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芝
摘 要:本文以武陵山民族地区江口云舍为例,研究乡村研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活动,试析乡村研学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实践逻辑,笔者认为乡村研学基地建设是乡村文化场域的重构,乡村研学课程开发与设计是乡村文化的“深描”过程,乡村研学实践教育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过程。因此,乡村研学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研学;乡村文化振兴;武陵山民族地区;江口云舍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践研究”(rwjdzb-1-09);2019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研学旅行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铜职院办发〔2019〕15号)。
乡村文化衰落、流失是城乡二元体制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复兴等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开展,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力量,广泛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中,乡村研学能否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更有作为,是本文试图阐明的主旨。
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坐落在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东麓,隶属贵州省铜仁市,距江口县城7 km,距梵净山南山门23 km,全村总面积4 km2,有居民439户,1 717人,多为土家族,因而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1]。2002年,云舍获原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重点关注与支持,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3]。2019年,云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县级)的建成标志着云舍乡村研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研学基地建设情况
2019年,云舍建成铜仁市第一个县级研学基地——云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有农家乐12户,能提供房间数42间,床位90张,且正在建设发展一批精品民宿,如姑苏小院等;還有云舍小学篮球场等场地,可提供150个帐篷使用,床位数300张,可供300人同时住宿、1 500人同时用餐;有土家族民俗文化表演场、土家族民居建筑、神龙潭、土法造纸坊等研学场所;有可提供理论课上课使用的教室2个(多媒体),商务会议室1个(50座)[4];基地的研学导师目前主要以地方性文化知识丰富的本地“新乡贤”和实习实践的大学生组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基地主要由云舍村集体在市县级教育局、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具体指导下,与铜仁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发建设而成。
(二)研学课程开发情况
云舍乡村研学课程体系开发主要由江口县教育局和文化旅游局具体监督指导,由村集体、管理运营公司与地方高校共同开发设计。根据本土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目前主要开发有地质与自然科普主题系列、民族文化主题系列、农耕文化主题系列、手工体验主题系列等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具体课程。地质与自然科普主题系列模块包括神秘的仙人洞、神奇的神龙潭、裸露的石头(喀斯特地貌)、水井湾的故事(地下水井)、梵净山的珍稀植物等5个研学课程;民族文化主题系列模块包括云舍的筒子屋、土家族婚俗、土家族舞蹈等3个研学课程;农耕文化主题系列模块包括古老的农具、快乐的田野、云舍村的美食等3个研学课程;手工体验主题系列模块有土家古法造纸术、土家油纸伞、土家扎染、土家竹编、小小的多肉、云舍的土家豆腐干、土家罐罐茶7个研学课程。这些研学课程的研学手册和研学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生学段和学科需要精准设计研学内容,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研学活动开展情况
云舍的乡村研学活动在2019年研学基地建设以前,以家庭研学、亲子研学、团队拓展和成人研学旅游为主,2019年研学基地建设后,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为主,是江口县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的主要研学活动场所。2020—2021年暑假期间,云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研学活动未集中开展。尽管目前云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的研学教育实践尚未形成规模,但是在研学旅行被公认为是一条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路径的趋势下,家庭研学、亲子研学、团队拓展研学等云舍乡村研学逐渐日常化。
云舍乡村研学是乡村旅游与研学旅游的结合,本文所说的研学是以中小学研学旅行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乡村研学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促进作用。云舍村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与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等发展乡村旅游,并在乡村旅游业基础上拓展乡村研学,通过乡村研学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体实践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研学实践教育通过“五感体验”沉浸式研学课程设计及实施,实现云舍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本地拓展传播;第二,云舍土家族民众在参与研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与“他者”的对话实现“自我”的反思,实现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创新传承。
(一)“五感体验”沉浸式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传播土家族民俗文化
研学实践教育被学术界公认是一堂“行走的课堂”,云舍作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其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游艺民俗等文化资源是主要的在地乡村旅游资源,也是研学实践教育中乡情、区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培养研学学员的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在云舍可以深度体验土家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舞蹈、礼俗文化,游客和研学学员对土家族民俗的偏好、体验感及满意度成为土家族传承的意愿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特别是作为研学课程内容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能够获得深度挖掘,发挥其当代价值。
一是参与观察土家族聚落、建筑等,从视觉上认知土家族民俗文化。云舍村民聚族而居,两条河流穿村而过,寨内青石小巷连接全村。寨民在筒子屋周边形成汇聚,展现出错落有致、聚散相交的分布情况。云舍村各个筒子楼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一体,巷道相通,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防御功能。神龙潭河边则有一些吊脚楼,整个村落依山傍水,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面。在研学实践教序位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村落格局、建筑风格等文化。
