼儿园尽可能为幼儿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逐步领会公正、合群、协作、耐劳等道德要求,不断调整和选择自身的行为规范,知行合一,将道德认知付诸行为,进而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
明确游戏规则,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就游戏规则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谈话,明确每个游戏的行为规则,并让幼儿分工协作。例如,在“划轮胎龙舟”游戏中,幼儿两人一组手持船桨合作游戏,前面的幼儿负责方向和速度,后面的幼儿负责平衡,就如划手和舵手的合作;一旦一方配合不好,轮胎就会难以前行甚至侧翻。让幼儿明确游戏进行的规则,并自主讨论决定角色分配,将“划手”和“舵手”的角色融入游戏中,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等优良的行为品质。
及时提醒指导,加强品德行为教育。例如,如在“欢乐游龙舟”小组游戏中,小组成员同时站在“纸皮龙舟”里面,听到出发指令,一手提起“龙身”一手“划龙舟”,快速往前走,钻过龙门最后到达终点。游戏规则是钻龙门时如果碰倒龙门则要退回到起点再次挑战。此游戏非常讲求团队合作,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集中精力、手脚协调、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幼儿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难免会有小组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以致发生争执,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例如埋怨、打人、懈怠等,这时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幼儿坚持不懈、积极进取。
3.4调动家长全程参与,促进幼儿品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家庭对幼儿品德教育起着更为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而且家庭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因此,幼儿园在利用龙舟文化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与家长取得教育共识。
分析了解家长情况,把龙舟文化渗透到家庭品德教育中。经调查了解,幼儿园有接近一半家长来自外地,但家长对龙舟文化的熟悉与热爱不分户籍界限,大部分家长通过媒体、政府宣传等各种渠道了解到龙舟文化活动,对龙舟文化活动非常感兴趣,并对于在幼儿园开展龙舟文化教育表示高度赞同,希望幼儿能传承这一优秀中华文化美德。在强大的家长力量支持下,幼儿园把家庭作为渗透龙舟文化、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方面,请家长带幼儿参加龙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幼儿观看龙舟竞赛、吃龙船饭、观看“龙眼点睛”传统习俗;参观龙舟造船厂;向长辈了解龙舟文化历史,等等,让幼儿在真切的参与体验中认识龙舟文化,萌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请家长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品德规范。
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传递文化品德的力量。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龙舟文化活动让家长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例如,邀请热爱龙舟运动的家长来教老师和小朋友使用船桨、划船和打龙舟鼓的方法;请喜爱手工制作的家长协助制作龙舟、龙门、船桨等游戏道具;在端午节组织亲子龙舟游戏会,举行家长全员参与“欢乐龙舟文化节”。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家长更新了教育觀念,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坚强勇敢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幼儿在充满龙舟文化气息的真实氛围中很自然地受到了本土文化的熏陶,既增进了能力和知识,更是发展了热爱家乡的良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性格。
基金项目:本文是佛山市顺德区“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普惠性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桂汤博.中国龙舟之乡——广东顺德龙舟运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凌远清.珠江三角洲传统龙舟活动的区域特点与文化功能[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刘晶波.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