二是品尝土家族特色美食,味觉体验土家族饮食文化。在云舍研学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品尝到江口土家日常饮食和节庆饮食,如豆腐干、米豆腐、汤粑、绿豆粉、牛干巴、千层粉、麻饼(又称土家酱香饼)、苕粉、蕨靶等地方风味,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域饮食文化。
三是观赏并参与土家族歌舞表演,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体验土家族游艺民俗。至今还流传在铜仁土家族地区的土家族舞蹈主要有傩舞、肉莲花、花灯舞、金钱杆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绕棺舞、摆手舞等[4]。学生们可以观看并参与摆手舞、金钱杆舞,了解土家族的游艺民俗;听土家族的哭嫁歌了解婚俗,体验乡村亲情的情感表达方式;观赏土家族歌舞表演时可以看到土家服饰盛装,了解土家族的审美习俗和服饰的符号意义。
四是体验土家族古法造纸、剪纸、蜡染等手工工艺,深度体验土家族传统手工艺。古法造纸、剪纸和蜡染等是云舍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中深度参与的研学项目。古法造纸、剪纸和蜡染都是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坊在云舍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是一个重要的研学场所,研学内容涉及土法造纸工艺流程、取材、用途等方面,具体实操由土法造纸非遗传承人担任研学导师。云舍土法造纸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法造纸取材于当地的毛竹,通过石灰浸泡、捣浆、细化等多道工序,制成当地俗称的“香纸”,也就是老百姓用来祭祀祖先烧祭的香纸。通过本研学项目的实践,让学员对土法造纸工艺有个大致的了解,认识地域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二)云舍土家族民众深度参与研学项目,创新传承云舍乡土文化
云舍土家族民众参与研学讲解、歌舞表演、餐饮接待等研学服务,通过与研学学员的“他者”的互动,体验文化自信,反思“自我”文化的当代价值,创新传承云舍乡土文化。
云舍土家族作为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载体,是研学实践教育过程中地方性知识的主要研学导师,他们向学员讲解土家族民俗文化、表演土家族歌舞、展示土法造纸工艺,只选取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向学员传播,同时也在与学员互动的过程中创新土家文化。同时,土家族民众在研学服务过程中通过以研学服务为目的的学习,可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自主构建文明乡风,以吸引更多研学实践教育到当地开展。
乡村研学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本质上就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实践,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乡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就是乡村文化场域的重构;二是乡村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乡村文化的“深描”过程;三是乡村研学实践教育开展是乡村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当代实践,也是乡村文化实践主体拓展的过程。
(一)研学基地建设——乡村文化场域的重构
研学基地/营地是研学实践教育的场所,教育部对研学基地/营地的建设和评选有明文规定,因云舍按文件规定申报入围的是研学基地,所以本文以研学基地作为话语载体进行阐述。乡村研学基地建设就是要创设研学实践教育开展的场景、场地,云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所囊括的教育场所、场景有土家民俗表演场、土法造纸坊和土家民居聚落等,为满足研学实践教育,这些场所成为乡村文化最直观的表征被精心打造,成为乡村文化的实践场域。
(二)研学课程设计——深描乡村文化
“深描”是文化人类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手段,是研究主体和客体之间深度互动交流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解释方法。研学课程开发与设计不仅仅要收集整理云舍土家族文化事项及文化表征,更要深度挖掘文化表征及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挖掘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应用到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升教育实践中。孙九霞的旅游循环凝视理论认为旅游发展可以在游客与东道主的互动过程中激发东道主的文化反思和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促进乡村文化复兴[5]。云舍乡村研学四大模块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不仅是设计者的独立行为,而是根据在地的客观课程资源、研学学员的研学需求及在地民众的主观认知及传承等多元互动的结果,开发设计在地土家族民众认同、研学管理部门认可、研学实践主题需要的研学课程就是对云舍乡村文化的“深描”过程。
(三)研学实践教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研学实践教育是一种以旅游为载体的教育实践,孙九霞等学者认为旅游促进乡村多维文化的自在传承,包括物质文化的保存与修复、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两个方面[6]。云舍乡村研学实践教育的参与者主要是研学学员、研学服务者和研学管理者,研学学员在研学实践教育过程中认知、体验和探究云舍乡村文化,研学服务者在研学实践教育过程中认知、传播和反思云舍乡村文化,研学管理者在研学实践教育过程中监督教育传播的形式、内容及效果评价,这3类参与者在研学实践教育过程中形成云舍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再生共同体,拓展了以在地居民为主的传承主体。倘若为云舍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再生共同体参与者划分类型,可以将集表演者、研学导师、研学接待服务等于一体的当地居民作为共同体的内核,新型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及傳播者;研学管理者则是共同体的过滤器,新型乡村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监督者;研学学员是乡村文化传承者的拓展主体,在研学实践教育中实现云舍乡村文化的自在传承。
乡村文化振兴关系到乡村民众的精神文明需要,关系到乡风建设,关系到乡村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乡村研学为乡村文化重构场域、深描乡村文化、拓展实践主体,实现乡村文化的自在传承与自觉传承,不失为乡村文化复兴的一条有效路径。
[1] 旅游迷.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土家族文化村寨推荐[EB/OL].(2019-05-01)[2021-10-19].https://page.om.qq. com/page/O_xq4xSDe8DbhaHVwyptOikQ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EB/OL].(2012-12-17)[2021-10-19].http:// www.mohurd.gov.cn/wjfb/201212/t20121219_212340.html.
[3]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关于公示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的公告[EB/OL].(2019-07-12)[2021-10-19].https://www.mct.gov.cn/whzx/ ggtz/201907/t20190712_845037.htm.
[4] 铜仁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铜仁地区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5.
[5] 孙九霞.旅游循环凝视与乡村文化修复[J].旅游学刊,2019(6):1-4.
[6] 孙九霞,黄凯洁,王学基.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J].旅游学刊,2020(3):39-49.